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摯愛無盡--A Single Man

单身男子/单身男人(港)/挚爱无尽(台)

7.5 / 118,014人    99分鐘

導演: 湯姆福特
編劇: 湯姆福特 Christopher Isherwood
演員: 柯林佛斯 茱莉安摩爾 馬修古迪 珍妮佛古德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開燈

2010-07-30 17:54:39

穿過死亡,給生命一個擁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何謂生命?何謂死亡?死亡帶來恐懼,但諷刺的是,在轉身擁抱死亡時,我們卻感受到生命。

 

1962年10月22日,美國甘迺迪總統發表講話,通告全世界蘇聯在古巴部署了核飛彈,這些飛彈瞄準的是美國主要的城市。霎時間,死亡的恐懼籠罩在美國人的心裡。美國電影《單身男人》就是以古巴飛彈危機為背景開展的一部作品。2009年的《單身男人》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克里斯多福-依舍伍德(1904-1986)於1964年創作的同名小說,以一個中年大學教授生命中的一天,來呈現美國人當時內心的恐懼和生活的方式。相比於原著小說,電影中將主題強烈地聚焦在「生命與死亡」這個議題上。

 

喬治是一名大學文學教授,他是一個同性戀者,他相愛16年的愛人剛剛在車禍中死去。生活對喬治來說成為一件痛苦的事情,每天睜開眼,都需要莫大的勇氣才能起身。儘管喬治總是著力將自己打扮得光鮮,但在這軀殼之下是一個無以為繼的靈魂。今天,將是一個不一樣的日子,喬治決定在今晚結束生命,是到了告別一切的時候。

 

因為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喬治有了很多的改變。喬治坐在馬桶上時饒有興味地從窗戶向外望,看著鄰居一家人快樂地嬉鬧。喬治答應了鄰居兼好友夏略特的晚宴邀約。喬治注意到學校秘書有張紅艷的嘴、澄藍的眼、以及迷人的香水氣息。喬治對同事的核恐懼公開表示譏諷之意。喬治還首次在課堂上表達了自己對赫胥黎的著作、對恐懼的看法。死亡的決定,改變了喬治的活法。

 

由於喬治的改變,身旁的人也改變了。一個大學男孩在課後追上了喬治,對喬治在課堂上的看法表示認同,並向其傾述自己內心的恐懼。喬治到銀行提領出保險箱記憶體放的東西時,鄰居的小女孩驅前與他搭話,並展示自己心愛的寵物蠍子。喬治在大學男孩和鄰居小女孩身上感受到陽光,而大學男孩和鄰居小女孩則是在喬治身上感受到悲傷。喬治感覺到旁人的存在,而旁人也感覺到喬治的存在。

 

喬治在下班的路上,買了夏略特想要的琴酒,也為自己的槍買了子彈。在離開商店時,喬治與一個西班牙男子撞個滿懷,跌碎了剛買的酒,也浸濕了對方的煙。喬治知道對方是故意撞上來的,算是一種搭訕吧。喬治沒有抗拒,而是順著事情的發展,為對方重新買了包煙,並接受對方請煙的建議。面對著面,喬治看到這男子的英俊,自然而然用西班牙語說起話來。喬治鼓勵男子善用自己的外貌,還塞給了對方20美元,不過拒絕了對方同行的要求。喬治就要死了,但他希望別人能珍惜生命。

 

喬治回家了,他將遺書、贈送給他人的遺物、甚至喪禮時要穿的衣物都整齊地排列好。喬治和夏略特約了七點去她家吃飯,因此喬治準備在七點以前結束自己的生命。但事情不是非常順利,喬治將槍口放進嘴裡,試了槍口朝上和朝下兩種方式,試了躺平和坐著兩種姿勢,試了床上和浴室兩種地點,但都不太對勁。最後喬治選擇了將睡袋放在床上,躲進睡袋裡開槍。不過夏略特提前打來催促的電話,讓喬治只好起身赴宴,回來再繼續未完成的事情。

 

喬治和夏略特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兩人在年輕時有過一段情。不過喬治始終沒能愛上夏略特。夏略特在丈夫和孩子離開後,一直就住在喬治的隔壁,經常抱怨丈夫和孩子的薄情。用完晚餐後,夏略特拉著喬治跳舞,重新體會年輕時的浪漫。兩人最後倒臥在地板上,喬治點上了兩支香菸。喬治已經十六年沒有抽菸了,因為愛人不喜歡,現在抽菸又有何妨?夏略特趁著氣氛酣熱,問喬治是否只是將男性愛人當成自己的替代品?喬治氣得跳起來,激烈地表達了自己對愛人真摯的情感,並指責夏略特不斷抱怨、自我退縮的生活方式。喬治指責的何嘗不是自己呢?

 

喬治又回家了,再次拿起上了膛的槍,卻發現沒有威士忌了。喬治匆匆出門,趕到附近的酒吧買酒和買煙。當喬治站在酒吧吧檯前,早上那個和他攀談的大學男孩正推門進來。喬治改變主意,和男孩一同坐在酒吧里聊天。兩人談到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喬治不在乎未來,對死亡沒有恐懼,佔據他全身心的只有過去,只有對愛人的回憶。男孩為了測試喬治的說法,邀請喬治一起去海里游泳,沒想到喬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結果喬治因為喝太多酒,在水裡磕破了腦袋,只好和男孩一起回到附近的家中。其實,海水對喬治有魅惑的力量,喬治想就這樣沉浸在其中。

 

當大學男孩脫下衣服進浴室沖洗時,喬治感受到強烈的肉體慾望。其實今天一整天,喬治都無法自製地注意到年輕男子的身軀,面對死亡後,復甦的不止是感覺和行為,生理慾望也隨之清醒過來。隱約間,喬治覺得這個大學男孩對自己有同樣的感覺,因此他試著追問對方找上自己的真實目的。不過喬治實在醉得太厲害,在沙發上兀自地睡著了。

 

喬治在夜裡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已經躺在床上。喬治連忙起身,尋找大學男孩的蹤跡。男孩在沙發上睡著呢,上半身從薄毯中露了出來。喬治凝視了男孩很久,然後俯身為男孩拉好毯子,不意看見男孩手上抱著自己的手槍。喬治對這景像笑了出來,抽出手槍放進櫃子的抽屜中並鎖上。這是個敏感而善良的男孩,他發現了喬治的變化,也感覺到潛藏在後的悲傷與決絕,因此他跟了喬治一天,為的就是怕喬治傷害自己。在這一刻,喬治被感動了,被生命的美好和溫暖感動。喬治不再想死了,他關上房門走向自己的床鋪。沒想到死亡卻在這一刻意外降臨,喬治心臟病發作,跌落床邊地毯,看著生命一點一點的逝去。

 

《單身男人》中喬治因為失去愛人,而悲傷、絕望,乃至於尋求死亡的解脫,這種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孤獨的無助,讓人為之感動。但相較於對同性之愛的關注,這部影片其實更多的是想說如何面對生命與死亡。就像影片的結局,當喬治放棄自殺的念頭時,死亡卻意外降臨。死亡是難以控制的,總是突然地到來,然而生命是可以被掌握的。片中喬治提到赫胥黎的觀點,何謂生命,生命是經驗的累積。何謂經驗?經驗是人們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的反應,而不是事情本身。人們是可以掌握如何感知和理解外在事物的。就像喬治,在愛人死後,他將自己困在悲傷的回憶當中,而當他終於決定面對死亡時,他放開自己的心,全力去感受週遭的一切,他看到美、看到溫柔、看到感動。當所有美國人因為古巴核飛彈危機而驚懼於死亡時,可以惶惶不可終日,也可以拋開自己無法掌握的未來,盡情的體會現在。生命不在過去,生命不在未來,生命就在當下。

 

在克里斯多福-依舍伍德的原著當中,《單身男人》採取的是比較客觀的觀察角度,從喬治的一天來觀看洛杉磯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變遷。在電影中,《單身男人》則是將主題進一步聚焦,將喬治的觀察凝聚在「生命與死亡」這個議題上,讓喬治因為坦然接受死亡將至的事實,進而感受到生命的意義與美好。就小說改編的角度來看,算是極為成功的,賦予電影一個明確的主題和述事主軸。在片中,導演不斷地穿插喬治對愛人的回憶,透過明亮與黑暗之間的變化,讓觀眾感受到喬治的情緒不斷在感動與悲傷之間來回。然而,儘管愛人的回憶不時牽動著喬治的悲傷,但在此之中總是有縫隙可以讓陽光照進。悲傷的過去是喬治生命的一部份,感動的當下也是喬治生命的一部份,無須急切地奔向死亡,因為死亡一定會在未來的某一點找上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