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唐山大地震--After Shock

唐山大地震/余震/Aftershock

7.5 / 9,450人    135分鐘

導演: 馮小剛
演員: 徐帆 張靜初 李晨 陸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蔻蔻42㊣

2010-08-01 21:52:41

《唐山大地震》:一場合謀的催淚儀式


如果單純只從影片本身來看的話,《唐山大地震》可以算得上中上之作,巨額的製作成本保證了影片的拍攝質量,從災難引出一個家庭倫理故事也是馮小剛的明智之舉,劇情的處理也不乏亮點,催淚的細節和一批老演員紮實的演技足以掩飾劇本中的瑕疵。然而,身處現今這個紛繁複雜的國內電影製作環境中,對於大部份的電影,都不應該簡單地只看文本。比如這聲勢浩大的《唐山大地震》,它誕生的前前後後所引發的相關話題或現象,與影片本身形成的互本文關係,才是最最有趣之處。

最初馮小剛接到的任務是要正面表現唐山人民如何面對大地震,在災難中突顯人性。不過,在進行藝術處理的轉化過程中,一直以老百姓代言人形象出現的馮小剛這一次做了一個聰明巧妙的「避讓」,將故事的重心從災難本身轉移到一個家庭在遭受地震後32年間每一個人的際遇,將之演變成一出家庭倫理劇。回顧中國影視史,從早期電影的《孤兒救祖記》到1940年代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再到如今的電視螢屏,足見家庭倫理劇在中國觀眾中是最具份量,接受度最廣的類型。另外,為了規避審查上的種種關卡,影片在從原著小說《餘震》進行改編的過程中,去掉了更多描寫人性晦暗的成份,比如將陳道明飾演的養父,從一個對養女方登有著覬覦之心的形象改造成無私寬容的慈父形象。這些作法雖然減弱了作品本身的深刻性,但是卻吻合在當下這個創作環境下對於這種題材的處理,也最能迎合更廣泛的觀眾心理。

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下,馮小剛處理的親情戲份細節飽滿,富有感染力。尤其是在表現老一代與年輕一代之間的情感隔閡與交流,在徐帆、陳道明、呂中幾位演技沉穩的演員助推之下,這些場面都讓人難以抑制住淚水。從總體來看,影片的開場段落處理得很具電影化,災難一觸即發的緊張感和方家人的生活狀態都交待得非常到位。可遺憾的是從震後開始電視劇氣息就越來越濃,到三分之二處以後,尤其能感受到作品急切地想要展示三十年間社會的「進步」,更是淪為宣傳片式走馬觀花的表現。

讓我們再次回到一切還未開始的原點。製作《唐山大地震》的緣起是唐山市政府希望能夠找到一位重量級的導演做一部宣傳城市的電影,同時從本市的財政收入中撥出了這筆製作宣傳費用。因此,從這個原初的出發點來看,《唐山大地震》首先是一張「城市名片」。隨後,在影片啟動之初,馮小剛就喊出了「5億」的口號,令這個本應該是拿人民的錢為人民服務的事兒看起來有些動機不純。而如此動機也註定在電影文本中落下病根,最明顯的便是諸多令人跳戲的植入廣告,工商銀行存摺的特寫鏡頭,老百姓不可能頓頓暢飲的劍南春酒,還有「用中國人壽,踏實」這樣的廣告語彙,難免會讓人從本應嚴肅的主題中抽離。更為不恥的是,在宣傳中馮小剛的言論成為一種「道德要挾」,諸如將不感動落淚者比之於到幼稚園砍兒童的人之類的言辭,暗示大眾不看者就有淪為禽獸的可能性。於是,有良心之人都應該或必須參與這場多方合力製造的催淚儀式。

縱觀影史上眾多觸及人類歷史災難的優秀之作,比如阿倫·雷乃的紀錄短片《夜與霧》,史匹柏的《辛德勒的名單》,波蘭斯基的《鋼琴家》等等,無論手法如何,都秉承著謹慎的嚴肅性,這不僅僅是誠意,更是對於人性的基本尊重。而對於《唐山大地震》這樣一部特殊模式下誕生的影片,也許它的票房真的會突破5億,但是就如中國的GDP一樣,除了數字,它還能說明什麼呢?

發表於《羊城晚報》
見報有刪改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