電影訊息
紅玫瑰白玫瑰--Red Rose White Rose

红玫瑰白玫瑰/红玫瑰与白玫瑰/RedRoseWhiteRose

7 / 308人    110分鐘

導演: 關錦鵬
編劇: 林奕華 張愛玲
演員: 陳沖 葉玉卿 趙文瑄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稻草

2010-06-22 22:32:35

愛玲、蘭成與玫瑰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有些歌孤伶伶地飄進我的耳朵里,落在沒有你的暗的房間裡,隔了陽台外的喧囂,惦念的是家,聽說,又是一場大雨。

 

平靜燥熱的夏夜裡,依然是深深的愛如潮水,於是,我們還是要趕路的,做正事,規劃著名一天天,冠以一個詞,努力,每天都要努力,這是一個年輕的佟振保的藉口。看過愛玲和蘭成的幾乎所有的文字,卻不知道如何去評價的只有各自體會,又或許是命運它全不在乎這些,固執的有自己的軌跡。如若不是深深懂得愛玲所說的人生原本蒼涼,就著那一襲爬滿了跳蚤華美的袍,外表光鮮的背後到底是如魚飲水的冷暖自知,聰明的男子也會免不了變得自私和虛偽。

 

復旦劇社今晚又是畢業大戲,肆意卻淒涼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海報照眼的是愛的無奈與枯萎,原本打算好好在圖書館呆著修改書稿,卻還是在開演的時候站在靠牆的角落默默的看淡了悲喜。在一幕幕的光影明明暗暗間自省,劇本裡的台詞是一句句直指人心。是不是不大多數男人在愛一個女人,想要和她上床的時候會口口聲聲的說愛的是她的靈魂,而得到之後卻不能體會她的好?而女人原本是柔弱又絕情的一個相反的物種,每一個女人都是一朵紅白相間的玫瑰,只是你懂不懂得去愛。也問自己,你懂不懂得去愛?

 

有感而發的胡亂句也表達不盡的只是情潮暗湧而人生原本孤獨。生活永遠是一場寧靜表面下的演出,台上讓人看過任由評說去,好好壞壞,悲悲喜喜也只是由不得人,而心力是一句「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大抵都是痴人懂得的青春無悔。一場愛戀又何嘗不是如此。我要是愛,愛你的整個人,身體和精神。

 

是的,靜水流深是表達不盡的最好方式,這才是為什麼一句「因為懂得,所以慈悲」讓人懷念一生而心無怨念。到底是沒做好,所以兄弟說怪愛玲的不寬容使傳奇成了悲劇,我是不讚成的。客觀冷靜的看世事是他們都懂得感情最貴的本是不由自主的情由心生,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卻不是氣質的決定了對人的喜好,還謂之感覺,變幻得灰了心於是或越來越謹慎計算的功利或輕率麻木的選擇只是在一念之間,藉著「不是太早,就是太遲」的語句解釋緣份,偏偏是騙不了別人卻只騙自己的想要天長地久,一句話,我們是不適合的終於將你擊潰。

 

愛玲她清醒地斷言「每一個男人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可是卻不明白紅玫瑰與白玫瑰的難題是男女都要捫心自問的糾結。白月光和硃砂痣固然是男人徘徊游移的錯。只是那冷冷的精神貴族氣不知道男人原本也是簡單,再故做堅強卻在愛人面前也只是想要成為一個孩子的任性,終歸是你不屑給予。男人也是想要寵愛的,像媽媽那樣的無止境,某一個片刻一個細微的擦汗的動作,一個飽含愛意的眼神就有維繫一生的魔力。《天水圍的日與夜》是好的寫照,男女禁不起生活的平淡,母子卻可以是溫情脈脈。瑣碎的是生活,瑣碎的也是愛意,誰能知道?

 

豆瓣上看過一段寫的透徹和犀利的文字,說道是「男人對愛情的憧憬大多是以慾望開始並以佔有而告終的,他會被一個特別的女子所吸引,他會禁不住誘惑,他的心也就飄起來了,總想用征服來證明白己,當女人轉過頭來認真面對的時候,他卻心慌了,因為他從沒有說過要你的真心,一切不過是玩玩而已,他們最怕的就是對愛情太認真太執著的女人,這會打亂他們安靜的生活和既定的方針,愛過你,卻不能在一起,他說他有太多的責任要背負,他還有很長的路要一個人去走,這是最好的理由也是最濫的藉口,不負責任是最好的解釋。可能他轉過身的時候也會心痛過,只是因為少了一個愛他的女人。」這樣的男人自是可悲。只是想要去佔有的佟振保是不是愛玲生命裡的胡蘭成的白描,還是她自己對於愛的佔有卻終於是一場悲劇的嘴嚼也只有她自己可以去體會。

 

愛,終歸不是佔有,所以有更為寬容的連祝福都不及說出口,默默的克制著就帶著勉強的笑意回了頭,知道總歸是此刻的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恰若是卑微的這個你不愛的人,你又何嘗不是如此的絕情?說到底,是人性的弱點,得不到的總是最好。淡漠了身旁那個愛你的人,世間的男男女女,彼此在遠遠的幻境裡,也如那一縷映照心頭的白月光,又或者日暮下黃昏里搖曳的玫瑰紅刺痛了你的眼。而無奈的,到底是誰呢?

 

黯然唯別已銷魂,淚眼迷濛辭故人。莫道此生情緣淺,為卿憔悴有幾人?即使受了很多苦,我們還是應該選擇愛的,不是嗎?不知道你會不會只是覺得又幼稚可憐相,這個愛你的男人,終於是默默的哭了,一轉身的時間,用一生去忘記。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