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梨子%最愛棉花貓

2010-07-12 07:59:38

我們大家都有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生活對八歲的Mary算不上仁慈。

  父親是孤僻的流水線工人,而母親沉溺於酒精。瑪莉不漂亮,額頭還有塊棕色胎記,足以在貧窮的基礎上雪上加霜,奪去她身為女孩的自信。她固定收看一部動畫片,吃煉乳讓她感到甜蜜,還有些許溫暖來自於善良的老鄰居,但他患有嚴重恐同症,甚至連自家大門都不敢走出去。

  這是粘土動畫電影《瑪麗和馬克思》(《瑪莉 & Max》)一開始講述的故事。不是多麼離奇的情節,甚至有些熟悉。當我們長成為一排排茁壯的姑娘,優雅轉身回望童年,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小陰影鬼魅隨行:令人沮喪的父母,無論如何討好都不喜歡自己的老師,少的可憐的零花錢,隔壁那個脖子長長愛穿蕾絲花邊裙的漂亮姐姐……任何一樣可能成為噩夢,讓我們初嘗挫折滋味。

  瑪莉不過,比我們更加倒霉了一些些。那麼,拜託幫助瑪莉,試著回想一下在那些歲月裡我們怎樣打敗噩夢?

  「做白日夢」絕對是個重型武器:幻想自己嫁給一個伯爵,住在他的城堡里,變成另一個自己。是不是還想過自己是養女,十二歲那年會背著紅書包到接頭地點見生身母親?可惜,白日夢往往只是增加挫折感。

  那麼,步子再大一點,立即開始一段冒險如何?嘗試撥一個陌生的電話號碼,給陌生人寫一封信,告訴他(她)你有多希望友誼,心裡其實展開大片期望,讓生活作出改變,反正現實已經是最令人覺得窒息的黑洞。

  瑪莉和Max的故事就這樣上演。澳洲的窮醜女孩和美國的痴肥猶太老頭成為筆友。他們談論共同喜歡的動畫片,彼此讚賞和認同,毫不輕視對方那些怪念頭,相互支招解決社交障礙,甚至鄭重其事分享自己喜歡的糖果。

  我得承認,編劇的細膩讓這部份煥發出難以言表的人性之光。兩個失敗者的交往過程,總透出幾分不合時宜的滑稽,但比起所謂「正常的人際關係」,他們表現出的是最最難得的真誠。也正是基於這種失敗者的真誠,瑪莉和Max成為一面讓觀眾投射自身的鏡子,縱使不去想矯正自己虛偽的人際交往,也能暗暗從中看到我們盡力掩飾的弱點和「疾患」。

  強迫症,臆想,暴食,潔癖,幽閉,格格不入,對親密關係的恐懼……總有一樣屬於你。我們想像中完美的自己不存在,我們以為高人一等的自己,也必須和那些不入流的失敗者一起與共同的隱疾作鬥爭。

  直到影片進行到一半,我才恍然大悟。從不完美的童年走過,我們人人都會攜帶瑕疵。隨後的生活中,這些瑕疵除了一小部份被修復之外,大多被掩蓋或者放大,於是我們從瑪莉成為了Max。那個心情灰暗的小姑娘,終究會長成頹唐的中年婦女(男子)。 表面上看,即是自卑者成為失敗者。我們得承認命運並不公平,大多數人的生活軌跡就是如此,平庸走向更平庸。因此,是否該對失敗者保有一份尊重?這是第一個層面。

  接下來,具體到每一個人,是否從瑪莉到Max,就能評價為扶不起的人生呢?情況也許不那麼糟糕。實際上,人生的價值遠比我們想像得豐富得多。

  正如Max提供給瑪莉的幫助一樣,我們也學會了如何看待過去的自己,並且默默回首為當年的那個小女孩出出主意,道一聲「沒什麼大不了」。我們更富於智慧了(Max顯然比瑪莉更擅長處事,並且清楚地知道人生目標),更有能力接受和施與愛(Max把彩票獎金贈與幫助過自己的人),我們能夠頑強地面對更大的困難(Max遇到的麻煩更多,但他一一承受),進行更深刻的思考(瑪莉的童言一次次讓Max獲得啟示並戰勝自身障礙)。

  瑪莉和Max的故事有很多值得玩味的角度,於我而言最珍貴的經驗就是上面說的這些。我們生而不完美,並將一生與之相伴。承認這一點,或許才能更好地進行我們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承認這一點,才能更自然地看待他們的人生。他們包括父母,夫或妻,子女,同事,失敗者,想像敵,陌生人……

  Max死在瑪莉重整人生之後趕來與他相見的前一刻。

  我們留存於世的最終形態,是不是他人的記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茫茫人海之中,見不見得上,又有什麼關係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