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都是伏爾泰的錯--Blame It On Voltaire

伏尔泰的错误/都是伏尔泰的错(台)/BlameItonVoltaire

6.9 / 925人    130分鐘

導演: 阿布戴柯西胥
編劇: 阿布戴柯西胥
演員: 山米布亞拉 艾羅蒂布雪 布魯諾羅謝 奧兒阿迪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嗅玫瑰的猛虎

2010-06-27 09:57:29

籠中的遷徙鳥


初看片名,我以為該影片講述的是伏爾泰的生平,後來才漸漸意識到這部電影的主旋律是現代法國非法移民問題,並漸漸理解了片名的深意。
伏爾泰被譽為法國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旗手」、「法蘭西思想之王」,他的自由、平等思想深深地融入法蘭西民族的血液,在他的影響下,「法國」成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等價概念,而已黎則成為了歐洲的紐約。世界各地尤其是黑非洲、阿拉伯地區的人們,如遷徙的鳥兒一樣,背井離鄉,急切地飛往這個自由的國度。然而他們真的都找到了真正的自由與幸福了嗎?顯然影片給了否定的答案:其實他們飛往的只是一個貼著「自由、平等、博愛」標籤的籠子,進去之後就被剝奪了自由、平等的權利,被硬生生地冠上「非法移民」之名,被隔離在法國主流世界之外,既想被看見、被聽到,又怕被抓住、被遣返……就這樣,這群遷徙的鳥兒似乎成了伏爾泰的俘虜,蒙頭栽進了他三百年前設下的牢籠,任憑他們怎麼無助地徘徊、痛苦地掙扎甚至憤怒地反抗,都終究逃不出悲劇般的命運。真的是我們偉大的哲人伏爾泰撒了謊嗎?
影片開頭的畫面定格在一座女雕像的正面,她酷似法國自由女神瑪麗安娜,她面帶希望,手持嬌艷盛開的玫瑰,好像在歡迎人們投向這個自由國度的懷抱。
男主角雅萊從祖國突尼西亞來到法國謀求生計,他的目的很簡單:工作和錢。然而在法國辦證處,一位老者語重心長地道出了順利移民法國的一些潛規則:在這個伏爾泰的祖國里,人權是人們崇尚的話題,他們只接受崇尚他們所謂的自由民主的人,而對個人苦難生活沒有絲毫的興趣。所以為了順利拿到移民證件,雅萊對當局撒了謊,隱瞞了國籍,以身份證被偷為藉口隱瞞了身份,編造了來法國的動機。他滿心歡喜,以為自己即將圓夢。可他卻沒想到自己剛剛踏進「伏爾泰的牢籠」。
在收容所里,面對同是阿拉伯人的朋友們,雅萊不敢承認自己是突尼西亞人;在小酒館裡,面對令自己心動的突尼西亞女人,他依然不敢承認自己是突尼西亞人。這個國家沒有給他絲毫的安全感。試想,在一個自由平等的國家,當說出自己的國籍都將成為融入這個國家的牽絆時,何來自由、平等之說?
當雅萊得知結婚也是獲得這個國家認可的方式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那個命運坎坷的突尼西亞單親媽媽,當他終於找到可以依賴的另一半並對生活產生希望時,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女子因為放不下孩子對她的依賴,毅然離開了雅萊。夢霎時就破滅了。被掏空了心的雅萊在南美非法移民呂茜強烈癲狂的依賴下不得不堅強起來,繼續為生計而奮鬥。他不愛呂茜,卻願意為她和她肚裡的孩子背起生活的重擔,我想,這也是源於一種依賴吧。
其實,缺乏安全感的對立面就是依賴,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另一個切入點。這群背井離鄉的遷徙鳥自從離開故土的那一刻起,就帶著強烈的依賴感並強烈渴求著依賴:影片中,他們時而用阿拉伯語親切交流,時而身著民族服裝,在民族音樂的伴奏下載歌載舞,充分體現了他們對祖國、民族那種難以割捨的依戀;那個被父親拋棄的小孩兒雖然尚不懂事,但每當媽媽離開他時,他都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和被拋棄感,於是以大哭和搗亂來反抗,或許這正暗示著強烈的依賴已經紮根於移民後代的潛意識裡了,我不禁想起了呂茜肚裡的孩子,他的命運會如何?另外,影片的一開始就反映了移民們的另一種依賴,即對法國政府的依賴,他們把夢想和希望都寄託在政府發的幾張紙上,把政府提供的免費食宿的收容所看成是天降的禮物,滿心歡喜地接受。他們就這樣在無形的牢籠中相互依偎,相互依賴,把政府的嗟來之食當拿來做安慰。
雅萊始終沒有正經的工作,他時而在地鐵站里賣廉價的水果,時而在公交車裡賣報紙,時而在餐館裡賣花。他要隨時提防著警察的盤問、清查以及逮捕。最終,他還是沒有逃得過,在一個看似充滿了希望的清晨,他在地鐵站賣花時被逮捕,並被立即送上了飛機遣離法國,沒來得及和任何人道別,甚至沒來得及再看一眼這片他曾經如此憧憬的土地。影片到此戛然而止,留下了種種未知:雅萊將被遣往何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還是未知的其他地方?他將靠什麼養活自己?呂茜和肚裡的孩子怎麼辦?收容所的兄弟們會是什麼下場?他們還會再見面嗎……就這樣,籠中的遷徙鳥被趕出了籠子,卻也被驅逐出了他的理想之地。
畫面依舊定格在那座女雕像上,不過這次,我們只能看到雕像的背面,瑪麗安娜般充滿希望的面容不再,博愛的懷抱不再,嬌艷的玫瑰不再,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只是一個冷冰冰的背影,那隻伸出去的手好似在對千萬個雅萊們說:滾回去吧,傻子!
這部電影大膽地揭開了法國社會的大傷疤:法國移民問題。這個問題追溯到二戰結束後,當時,法國受人口下降壓力大,而且建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於是吸納大量移民。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非洲和阿拉伯地區移民大量增加,有專家把這種現象稱為「逆向殖民」,即原殖民地國家進入原宗主國的移民,好像在給歷史還債。雖然加入法國國籍成為法國公民,理論上享有和法國本地人一樣的權利,但由於政策實施和自身的種種原因,移民在法國的生活並不如意:他們飽受高失業率、貧困、社會歧視、受教育機會少等問題的困擾。此外還有許多像電影中人物一樣始終得不到認可的非法移民存在在法國社會,政府對他們採取的措施主要以追捕、遣返為主。這大大激化了法國社會的矛盾,也讓法國始終崇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信條飽受質疑。於是,郊區騷亂、無證工人以及自由職業者等的罷工、遊行示威、犯罪行為成為了移民們發洩不滿的方式。
法國社會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矛盾體:人們一邊口口聲聲大喊著「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把伏爾泰、盧梭等奉為聖人、思想的引導者,一邊視移民的人權於不顧,歧視、打擊他們,剝奪他們種種權利。移民問題已成為法國的敏感政治問題,解決不當則會導致社會分裂、文化分裂和宗教分裂,最終導致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
當局政府近期頒布了新的移民政策,稱其為「選擇性」移民,即只招來「好的」,把「不好的」拒之門外。我不知道這一政策能否真正有效解決法國的移民問題,我只知道,每個移民都是懷揣著美好的夢想到他們心中的熱土上的,如果這片熱土還能像三百年前的伏爾泰說的那樣,矗立著真正的「自由、平等、博愛」精神大樹,有能力保障這群遷徙而來的鳥兒幸福自由地生活,那麼它經受住了世界的考驗;但如果精神大樹已腐朽成一根根牢籠的柵欄,社會不得不貼上伏爾泰、盧梭的名言標籤,那麼是時候團結起來給這片土地澆澆水、撒撒肥,整治一下了,否則被詢問起時,人們又只能摸著腦袋咕噥:這是伏爾泰的錯誤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