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

玩具总动员/反斗奇兵(港)/玩具的故事

8.3 / 891,846人    103分鐘

導演: 李安克里奇
編劇: 麥可安迪特
演員: 湯姆漢克斯 約翰雷森伯格 米高基頓 提姆艾倫 瓊安庫薩克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再見列寧

2010-06-30 03:52:28

玩具走失在1984


如果說這世上還存在讓人永不失望的東西,那恐怕就只剩下皮克斯了。

繼上一部《飛屋環遊記》曲折響應了在紅朝此起彼伏的反拆遷鬥爭,直接謳歌了美帝史上最牛釘子戶之後,皮克斯在這部本應屬於【玩具總動員】系列大團圓收官的終結篇里,居然讓永遠被劃分在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一邊的我,於似有似無間嗅出了些許奧威爾式的氣息。在動畫長片一向被認定為面向兒童觀眾的類型片領域,皮克斯卻依舊致力於挖掘其深度拓展其內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故事情節本不復雜,卻頗能引起共鳴——牛仔伍迪和巴斯光年的主人Andy到了上大學的年紀,換句話說,便是過了玩玩具的年齡。一箱兒時的玩具中,Andy獨選了從小陪伴他長大的伍迪帶到大學,而剩下沒那麼走運的玩具們,被一股腦倒進了垃圾袋,準備放入閣樓封存。陰差陽錯之下,他們一行來到了陽光幼稚園,那裡都是些被昔日主人拋棄或捐贈而來的玩具。這裡的一切在他們眼中都如這個幼稚園的名字一般陽光明媚——前來歡迎的玩具友善而禮貌,管事的大熊渾身散發著草莓味,親切並和藹。連之前最「頑固」的伍迪都承認這裡確實不錯,不過他依舊堅持大家應該回到主人身邊。在勸說無果下,孤獨的牛仔只得隻身離去。而留下的玩具們在最初的喜悅後驚恐的發現,原來在陽光的背後,拖著一道長長的陰影……

走筆至此,憶起上世紀之初三位應邀訪蘇的作家——蕭伯納在被史達林視若上賓的待遇以及本人一貫左傾的立場下,大言不慚:「蘇聯哪有飢*荒?我一路吃得很好嘛!」;羅曼羅蘭覺察出幾分異樣,卻只默默寫在了要於他死後50年才能發表的《莫斯科日記》中;紀德的《訪蘇聯歸來》,如同合唱中一個突兀的雜音,成了被前者和蘇聯官方集中火力進行批判的大*毒*草。電影裡的陽光幼稚園,像極了一個迷你微縮版的動畫蘇維埃——在初來乍到來訪者視野範圍內的,全是些全國人民都很幸福的場景:Andy的玩具們隨著大熊的引導,目睹幼稚園裡破損或是電力耗盡的玩具得到妥善照顧與修復,和蕭伯納羅曼羅蘭紀德當年在格別烏的暗中「照顧」下所看到的一派欣欣向榮,即便隔著歷史和現實,真實與虛構,卻依舊驚人的相似。連這個幼稚園的名字【Sunny】,都和我們近鄰北*韓全稱裡的那個「民主」一樣,成了一個絕妙的反諷。

當真相被戳破,大熊在Andy玩具們的質問下,卻給了一個很具中國特色的回答:「為了整個幼稚園的安定和諧,新來的玩具必需要擔負起被折磨的責任Blablabla……」各種形態的Totalitarianism,概莫能外都是這套說教——犧牲小你,完成大我。這要是中國的玩具也就從了,可切莫忘了美帝的刁民手下的玩具也不是吃素的,玩具們一合計,打定主意越獄。

豈料大熊利用巴斯光年一次莽撞行動的失敗,抓住了他。審訊室那一段,當刺眼的白光照向巴斯的眼睛,恍惚間我以為置身的是《1984》裡的101號房,被捆綁在椅子上不得動彈的是溫斯頓史密斯。利用書蟲(這個角色可以看作是王小東一流的卡通版?)的幫助,大熊達成了把巴斯光年調到了「初始」(【Demo】,私以為這個暗示了近音詞【Devil】)模式的目的:抹去巴斯的記憶。所以當後來大熊在告誡Demo模式下的巴斯不要受到他曾經朋友的「和*平*演*變」時,已經只知道效忠大熊的巴斯那句「放心吧長官,我在軍校的時候已經被洗過腦了」才會顯得分外搞笑。

而那些先於Andy玩具來到並生活在陽光幼稚園的玩具們,除了大熊手下的一幫小嘍囉,芭比娃娃的男友肯尼之外,剩下的都算是「沉默的大多數」。電影裡巴斯跟蹤肯尼,隻身犯險發現的,便是肯尼開設賭場,和章魚一流廝混。而肯尼本身從出場開始,就不停地炫耀他那棟豪宅和裡面奢華的陳設。這便是一番典型的post-totalitarian下的場景:拜金是允許的(他們巴不得郭四娘越多越好,韓寒那樣的刺頭通通出車禍死掉),跟權力沆瀣一氣的拜金更是被鼓勵的。電影在「沉默的大多數」中只選取了一個角色:電話,這個設定是很有趣的,作為和外界溝通的工具,電話對陽光幼稚園之外的世界知之甚詳,可在得知伍迪有越獄的打算時卻規勸他「為了活命,只得忍辱負重」。最後在大熊的嚴刑拷打之下,電話吐露了伍迪一行的計劃。從這個玩具的身上,我看見了我自己的影子——作為post-totalitarian下一個普通人,保持沉默並不意味著絕對不會出賣別人,可除此之外,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畢竟,在這個戒備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一隻猴子(西諺A Monkey on One's Back)充當Big Brother 的眼睛時刻「在看著你」的「幼稚園」(這個像徵色彩也很濃厚),能逃出去得有伍迪「好風憑藉力」搭上一隻風箏的好運,而這樣的運氣,如同電話所說,只有一次。廿一年前幾萬名留學生拿到綠卡的小機率事件,不會再發生一次。

一部動畫片不會承襲現實般陰暗的基調,所以作為陽光幼稚園的反面,小女孩Bonnie一家充滿了溫馨。小丑告訴了伍迪陽光幼稚園的真相,他是為數不多最先知曉大熊真面目的玩具。記得羽戈說過,一個周星馳,一部【國產凌凌漆】,在刺破意*識*形*態加諸的謊言上,比多少的吶喊都要有效。小丑用幽默解構人生,卻不意味著迴避真相。(難怪前蘇聯民間流傳著那麼多的政*治笑話)而這畢竟只是「勇於不敢」,小丑雖然知道陽光幼稚園如同地獄,卻不敢抑或是不能挺身而出。最後葬送大熊的,正是他的得力助手寶寶。在得知真相後,她意識到之前大熊所一直灌輸給她的所謂「主人不愛你了,你已經被拋棄」完全是一個彌天大謊後,憤怒的她直接把大熊扔進了垃圾箱。極*權要崩潰垮臺唯有從內部,且有賴於民眾,尤其是「孩子」們的覺醒,可「救救孩子」喊了多年,卻只聽見這鐵屋子中空蕩的回聲。

還是讓我們回到電影中來,樂觀點吧!牛仔女郎潔汐最後和大熊的那番辯論,著實是激盪人心。她直接指斥大熊「靠暴力維繫統治」,堅持「統治者的權力來源於被統治者的給予」。當大熊輕蔑的說他們即便是出去也是沒人要的玩具,只配與垃圾為伍。潔汐的一番話讓我想起了西部牛仔當年的拓荒精神——「我寧願在垃圾堆里腐爛,也不做你的奴隸!」不自由,毋寧死。這就是美國精神的核心。

三部曲道盡了玩具們的故事,自然也理應有個Happy Ending。觀影之前已經聽說最後二十分鐘感人至深,可當真真切切的看到,還是掬了一捧不再純真的淚。Andy把玩具一個個從箱子裡拿出,向Bonnie娓娓道來他們的身世,那一刻你發現,他們真的不再只是一個個沒有生氣,陳舊過時的玩具,你記憶的吉光片羽,鳳毛麟角,都依附在他們身上,或模糊沉睡,或清晰甦醒。那一刻我才明白了梁文道先生「我們守護記憶,直到最後一人」的意義,正如梁先生在單向街談五四的沙龍里所言,記憶是有倫理向度的。影片的結束Andy和Bonnie一起在草坪上拿起玩具嬉戲,對於Andy而言,他拾起了自己的記憶,完成了對下一輩的傳承,記憶不滅,自由永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