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唐山大地震--After Shock

唐山大地震/余震/Aftershock

7.5 / 9,450人    135分鐘

導演: 馮小剛
演員: 徐帆 張靜初 李晨 陸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這麼遠那麼近

2010-07-22 20:34:31

離開地震 我們應該說些什麼


我要先從馮導的一條微薄說起,他在新浪的微薄上這樣寫道:遇熱心人苦口婆心勸我治療臉上的白癜風且免費獻出祖傳秘方,在此一併叩謝。這病在下就惠存了。不是不識好歹,皆因諸事順遂,僅此小小報應遠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強。這是平衡。也讓厭惡我的人有的放矢出口惡氣。再者即使治癒,我也變不成黃曉明,頂多就一不用打底色的杜月笙。

凡事諸事順遂,這是我們都應該明白的道理。中國人從08年開始,或者說從更遠久的時候開始,就已經開始經受了各種各樣的災難,無論外敵入侵,還是自家內訌,無論地震雪崩,還是乾旱洪水。有人總說:多難興邦。有人也說,這是輪迴。不管怎麼說,中國講究的水來土掩兵來將擋,就是講求的一個「中和」和「以不變應萬變」。

這部馮導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你要問我哭了沒。當然哭了。我是一個敏感的人,特別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細節感染,在電影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情節等著你,給你下幾個催淚彈,如果你真的沒有哭,我倒覺得不正常了。

畢竟,我們都是見過、甚至是經歷過地震的中國人。相信很多的人都已經知道,這部電影是改編自《餘震》,然後就上了一個討巧的名字,其實講的是地震之後的事情。這讓我想起了《2012》,他們兩者其實沒有可比性,一個宣傳的是災難背景下的情感,一個就是典型的災難劇。但是,兩部電影的片名倒是異曲同工。《唐山大地震》這個名字一公佈,馬上就會有無數的人被吸引,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抱著災難片的感覺去的。

關於馮導,我相信很多人有一個這樣的認知,我在大學的時候就經常聽同學說,他是中國最本土的導演,他知道中國的觀眾需要什麼,他也善於挖掘那些觀眾看不到的細枝末節,然後無限放大,不管是搞笑還是催淚,都自成一派,成為了現在中國最大牌的導演之一。你如果非要說他有什麼大智慧也可以。不過在我看來,他是有很多小聰明,而正是因為這些小聰明,才讓馮導變成了今天的又本土又大牌的導演。

我相信,拍攝這樣一部有關地震題材的電影,是有風險的,也是需要技巧的。我們對地震這個話題太敏感了,雖然像我這樣的年齡沒有經受過唐山大地震,但是我聽父輩人說起,還有很多的內幕和各種民間傳言。所以,面對這樣沉重的話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心懷謙卑和感恩,去看待這種電影,而電影也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的預期,但是,離開了地震,離開了我們心中的那些感通,還能說些什麼呢?

這部電影絕對不是災難片,如果你抱著去看災難片的心情去,那麼肯定會失望。地震的場面和時間也很短,只是加了一個2332的噱頭,而從這32年上,也是把一家人的悲歡離合放在了一起,濃縮出了一部在地震背景之下的悲情劇。也就是說,即使你遠離了地震這樣的背景,這個故事是依然有據可依的,這就是小聰明的地方。

我曾經問過一位在唐山的朋友,問他看了這部電影沒有,他說看了。我說什麼感覺,他說沒什麼感覺,我又問那你家人呢?他說也都一般。就覺得假了一些,不夠真實。我說哪裡假?他說,感覺。

如果離開了地震這樣的背景,這也就是一部家庭的倫理劇,如果這個家庭不是發生在地震的唐山,而是發生在其他地方,一開始的離散和痛苦,到最後32年到汶川的相遇,都可以作為一部不錯的催淚彈。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如果,電影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這也造成了本來哪裡都可以的故事,擁有了它的特性和特殊的地方。

不過可惜的是,電影在對人性的挖掘上,我覺得還略有欠缺。只是幾個演員演的可圈可點,比如老戲骨陳道明,張弛有度,而鏡頭的感覺也堪稱是一流,內斂之中的那種爆發力和對於大災難面前的那種隱忍,看著著實讓人揪心,張靜初的表演也算中規中矩,雖然沒有在《孔雀》中那麼的有亮點,但是也已經不錯,徐帆就是電影當中最大的催淚彈了,無論是歇斯底裡的吶喊還是佝僂的背影,鼻子總是酸酸的。另外陸毅,算了,跑龍套吧。

如果你要把這部電影單單看做是一部催淚的感人影片,那麼它是成功的。大段大段的情節,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然後陡然直下的催淚效果,都是十分明顯的讓你哭讓你感受悲痛。這一切都應該歸功於馮導的小聰明,他一向拍電影有目的性,無論是讓你搞笑,還是讓你哭,再加上他對演員的那種戲份的了解和把握,你要說這部電影,催淚效果不夠,我覺得是牽強的。電影當中所有的情節和導演設置的橋段,都是為了哭點去的,所有的那些悲痛和愛恨,親情和愛情,歡笑和淚水,都是中國的觀眾所關注和喜歡的,而且這次正中下懷。

但是,如果單單是一部催淚的電影,那麼大家肯定都是買帳的。可是這又是一部特殊的電影,他的故事發生在了絕大多數人都不想再提及的唐山大地震上。這就有猶如一種,一個普通的東西,加上了特殊的敏感的背景,那麼本身也就是不再普通了。而我那位在唐山的朋友說,聽他的父母說當時其實不是這樣的情況,電影裡好多的地方其實都是現代的影子,所以在感覺上就是在看電影,不是在看自己的曾經。

電影2個多小時,如果拋開地震的背景,就是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電影中間的部份明顯拖沓,跨度的時間本身就長,又加上好幾條線索,主題也比較的分散,然後再電影的後半段,直接用幾個現代的標誌來轉換時間,明顯示卡在了那裡跳脫不開。也就是說,這本身可以拍好幾個長篇的故事,硬是加塞在了幾十分鐘裡,人物的反應和那些情節之間的關係,顯得牽強和生硬。

另外就是大家都批評的廣告的植入問題了,儘管現在吵得是沸沸揚揚,但我依然覺得廣告注入不怕,但是你要植入的自然和得體。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家能吃飯就和劍南春嗎?還是在大災難下買保險就買某某品牌。我覺得都不得體,生搬硬套,讓我想起了湖南醜女好醜里所有的浴衣都是多芬。

馮導總是強調這部電影很感人,用多少的數據來說多少人看他的電影潸然淚下,紙巾都不夠用。但是,催淚的電影和偉大的電影,還是有區別的。光是通過製作催淚彈來彰顯人性,還是要在情節里講人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往往就在一線之間。所以,如果是催淚電影,合格了。如果是偉大的電影,還遠遠不夠。

地震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感人的事情,不是歇斯底里,更不是之後單純的援建,而是在內心當中油然而生的悲愴,感受到生在危急關頭的渺小和在大愛之中的磅礴,而更多的故事,是需要我們去挖掘、去尋找、去用自己的內心感受。這種感覺,或許再怎麼拍電影也無法呈現,或許更多的時候,我們的那種期待總也不能夠實現。

還是那句話吧,離開了地震,面對它,我們應該說些什麼。而除了讓觀眾留下對地震回憶和緬懷逝者的眼淚,是不是更應該更多的思考和回想。馮導肯定也明白,逗你笑之後思考容易,而讓你哭之後思考,卻是難上加難。

——面對批評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虛心接受,拿批評當蜜喝;一種是本能的不高興而且當時就掛臉。從人性的角度分析,前一種人起碼是不真實的,言不由衷,往輕了說是虛偽,往重了說是陰險。和這種人打交道要小心。和後一種人交朋友就塌實多了,起碼丫不是一處心積慮憋著壞準備當聖人的陰謀家。不信你可以試試。

——沒逼人感動,是說不感動的人一定會有。聽不懂人話可以原諒,裝弱智就是自取其辱了。

感動是感動,流淚是流淚了,這之後,看看還剩下什麼吧。你說呢?【專稿勿載】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