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叄空城
2010-07-14 19:25:15
史上最佳結局
關於《玩3》的主題,大部份影評都已經非常充分,這篇文章主要提及一些細節上面注意到的東西。
我第一次看的是原音版,由於過於重視了期待,結束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很盡興,觀感很亂,也並未非常入戲。而今天第二遍的國配版則完全打破了之前這個尷尬的局面。我分析了一下,很可能有三個方面。一是因為國配的出色。這一次配音的質量似乎帶有很強烈的譯製片的光芒,很多台詞國配的笑料比字幕有想像力得多,配音演員的模仿與選擇也十分專業,比如蛋頭與蛋頭夫人的配音,聲線的特點與笑果甚至明顯優勝於原版。而童自榮版的胡迪會給觀眾散播一種天然的懷舊感,運氣好的話你會一個不留神穿越十五年。我相信配音的過程事實上也是他自己的創作過程,在很多細節上他把胡迪配得有一種可愛的喜感,很自然也很立體,當我聯想到這個配音演員已經年近七十時,現實跟動畫片之間的差距簡直有點兒不可想像。
二是因為中前段幼稚園裡的黑暗期可能會給一部份觀眾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這種不適感在以後回顧電影時會喧賓奪主。因為按照劇本的設計劇情只能這麼走,但它又與整部電影的那種情感鋪墊在風格上顯得不那麼統一。就好像第一集的設置,胡迪對巴斯一開始表現出來的嫉妒與自私讓我印象很深,所以即使最後結局他們成了好兄弟,對第一集的陰影似乎都仍舊這麼存在著。這個缺點可以說是玩3的先天病,是硬傷,不可避免但也無奈。
而第三方面,就是玩3裡面有多層且意義豐富的「細節」。它們往往鋪設的很隱蔽,第一次看極容易忽略或忘記,可若仔細研究就能發現這些暗藏的細節設置對電影本身的重要性,一旦觀眾深入其中,會跟隨細節的順序將電影的情感理解得很通透。
例如新角色肯,電影在他身上表現的笑料很多也很足,但所有笑料的設置並非雜亂無章指哪打哪。若把發生在他身上的笑料串起來,你會發現它們在不露痕跡的情況下很清晰地表現了肯女性化的特質:比如說肯會自己的脖子上戴芭比的絲巾,用閃光顏料的筆寫信,對服飾的天然的熱情,還有書蟲對高跟鞋的態度。最明顯的莫過於他在換衣服時被芭比制服的場景,注意,在之前換的很多套衣服時芭比都沒有採取措施,而偏偏當他穿著跆拳道服出現,擺弄花拳繡腿時卻被細手細腳的芭比一招制服,這裡的諷刺意味是非常強烈的。
這就是皮克斯,它為什麼能遠遠地領先於普通的動畫公司?為什麼它可以保持永遠成功的秘訣? 因為即使小到一個配角,它也會用細節來服務角色的人物性格,並且在設計上天衣無縫。
對細節孜孜不斷的追求卻又低調的表現是皮克斯最大的閃光點。這細節不止是草莓熊身上3473271根毛髮那種技術,不止是大膽模仿經典電影不可能的任務,驅魔人,魔戒與星戰的橋段,不止是人物性格上一絲一毫緣由的形成。這是一種比什麼都實在卻又看不見的軟實力,是那些只熱衷於門面功夫的膚淺的電影人理解不了的精神層次!
電影一開始安迪把胡迪與巴斯分別放置這一細節就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我個人願意把它比喻成開解整個電影情感方向的鑰匙。首先,這裡安迪對兩個玩具不同的態度有一點讓故事走回到第一集爭寵的尷尬的可能性,但是編劇並沒有糾結於這個問題,而是讓胡迪因為一系列原因與大家在原則上產生了分歧。但由於胡迪看到的事件的本來面貌比大多數玩具更真實,因此他所作的選擇與決定都顯得較理性與客觀。他在前段表現出來的對安迪的忠心一直是十分堅定與單純的,即作為玩具我有陪伴你的責任,無論你是否已過童年。轉折發生在安迪臨走前的一刻,媽媽看到人去樓空的房間後失聲哽咽,母子倆抱在了一起。這一幕化解了一個人躲在箱子裡的胡迪一直以來誰都無法改變的原則。他開始意識到沒有絕對的死守與跟隨,即使是安迪的媽媽也沒有辦法陪伴他一生。人的一生是不斷迎新又不斷放下的過程(玩具也是),無論是你多在意多深情的,也永遠會有結束的一天,必須得接受離開它們的事實。草莓熊的悲劇在於,它接受不了自己被代替的事實,曾經美好的愛反而變成蒙蔽它的緣由,愛變成了恨,才走入極端,在性格上漸漸形成了強大的黑暗面。草莓熊與胡迪的選擇十分具有對比性,它們曾經都站在同一個生命的岔路口,往日的美好都讓它們無限眷戀依依不捨,可是在最後胡迪勇敢地選擇了放下過去(這份勇敢在焚化爐時已有交代),它帶領夥伴們平安地渡過了這個變革的階段並幸運的走入了全新的生活;而大熊偏執地糾纏於「被替代」的結,自私的獨佔的愛慾極端膨脹,導致一路陰暗與黑暗到了底,也給無數玩具帶來了無盡的痛苦。
比懷舊更高明的是如何對待懷舊,皮克斯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將這個道理鋪展地純粹與透徹卻又低調不著痕跡,實在不枉影迷們一年之待。電影最後玩具們坐在邦尼家灑滿陽光的臺階上,用著已不再是惆悵與留戀,而是新生的微笑目送安迪離開,這個賞心悅目的畫面,其象徵意義很是值得反覆嘴嚼。
這其實是一種「富士山下」式的人生理念,愛一個人,就像愛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麼方法可以移動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過去。情感也如此,逛過就已經足夠。無論是70、80還是90,他們要面對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成長的本身是一個放下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