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功夫夢--The Karate Kid

功夫梦/新龙威小子/功夫小子

6.2 / 210,972人    140分鐘

導演: 哈洛德茲瓦特
編劇: Christopher Murphey 勞勃馬克凱曼
演員: 杰登史密斯 成龍 塔拉吉·P·漢森 于榮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賴漢

2010-07-23 01:28:30

《功夫夢》:中國元素的簡單填塞


熟悉美國勵志片的影迷,對《功夫夢》的劇情結構絲毫不會感到驚奇。這部典型的好萊塢流水線的產品,如果不是加入了其對中美兩國都頗為討好的中國元素的話,那幾乎就是一部平庸的作品,裡面的某些橋段設計甚至是庸俗和老套的。導演就想一個剛剛學會做填空題的學生一樣,只考慮到如何將空白處填滿而使得答卷看起來漂亮,卻全然不顧所填之詞的憋屈之處。因此《功夫夢》所呈現出來的情況就是,整體看來相當取巧也頗為光鮮,而影片中種種為了符合美女勵志片模式而強硬填塞的一些元素,卻變得相當不可信。《功夫夢》的拍攝地點在中國,但無疑,這不是中國的中國,而是美國的中國。

可以肯定的是,《功夫夢》確實包含著導演對中國的敬意。但是有其心卻不見得有其力,就像我們中國足球,雖然日日夜夜都想著向世界盃致敬,但能不能進世界盃以及就算進了能不能踢好世界盃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二者一點都不矛盾。在這120分鐘的片長里,導演將他所能知道以及僅能理解的中國元素一股腦兒塞進去,卻沒有考慮是否得當,更何況裡面大部份的中國元素是經過美國人腦袋過濾的中國元素,這就如同一堆半桶水拴在一起晃蕩,聲勢是頗為浩蕩卻不慎悅耳。導演在《功夫夢》中種種想當然的設置,我們可以理解是因為他對中國文化了解不深,也同樣可以懷疑他在拍這部影片時是否有足夠誠意。

因此,我們在影片中看到了許多我們中國人所難以理解的情節。小男主從頭到尾沒講過幾句標準的漢語,而他身邊的人,或者說只要和他有接觸的角色都講一口倍流利的英語。在影片的開頭導演還會顧及下語言的差異,而到了後面,卻完全不顧這文化的巨大鴻溝,幾乎把中國當成美國了。如果說影片沒有很好的表現出溝通上本該存在的不便僅僅是導演一種取巧的手法的話,那麼對七夕以及拔罐則是導演對中國文化想當然的理解了,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公曆的7月7日在影片中成了中國人的情人節,而拔罐幾乎成了無所不能的神術了。而那個花瓶式的小女主以及文武雙全的小反男主,更是美式審美在中國元素上的簡陋映射,前者完全是個黑頭髮的美國女孩,而後者則是美國校園妒忌霸道兼無腦男的簡單複製。基於如此,對於影片中那神速般的練功情節,我們也只能這樣自我安慰:我們的功夫片裡也曾如此,並且還不要反覆脫衣服,摔個懸崖就可以,反正也摔不死。

《功夫夢》在中國元素的應用上,連及格都算不上。然而如果以美國人勵志片的標準來衡量的話,這又註定是個討好美國人的影片。一方面這是一個典型的老實倒霉孩子最後揚眉吐氣的故事,傳達的是典型的美國精神,正好是美國佬喜歡的菜;而另一方面,這又是一部讓美國人在功夫方面顯得牛逼哄哄的片子,估計在小史密斯最後做出秒殺一招的時候,帶給美國人的快感會絲毫不亞於《葉問》結尾給中國人的帶來的快感。或者說,這就如同我們中國人想像自己在籃球場上將美國隊痛滅一樣。這些快感都有單純的民族主義作祟,《功夫夢》結尾是一次美國精神的突然爆發,也是單純的民族主義的一種,只是他不如《葉問》那般顯性罷了。所不同的是,二者快感的立足點不如,前者是基於自己的勝利,而後者是建立在對方的失敗之上。因此,如果從激勵美國人的角度上來看,《功夫夢》絕對是出色的。

或許有朋友認為,這既然是一部派給美國人看的電影,我們要求就不能太苛刻。然而我認為,這部影片既然走進影院來賺中國人的錢,那麼我們就有資格對裡面不成熟甚至有失偏頗的中國元素「說三道四」,縱然這部影片在山姆大叔的眼中是多麼的優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