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

卡廷惨案/爱在波兰战火时(台)/卡廷森林大屠杀

7 / 17,529人    122分鐘 | Germany:118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118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

導演: 安德烈華依達
編劇: Andrzej Mularczyk Przemyslaw Nowakowski
演員: Artur Zmijewski 瑪雅奧斯塔夏絲嘉 安德烈切拉 妲努塔史丹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湮婉姝

2010-06-30 19:13:43

願仁愛永駐,願和平永存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戰爭題材的影片一直是我最不願意觸及的。父親留下了300多部電影,其中大部份都涉及二戰或是越戰,各個國家的都有。這個題材是男人最愛看,對於女生來講未免過於沉重殘忍到不能負荷。
《卡廷慘案》是年已80的瓦伊達對自己父親的紀念,同時也是他最為直接、強烈的控訴史達林沙文主義的影片。如果單單從藝術角度來看這部影片,它比其他同類電影,甚至是瓦伊達早期的二戰影片著實遜色了許多,但是《卡廷慘案》最有價值的是它的歷史責任。「在波蘭電影史上,瓦伊達的影片既開創也結束了卡廷森林慘案的章節」(出自《波蘭共和報》)。
喜歡涉及政治的電影導演在歐洲不勝枚舉。奪得第60屆金棕櫚大獎的羅馬尼亞影片《四月三週又二天》就是一部政治立場很鮮明的影片。與扎努西身處同一個時代的瓦伊達說:「電影能直擊人們的良知。我覺得自己沒有浪費這一生,因為我對政治事務做出了一些貢獻。」作為一名現實主義的導演,他早期的電影目的就是為了反映波蘭人民的生活狀況,最終達到質疑社會批判社會的高度。作為「波蘭電影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戰爭三部曲」成功的反應了波蘭的社會現實。《卡廷慘案》更是對這一風格的延續是昇華。它赤裸裸的把我們帶入到了瓦伊達以及全部波蘭人深深的傷痛之中,進入到了我們都不曾了解的一段歷史裡。
跟《辛德勒的名單》不同,《卡廷慘案》是個徹頭徹尾壓抑的悲劇,它其中包含的內容也十分複雜。影片一開始重重的迷霧退去我們看到了波蘭人民惶恐不安的臉,整個影片就幪上了一層淡淡的灰色調,讓人覺得有著無盡沉重並且壓抑著的悲傷無處釋放。一座鐵橋,左右相逢的逃竄的波蘭人,躲避蘇聯紅軍的人大叫著:「你們往哪兒跑呢?快回去。」可是人民又能回到哪去呢?這座大橋,戲劇化的暗示著了波蘭的歷史狀況——夾在了蘇德這兩個極權主義國家之間。而後畫面轉到了德國和蘇聯軍官交談瓜分芬蘭的畫面,再接蘇聯軍官野蠻地將波蘭國旗一劈兩半,將其紅色的部份作為紅旗,白色的部份當作了裹腳布,更進一步揭示了波蘭所處被瓜分的悲慘局面。電影開場十五分鐘,導演就用了三個意象來表面了波蘭所處的歷史環境,暗示了悲劇的發生。高級軍官們被像貨物一樣裝進了貨運車廂里,押送到了恐怖森林一樣的監獄裡軟禁著,幾萬人居住在這樣一個小房間裡,壓抑的氣氛迅速攀升。在那個聖誕節里,本應該親人團聚唱著讚美詩,而軍人們被俘虜在這樣的牢籠里躁動不安。將軍在第一顆星星升起時告訴這些軍官們:「你們必須堅持下去。因為沒有你們,就不會有自由的波蘭。」隨後他們唱起了耶穌讚歌,所有人脫帽致敬,雄厚的歌聲迴蕩在這個禁錮森林之中。這個歌聲一直迴蕩在人們心中,波蘭雖然不再自由,但他們的信念依舊堅定。與此同時,觀眾們想到的是卡廷慘案的悲劇,想到了這些鮮活的人都講死去,不免更加悲傷。看著軍官們被一批一批的帶走,走的人臉上洋溢著笑容以為自己即將被釋放,留下的人黯然神傷。渾然不知死神正一步步的邁向他們。
影片到這裡敘事結構發生了變化,有雙線平行敘事轉為了倒敘,到最後筆記本送到了妻子安娜的手裡真相才一幕幕的被揭開。更令人感到壓抑的是,不是真相被掩埋,而是真相被扭曲,被利用。有些諷刺的是,卡廷慘案最先竟是被納粹德國發現,然而真相的揭示並沒有讓死者明目,而是被利用,成為了納粹宣傳博取波蘭人信任的工具。在新政權建立後的波蘭,法西斯被打倒,蘇聯人又再一次挖出了萬人坑把它嫁禍到了德國的頭上。大部份波蘭人只能像阿格涅斯卡的姐姐一樣,雖然嘴上說著一個人對卡廷慘案的態度關乎他對波蘭政府的忠誠,但是她仍然選擇了接受「蘇聯施捨的自由」,而不是「被趕盡殺絕」,所以她認為波蘭永遠不會有自由,所有人都不敢提及這段歷史。她勸告妹妹和塔齊奧「如果你們都死了那麼由誰來重建這個國家呢」,跟捷西在將軍夫人面前做的辯解「死者沒法活回來,而我們必須活著」相一致。他們只能苟且的活著,但是導演並沒有把他們表現的反面化,他們只是再正常不過的波蘭人。又如丈夫轉順從新政府而成為貴族的胖女僕不免讓人有些嫌惡,所有的人們都被一種更高的真實統治了,服從於悲劇那「永恆正義的想像」。
然後在瓦伊達的電影裡更是不乏反抗形象。從一直堅持將被關押時所經歷的真相記錄下來的安傑伊開始,人們就不斷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著。將軍夫人拒絕在德軍的利用書上簽字,拒絕陷入德軍的陰謀,在蘇聯捏造事即時又找軍官理論。暗暗收集資料罪證的法醫們。死裡逃生的捷西軍官的以死抗爭。放棄入學拒絕更改父親死亡的真相的塔齊奧,撕毀俄軍的宣傳海報。在照相館時對他包中手槍的特寫與他死時手槍的特寫相互呼應,表現了他的抗爭精神。阿格涅斯卡堅持為哥哥樹立墓碑更是不怕俄軍的威脅。然後這些抗爭都是令人絕望的,捷西和塔齊奧的死就像《鑽石與灰燼》裡的男主人公一樣,他死在戰後,死得毫無意義,為了一個失敗了的事業而戰鬥。哥哥的墓碑也在樹立不久後在在血染般的天空下被砸的破碎不堪,就像那個時期的波蘭一樣碎裂開來。
本片還有一個譯名《愛在波蘭戰火時》,其實我很喜歡這個名字。瓦伊達在拍攝前就曾經說過「我計劃將這部影片的重心轉到個人角度——等待父親歸來,不知道他是生是死,最後才意識到他永遠不會回來了。」影片通過對四個家庭的不同描寫表達了戰亂下的波蘭依舊充斥著愛,德蘇對波蘭的瓜分也將那麼多深切的愛撕裂開來。愛娜穿越了大半個波蘭尋找安傑伊,女兒追著開走的列車一直叫「爸爸,爸爸……」,無人不為之動容。將軍夫人收拾碗筷望像遠方與將軍拿著盤著望向夫人的方向通過剪輯巧妙的連結在了一起,表達了彼此的思念和牽掛。蘇聯軍官冒著危險救下愛娜母女倆更表現了軍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與後面無情的屠殺形成鮮明對比。安傑伊的母親摸著同樣被迫害的丈夫的骨灰配著低沉的小提琴,讓人體會到了她撕心裂肺的痛。塔齊奧和愛娃之間短暫的愛情更是像煙花一樣美的稍縱即逝。捷西為安娜爭取回筆記的與安傑伊之間的友誼,和妹妹為哥哥樹碑的親情,無一不與最後這慘無人道的屠殺形成鮮明對比!將為人夫,為人子,為人兄的人機械化的處理掉更讓人倍感殘忍與痛苦。
影片最後的十五分鐘,卡廷森林的噩夢,在六十七年之後,從螢幕里伸出手,緊扼住了我們的心。不像《南京大屠殺》一樣哀號遍野哭聲遍地,震撼忍心,給人以視覺衝擊。所有人都死的似乎那麼波瀾不驚,而是一種平靜、肅殺中的肉體毀滅,高級軍官被帶到地下室,簡單的驗明正身後被從腦後用槍擊斃,一個主觀鏡頭將軍倒下,我們的精神也跟著一起坍塌了。之後屍體裝到屋外的卡車上,裝滿一車後運到卡廷森林,地上的血跡被簡單沖刷,緊接著是下一個。下一個,下一個,下一個。多麼簡單的彷彿流水作業一樣,讓我想起了鮑曼在《現代性與大屠殺》中的諸多敘述,屠殺彷彿已是一種為了追求「高效」的工業流程。每個軍官下車前,畫面給的都是主觀鏡頭,混亂不安畏懼的張望,「砰!」,倒下,然後隨著真相一起被推土機掩埋。瓦伊達用從冷靜到冷酷的氛圍活生生的再現了這一被扭曲的悲劇。
有些人說關於卡廷慘案的一次已經說盡了,那些絕大多數還真切記得1939年事件的人都已不在了,瓦伊達本人也已81歲高齡,因此,他說,這部影片絕不是為他們而拍,而是想告訴年輕的一代——不僅僅是年輕人——關於卡廷的故事。瓦伊達說,他想告訴那些電影觀眾,「這部電影與我們每個人有關,我們是一個社會整體,而不只是偶然的一群人」。我想在瓦伊達這個電影巨人心裡,這部電影最深切的紀念背後,是最悲涼的批判。

後記
在波蘭軍官們被蘇聯人屠殺時,每個人死前念叨的都是「願我們的天父……」。我們最後只能寄希望於神明,因為人在做,天在看。其實就是這樣,每一場戰爭都塗炭生靈,波蘭人的手也曾經在一戰因屠殺猶太人而被鮮血沾染。人類的貪念和私慾誘發了一場又一場戰爭。又所謂冤冤相報,何必呢?我們看到了波蘭苦苦較真了幾十年的卡廷慘案終於被俄羅斯承認的同時,波蘭總理赴紀念現場的墜機不得不讓我們感到嘆息。華沙卻並不想銘記那些在1919-1921年間死於波蘭集中營的成千上萬的俄軍戰俘。對於真相的追究,何時才是個頭?
願仁愛永駐,願和平長存。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