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斯特雷德的故事/路直路弯

8 / 98,049人    112分鐘

導演: 大衛‧林區
編劇: John Roach (Ⅱ) Mary Sweeney
演員: Richard Farnsworth 西西史派克 Everett McGill John Farle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一蓑煙雨

2010-07-26 23:36:59

最後的旅程,用來寬容


  因為經過,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張愛玲

    著名導演大衛.林奇的其它經典影片以前並未看過,據說,他的《我心狂野》瘋狂暴力,他的《藍絲絨》虛幻詭異,他的《雙峰》驚悚陰暗。很幸運,我所見的,才只有這部理察.法恩沃斯主演的《史崔特先生的故事》,留在我印象裡的,只有質樸和溫馨。

    這是一個有關人生最後旅程的故事,一個有關寬容的故事。在鄉村生活的年過七旬的老人史崔特先生,腿腳不便,耳聾眼花,卻在得知住在威斯康星州的兄弟中風後,執意獨自駕駛鏟草車前往探望。第一次出發,他的破機車因拋錨被人強制送回了家。但他全不理會別人的不解與嘲笑,固執地重新買了一輛二手鏟草車,繼續自己的旅程,他知道,這應該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了,他只想獨自完成,獨自享受。一路上,他吃的食物是木訥女兒從超市買來的速食德國肝腸,睡的地方就是掛在鏟草車後的那輛不避風雨的拖車。這段旅程,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並不費力,但對於這個耄耋老頭,卻是如此艱難和漫長。

    影片因史崔特先生異常緩慢的行進速度而顯得舒緩悠長,我們因此有了足夠的時間來領略鄉村田園的安謐風光,到處是風吹麥浪的美景,到處是愜意悠閒的人們,只有這個老頭,和這輛破舊的鏟草車,顯得與周圍的一切那麼不搭調,那麼突兀。史崔特先生沒有表達,但是我們從始至終感受到的,是他的孤獨,深深的孤獨,彷彿在他的內心深處,總有外人難以了解,只能自己品啜的憂傷。

    天氣時晴時雨,鏟草車時好時壞,史崔特先生時走時停,如果不是這段旅程,他的人生不會與另外幾段人生有交集。面對熱情助人的丹尼爾夫婦和溫文爾雅的神父,他心存感激,在星空下和這些素未謀面卻如老友般的陌生人敞開心扉,暢談往事,卸下了心中的層層包袱。往事裡,有愛妻的早逝,有女兒的不幸婚姻,有年輕時的誤殺戰友,還有與同根兄弟的反目成仇,這些經歷讓史崔特先生在即將走到人生盡頭時可以淡然地理解每一件事,原諒每一個人。所以,在面對因早孕而離家出走的少女時,在面對因屢次撞死野鹿而深深自責的婦人時,在面對因利益分配而結怨的修車兄弟時,史崔特先生始終用寬容之心和長者的睿智將他們的心結一一消融。正如張愛玲所說,因為經過,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善良的人最難以原諒和寬容的,總是自己。史崔特先生背負了太多的自責,對妻兒的虧欠,對戰友的愧疚,對兄弟的眷戀......當他經過一個多月的辛勞奔波,終於見到十年前因賭氣分手的兄弟時,重病的兄弟指著鏟草車,難掩心疼的那句:「你就是開著這個來的?」讓一切都釋懷了,當兩個曾經的健碩小伙已經老到要用「十條腿」才能並肩站立時(兩人分別拄著雙拐和助走器),還有什麼是不能原諒和寬容的,包括自己。

    兄弟倆就這麼靜靜的坐著,仰望星空,和他們年輕時那樣。還記得史崔特先生在路上對一個年輕人說過的:「老人最不願意做的事,就是回憶自己的年輕歲月。」可現在,他們正在做著年輕時做過的事,人生幾十年,愛過,恨過,錯過,傷過,兜兜轉轉,最後終歸要回到原點,可以忘記的就忘記,可以原諒的就原諒,人生最後的旅程,是用來寬容的,就帶著希望,進入下一個輪迴吧。

    這部影片的配樂也是讓人無法割捨的重要部份,無論是柔美的鋼琴彈奏,還是悠揚的小提琴拉撥,都在娓娓訴說著史崔特先生略帶憂傷的孤獨,特別是一種我未能分辨出的,假定為是二胡之類的樂器所演奏出來的蒼勁旋律更是將史崔特先生的倔強和滄桑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沒有這些音樂,此部影片是略顯枯燥和單調的,反覆出現的鄉村公路駕車的長鏡頭因為有了配樂而充滿溫情,大量田園風光的展現因為有了配樂才充滿詩意。

    每次看電影,我總是要等到字幕全部放完才肯離去,原因之一是為了看看演職員表,大多數演員是沒有資格出現在開場時的主演介紹中的,那些幕後製作人員的名字更只是一帶而過,能對這些名字有所了解,儘管很難記住,也是對他們勞動的一種尊重。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字幕部份往往會對影片的拍攝背景作些特別的介紹,此片結束,當「In Memory of Alvin Straight」的字幕從星空背景中徐徐顯現時,我才知道,原來它是根據一個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而成的,頓時,久久未散的感動加倍凝結,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溫情和美好永遠會觸及心底最柔軟的部份。字幕中還有一行字也吸引了我的注意「There were no animals harmed or killed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this film」,這應該是電影製作人員給我們帶來的感動,雖然影片中有野鹿被撞死的場面,幸好,那不是真實的,人類絕不能為了功利的目的,而將自己凌駕於其它生靈之上,這是對大自然也是對人類自己的一種寬容。

     沒有老過的人們,如我,總是在被俗世的愛恨和慾望困擾糾纏著,因為,許多事情,我們沒有經過,所以我們不懂,總以為自己是正確的,總以為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很少能寬容別人。所以,常常希望能藉助電影和書籍加速自己的成熟,通過其他人的生活經歷,我們的確可以理解和領悟很多並未親歷的事情和情感,這也是電影和書籍的最大魅力所在。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總有些事情,只有親歷,才會懂得,這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每段人生與眾不同的原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