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羅美雪妮黛未完成--Inferno [2009FR]

亨利-乔治·克鲁佐的地狱/紧张大师的无间地狱(台)/Henri-GeorgeClouzot'sInferno

7.4 / 2,009人    102分鐘 | Canada:94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94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t

導演: Serge Bromberg Ruxandra Medre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蕾蕾豆

2010-07-29 05:35:35

我為影狂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這部片子有諸多原因。看完這部片子感慨良多。
我對這個法國電影史上希區柯克眼中唯一的競爭對手知之甚少。
以前因為內心的膽怯很少去看懸疑片。
因為搜羅紀錄片而找到這一部關於克魯佐的《地獄》拍攝記錄。
看完後第一個年頭就是這老頭一定是穿越了吧。
因為這部未完成的懸疑作品明明就是一幅現代的先鋒影像作品。
我已在798、今日美術館屢見不鮮了。
可是,《地獄》拍攝於1964年的法國。
印象中那優雅的茜茜公主在《地獄》裡是那般的性感撩人。
她魅惑的雙眼一度在影像中迷惑了所有人。
因此遭到她丈夫的嫉妒之情,是的,這是一部關於男人嫉妒心的影片。
實則是極其簡單的故事情節,她以男人的嫉妒為影片主線。
電影中最難於把握的是人的內心顯現,
如何讓人更深刻的體會男人的嫉妒。
正像克魯佐的女兒所描繪的,當你看完《地獄》的劇本時,
你便從身體上產生了一種令人透不過氣的壓力。
我不知道劇本是怎麼寫的,我只知道在紀錄片斷斷續續的影像中,
我已感覺到了那嫉妒的蛇蠍幻影,彷彿隨時都要將人吞噬。
克魯佐像一個先鋒詩人一樣,用攝影機製造迥異的詩句。
他請來之前拍攝《神秘的畢卡索》的攝影師進行鏡頭試驗,
他請來對色彩影像極有研究的印刷廠老闆來配合出幻彩,
他請來具有獨創風格的化妝師為演員們附著上寶藍色的唇膏。
他利用視覺變換的鬼魅形態來體現充滿嫉妒心的男人犯病時的癲狂。
他將視覺藝術融入到電影效果中,讓觀眾的視覺邏輯產生混亂,
從而隨著劇情的延續而暗示出心靈的恐懼抑或糾結。
他極度認真與追求完美,甚至一個鏡頭會重拍數十次。
他在拍攝前總要先畫出影像畫面的構圖,
拍攝出的影像與效果圖幾乎一致。
與他合作的工作夥伴們回憶了克魯佐的工作狀態。
克魯佐像一個從不厭煩從不疲倦的蜜蜂一樣,不停思考,不停改進。
是的,這個有著濃密眉毛的老頭患有失眠症,整日沒有睡意,
所以他總是在凌晨兩點的時候叫大家起來商量拍攝工作。
沒有人願意這樣,可是克魯佐有著強大的氣場,
他認為他們屬於他,他要一直工作,一直地表現這種不可遏制的激情
Romy,這個令人驚艷的女子,拍攝這部片子時26歲。
她坦言受不了克魯佐的影像試驗。
因為克魯佐從不會滿足,任何一個細節都追求儘可能的完美。
可是,她相信他,她願意為這個任性而執著的導演做任何事。
連她自己都無法相信她竟然完滿的堅持了克魯佐18周的影像試驗。
其他所有人也同樣在充滿迷惑與痛苦的拍攝中一直堅持著,
他們終看見了克魯佐內心的那種藝術構想,
用一種完全創新的製作方法和表現形式來締造一個史無前例的影像作品。
它或許是對自我的挑戰,也或許是對傳統的顛覆。
至少在那個年代,作為特立獨行的克魯佐的意志標誌。
這部片子雖未問世卻已震動人心。

這裡再說下這部為我們呈現克魯佐鮮為人知的拍攝記錄的片子。
它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克魯佐製作影片的思想理念和操作過程。
淡淡地敘說著那些影像背後的含義。
克魯佐對畫面構成、拍攝角度、情節安排等方面都體現了他的細膩。
到可以作為實驗電影的一個參考吧。
看了這個打算翻出克魯佐的舊作觀看一下。
嘿嘿,這個天蠍座的男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