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個都不能少--Not One Less

一个都不能少/NotOneLess/Niunomenos

7.7 / 7,461人    106分鐘


演員: 魏敏芝 導演: 張藝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乘桴浮於海

2010-07-16 19:22:54

中國這麼大,少一個算得了什麼?


日前,看了CCTV的《小崔說事》有關採訪電影《一個都有不能少》主演魏敏芝的節目,引發了興趣,便上網搜索、看了這部電影。
 
  聽說張藝謀拍攝這部電影,曾遭到部份「愛國人士」的抨擊,說他老是在揭中國人的疤。我卻是不為然。在這部電影中,張藝謀並沒有誇大其詞,倒是很紀實,跟他所拍過的其它電影相比,這一部應該說是最「白描」的了,幾乎看不到什麼特別的藝術手法和任何粉飾。
 
  作為一個僅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山區孩子,魏敏芝此前並沒有上過什麼演藝學校,她的表演是純自然的,略顯拘謹,但不失真實,充滿著真情實感。她那憨厚、信守諾言,以及骨子裡頭的那一股擰勁、一根筋,讓人感到十分可愛和倍受感動。「一個都不能少」,這並不能說明魏敏芝在思想上對農村兒童失學的現像有多重視,她起初只是為了錢,為了這一個月代課的報酬——五十元人民幣,而信守諾言,努力完成高老師交給她「一定要看管好這二十八個孩子,『一個也不能少』,不能再有人失學了」的任務。她只不過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子,在她的思想意識里還沒有發育到形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再窮不能窮教育」那樣高的思想境界。
 
  類似這一類貧窮落後的山村教育條件惡劣、兒童普遍失學的現像一經報導,便會引起社會一陣風的反響,這時候,政府便會出面(或者站在後面觀風)動員發動社會各屆熱心人士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慷慨解囊,捐資助學。這種一陣風式的捐助活動確實也發揮了一陣子作用(還有醫保這類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經常也可以從媒體上了解到類似的情況)。但事件的背後部是值得深思:
 
  其一,我們的教育等社會保障制度是何時才能得到完善,以滿足群眾的需要呢?每年從中央到地方都會召開教育工作會議來研究部署教育工作,然而又有多少具具體體的措施用來解決實際問題呢?「中國特色」的教育事業,真是讓人心酸!中國古代傳統的私塾教育方式並沒有得到傳承,而西方現代教育模式又學得不像樣,總之一句話「不洋不中」、「四不像」!所以教育就太重要了。現在教育跟古時候是完全相違背,現在人說得很好,「以人為本」,但是教育沒有以人為本,教育以人為本那才好。人要自私自利,那也是他為本,諺語所謂的「人不自私,天誅地滅」。
  其二,在中國社會傳統中,我們總是習慣用道德來代替制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彌補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其關鍵是在「人」的因素。《荀子. 君道篇第十二》云:「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所以,中國人重視人,有人才有法,沒有人,法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舉個例子吧,比如說2008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之後,各級政府就紛紛發動捐款了,這本來是件好事啊!可是在一些地方政府卻把捐款當成政績來搞攀比,這就變味了,很畸形的現象!另外,又出現了一些讓人痛心的事情。大家可能會從媒體上、網路上看到——又出問題了,對各地捐贈來的款項,一些災區幹部竟乘機貪污撈錢!這又害了個別貪心的幹部不是?這說明還是出了問題!
 
  扯遠了,回頭再說這部電影。魏敏芝因為演了這部戲而改變了命運,她出國留學,並嫁了華裔,成了名人。魏敏感芝實在太幸運了!她有幸遇上了張藝謀,遇上張藝謀的女孩子十個有九個是幸運的。然而,幸運的僅僅是極少數的幾個「魏敏芝」,目前,全國又還有多少象生活在像水泉村一樣的貧窮的農家孩子在渴望上學、渴望知識,渴望改變命運呢?

    看完這部電影,有的人說:「中國這麼大,少一個算得了什麼!」這話聽起來多少有點不負責任的態度,但也有負氣的語調在內。中國的事情向來就不容易,家大國大人口多,要想辦一件什麼事,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要想面面俱到,確實難啊!曾經聽過近乎笑話一件事:某地區有個副市長向他的上級市長匯報有關殘疾人就業的工作如何重要,希望把它列入政府議事日程,市長笑笑說:「大中專生的就業都考慮不過來,哪能考慮到這些斷腿少胳膊的人的就業呢?」副市長聽了很生氣,就說他的上司不負責制。這可是一句大白話,有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但看出自誰之口,市長說這話,就不妥了。我們平頭百姓說這話,可以理解!然而,無論如何,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肯定還是要遭到那些所謂的「愛國人士」的大力批判的。

  「中國這麼大,少一個算得了什麼?」我認可這個觀點。所以教育就太重要了。現在教育跟古時候是完全相違背,現在人說得很好,「以人為本」,但是教育沒有以人為本,教育以人為本那才好。人要自私自利,那也是他為本,諺語所謂的「人不自私,天誅地滅」。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