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影子写手/影子灭杀令(港)/猎杀幽灵写手(台)

7.2 / 171,197人    128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Robert Harris (Ⅱ)
演員: 伊旺麥奎格 強柏恩瑟 金凱特羅 皮爾斯布洛斯南 Tim Preec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緲渢

2010-07-28 20:39:19

當文藝青年知道得太多時,結果一定就是個杯具……


當文藝青年知道得太多時,結果一定就是個杯具……
(標題一定要長黨,迥)

      En,從來沒有說等一部電影翹首期盼到如此程度。。。最初是在驢子上拖下來OST,那時候覺得配樂很對胃口~7月19號終於有源了,於是連夜拖下來,無字幕也迫不及待磕磕絆絆地過了一遍。當夜突然變天,凌晨時分窗外瞬時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同時看著這電影實在是太身臨其境了。。。
      整部電影歸納成一句話就是「你知道的太多了」。。。主角是個為人捉刀代筆的書生,換個時髦詞就是文藝青年,而文藝青年的特質之一就是間歇性智商缺失。。正如主角自個兒承認的對政治一無所知,所以電影中他有n多崩潰問題比如把首相受人愛戴置於掌管國家身上缺零花錢被人憎恨的感覺之後以及問到發表那篇既不左也不右的聲明時首相的真正態度;而最最崩潰的是這書生實在是拿著學術研究的態度來玩命,於是跟著他那本要命的書一塊直直就掉進內巨大的漩渦中,結果就杯具了。。不過話說回來,對於這麼naive的一個好奇心重又非要追查下去又管不住自己的嘴的書生(太多的話跟太多不該說的人說了)來說這樣悲劇的結局也是情理之中的;最後發現真相他居然還用了那招。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你知道什麼,不要說出來;說出來也別寫出來,要寫出來了,發生什麼結果那你就別感到意外了。。最後那一幕漫天風中凌亂的紙心都揪起來了……真是經典。。。。頓覺宿命的無力之感啊。。。無論如何都逃脫不了這樣的結局,ghost寫書時,首相說,要是Mike在多好;在海灘上,首相夫人說Mike真可憐,客死他鄉;內幫傭說,你開這輛給客人的車吧,Mike非常非常喜歡這車;ghost住在Mike生前的房間裡,丟掉他前任的鞋子和衣服,卻找到了Mike留下的線索;開車上路,走的是Mike走過的路線;去的是Mike去過的地方,和Mike見過的人談話;在輪渡上幾乎遇到和Mike一樣的結局。即使他僥倖逃脫了,宿命的陰影最後還是一直籠罩著ghost。。。不知道為什麼老覺得這種感覺像《蝴蝶夢》,那老管家說,女主人生前通常餐點吃什麼,她穿什麼;書上有她生前的字跡,屋裡擺設有她生前的痕跡,處處都留下她的影子。……Ghost也是這樣,那個已經不存在的前人,時時刻刻被周圍的人提醒著,潛伏在一切細節里,他反而無處不在……ghost不知不覺就重複走到一條相同的路里去了……

      最後十分鐘是抖包袱的傳統時段,但是這結尾實在是很經典。如此漫長的揭露真相的過程,鏡頭跟著10雙看不見面孔的手趨向高潮,簡直壓抑到窒息……那輛車是早已靜靜停在路邊了,那文青一邊攔車一邊走到鏡頭之外。遠光燈照亮整條街,全速開出去的車帶著人的心迅速下沉……沒有驚叫,沒有血腥,甚至沒有一個影子,只有漫天風中凌亂的曾被視為機密的紙片在街面上空翻轉,倍感淒涼與宿命的無奈啊。。渺小的個體在這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如同草芥一般被碾碎~捲入命運的漩渦,完全沉默。
 

PS幾點~
•整體陰鬱色調和風景真是超喜歡,暴風雨和黑夜中晃過刺目的燈塔的光,純度極低的各種藍灰、土黃和深赭,配上壓低的地平線和流動的烏雲,實在是很引人入勝,也和整體氛圍很搭配~整得跟水彩畫兒似的……配樂也很切題,而且聽起來還是挺古典的,用的傳統的管絃樂團,沒有加什麼合成的音色;沒有什麼比絃樂更能表現神經兮兮的緊張感了。。。
 
•Ewan同學真是越來越銷魂了,自從Angels & Demons這妖孽睜著他內亮晶晶的無辜眼睛投射出純良的目光以及溫潤內斂的聲音就徹底讓偶木有了理智……比起早期猜火車天鵝絨金礦裡的搖滾小青年形象,我還是更喜歡這時候他成熟點的樣子……我覺得這是Ewan表現特別出彩的一部;首先從份量上講他終於是第一主角了,不再像以前那樣老被安排龍套似的(即便如此也把人家鏡都搶了,5555我到現在都忘不了戲份少但是絕對技壓群雄的Camerlengo神父),兩個鐘頭鏡頭基本上都緊跟著他……The Ghost里是復古風的文藝青年范兒,尤其這種內斂又有點憂鬱的形象實在是大愛啊~~他真是演什麼像什麼!電影裡繼承了光榮傳統又含蓄地小裸一下……雖然一晃而已不過就想起金凱瑞某次關於莫里斯的那片的採訪中說Ewan有著nice ass是個啥子意思了。。。捂臉ing……

•最後,還是抱怨下為什麼想要看的片子全不引進……不過這種政治陰謀題材的片子,肯定也是屬於被槍斃範疇的,雖然咱們英明的社會主義一黨專政是不屑於資本主義國家混亂的政黨派系鬥爭的但是廣電總局很體貼最好不要引發不必要的聯想嘛~~而且不知道其中關於提到不承認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和《羅馬規約》的國家名單以及之前風口浪尖上的google是不是都算碰到敏感點,迥~最後的最後偶頂著鍋蓋說,寶馬給了多少贊助費啊,迥~over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