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人在囧途--Lost on Journey

人在囧途/LostonJourney

6.8 / 2,490人    China:91分鐘

導演: 葉偉民
編劇: 文雋
演員: 徐崢 王寶強 李曼 李小璐 左小青 張歆藝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ongbei

2010-07-12 16:17:10

國產電影在囧途


港人北上,用陸上原料烹製原味菜餚,倒也唱出了地道的北調。拿春運開刀,全用內地演員,並調教得當,是一部較為成功的試水之作。《決戰剎馬鎮》是一廣告人將創意置在農村充滿洋腔洋調的山寨片,《搖擺de婚約》的「時尚」讓《杜拉拉升職記》顯得其實並不糟糕,各色人馬使勁招數,為國產片的類型突圍奮鬥不止,一路下來,沒一個著調的,你方寫完囧,我方再寫囧,囧片橫陳。《人在囧途》不那麼囧,它製造了一些沒有夾雜英文的笑點,它碰觸了一些民眾感受深切的現實,港人涉水內地題材,做到這份上,算是難得。

不過——這真是一個濫俗的轉折詞,不管是欲抑先揚還是先禮後兵,重點來了。不是不想痛快淋漓地為一部國產片唱一番讚歌,但它總是深深地抑制著人性裡的讚美細胞,頑固得像無盡的夜一樣阻攔著希望,扼殺了為破曉準備的歌喉。那下面來自愛的批判,就當作用唯物辯證法看問題的另一面。

掂量一下影片的創造性,春運題材前有走溫情路線、多線敘事的《一年到頭》,用公路片外殼包裝的有《落葉歸根》,香港導演在喜劇方面受好萊塢影響極深,在美式喜劇片那裡一定吸了不少養料。這些在觀影過程中都不太重要,讓影片喜劇打折扣的是,它硬生生地來了一通彆扭的溫情。牛耿和王寶強以前演的傻根一般純真,角色設置沒什麼問題,但情節設置就有問題了。牛耿和老闆李成功(徐崢飾)的「感人」旅程消除了貧富對立,上演了一次好萊塢式的人物觀念改變歷程。女騙子是一位無私奉獻的老師,能在片刻令觀眾建立對乞丐施捨的愛之心麼。小三通情、妻子達理、村民純樸、乘務員工作盡職兼道德完美……影片用熟悉的事件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又插進過多非現實的情節拉遠了與現實的距離,背離現實,不就是背離觀眾麼。僅用李成功幾句勸導牛耿不要「上當」的「聰明」話,並不能輕易完成和現實的貼近。

用重戲劇(喜劇)輕現實來解釋,講不通。女騙子一節還有一點陳舊的戲劇效果,而乘務員返送丟失的錢包一點張力都沒,它的功效不是讓牛耿和李成功二人繼續上路,沒錢二人也可回家,歸途更囧(有後來的情節驗明),送還錢包僅是為李成功資助女教師,這樣的情節堪稱低劣。喜劇來自特色(春運、綠皮車等),情節卻嚴重顛覆了現實特色,笑的同時,胸中升起一股難以消化的憋悶。喜劇的效果往往來自逾越常規、調侃、諷刺,嬉笑怒罵才成章;喜劇遵守圓滿結局,並不是一廂情願地塗抹現實。

問題或該歸於環境,導演只是遷就。港人一方面捕捉到了地道味道,另一方面卻又極盡地貼近製作環境,還明顯貼得過深以致過頭。北上圈錢不易,俯身獻媚不可少。少了鋒芒,就少了製造大快人心的喜劇和份量沉重的正劇的可能。同是處理拆遷題材,港片有誇張過火的喜劇《82家房客》、《八彩林亞珍》等,也有極具批判現實主義特質的嚴肅影片如《籠民》,它們縱不是值得供奉的經典,但至少具備一些優秀的特點。

小孔成像,放大後的是倒影。借這一物理原理,透過《人在囧途》窺探國產電影自然存在缺陷,不過倒立的影也含著某種放大的真實。誇獎《人在囧途》的好,或說它的不是,哪個更為恰當?時光倒流二十年,《人在囧途》比陳佩斯的喜劇高明多少?苛刻一點,甚至不是原地踏步,或還有退步。國產電影正在踉踉蹌蹌地快速前進,在一片虛浮的繁榮中不可阻擋地發展著。望到達囧途終點的日子,來早點。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