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t_
2010-07-04 03:28:56
生與死的希望
據說導演曾說他的電影不要反覆去看。這是我第二遍看《幽靈公主》,才第二遍而已。
因為它帶給我一種生與死的希望。
整部影片,都是阿席達卡追問人與自然能否和諧共處的身影。鮮有道別的背景離鄉,獨自一人,孑然一身,背後是平面上拉開的千重山水,本身就是人與自然的距離,似相互依偎,又背道而馳。
閉上眼睛,那段音樂讓自己置身於蒼莽的自然之中,森林或是草原。人自身渺小,一切的追尋皆不易,翻越,墜下,病痛,為的是探索,自強,知曉更多。
生,當如阿席達卡般的堅強。
他的前行,途中種種,既為了自身的救贖,也為了疑問的揭曉,即使知道疑問終將是疑問。
篇末,活下來的有阿席達卡和那個女孩,他說想她的時候會去看她。萬物復甦,重現生機,風和日麗,卻是個沒有結局的故事。
活下來的還有黑帽大人,她滿載著重建村莊的信念回到人們身邊。可以說她是開拓的英雄,人們的精神領袖,也可以說,她又要將一切重來,可是誰知道呢。
導演,給出了生的理由和希望。
要相信。
死,從來都被認為是傷痛的,然而在此,它也充滿希望。
邪魔進攻家鄉,阿席達卡寧願背負詛咒也要射殺。
一夜,女孩衝向村莊要殺領袖。阿席達卡中彈挺立。
女孩受困於山豬,阿席達卡拼死搶救。
有些人,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活下來的也總是這些人,這些對死亡都心存希望的人。
死亡,不一定比生更絕望;生,不一定比死亡更有意義。
這是整個歷史演變進化的過程,那些活下來繼往開來的人被寫進史書,死亡的是千千萬萬,你可以說如一粒塵埃,也可以認為它們是鋪下慢慢長路沙石。
人都面臨選擇,生或死,殺人或救人,而界限早已模糊不清。
死亡始終是一個很難議論的話題,因為人自身的矛盾,所以通常不如不想,相信活著就是一種狀態,沒得選。
阿席達卡最後游回村子,身旁飄過一個奄奄一息的人。
我們中的很多人不是阿席達卡,我們是死去的那些人,然而死去不意味著消失,背後有重現的森林和草原,即使不能用眼睛看見。
這讓我想到一個很遠的話題,自殺,它集人類對死亡的讚美和終極的批判於一身。現在我想,任何形式的死亡都充滿了後續的希望,就像老死後的後繼有人,病死後醫學的進步,謀殺案顯現出來的正義……
雖然都有點遲到。
很多人說,宮崎駿表達的東西是矛盾的,這點我是認同的。
因為矛盾,也是我人生的一大主題。
是矛盾讓一切處於源源不斷的發展之中,或進或退,遲疑徘徊,讓一切變得有意思吧。
這是一種包容的力量,所有矛盾,對立,自由地存在,並沒有批判,像是那句《越獄》中主角的墓誌銘甘地的話:「Be the change you wanna see in the world(欲變世界先變其身).」
村莊,最美的地方。
我生長在最繁華的大都市,卻對農業文明有著無盡的嚮往,很多人認為我太年輕,無知天真。
然而黑帽大人的村莊是令人嚮往的,女人們獨立勇敢,眾人和睦,四週是田野森林,讓我也一樣想到龍貓生活的地方。
但是時代要前進,我們不能不煉鐵,不能不創造,不能抵抗人征服的慾望,於是諸如西進運動的事情不斷的發生,讓我們自己都難以用所謂的理性來評判。
這部電影,它絕對不是一個喜劇,它可以是一部悲劇。
悲劇到找不到結局,找不到方向,沒有指引,像個懸崖,無從選擇。
矛盾,矛盾。
活著,死亡,and h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