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
2010-07-20 06:22:09
悲而不煽,哀而不傷的最高境界
電影的節奏,一如日本電影一樣緩慢,清淡的配樂,長鏡頭,人物細緻的表情和話語,時間很短卻很綿長的樣子。
那種日本人特有的溫柔,對任何事情都有些漠然,卻始終有一種莫名的尊重感。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誰還會在意生命末端的關懷?可是人往往是在失去的時候才發覺當初的珍惜,即使是深藏心底的情愫和愛恨,也往往留在了最後的最後,直到一切都太晚。
生命是必然要有一個盡頭的。死亡不是末日,死亡也許也是一種幸福。入殮師將死去的父親或母親或兒子或女兒身體安放得當,為他們化妝,那是一種帶著微笑的安詳,彷彿催生了所有幸福的記憶。
死亡應該是那種悲而不煽、哀而不傷的事情。什麼白血病、車禍、任何不治之症等等催淚橋段都去死吧,與其描寫這些纏纏綿綿的別離,不如一段送終之後的靜靜守護和關懷。
世界上沒有什麼難以跨越的事,即使是死亡。
又想起了前些天去世的李保平老師。他是我第一個目送離開的人。即使之前再怎麼淡定,看著他靜靜躺在花叢中的身體,我還是忍不住。
留給我的,全是李老師之前溫柔的話語和教誨,他勇敢的遊歷,他翩翩的風度。
又跑題了。
大提琴的旋律彷彿是班得瑞的某曲。太好聽了,小調中帶著大調的大氣和明媚,同樣是悲而不煽、哀而不傷。記憶深刻的是鄉下初綠的原野,透著生命鮮活的氣息。小林大悟坐在原野,忘情地拉著大提琴。
只有經歷了送別,才能明白生命的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