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失嬰記--Rosemary's Baby

罗斯玛丽的婴儿/罗丝玛丽的婴儿/魔鬼圣婴(港)

8 / 235,427人    136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艾瑞勒文 羅曼波蘭斯基
演員: 米亞法羅 約翰‧卡薩維提 露絲戈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SH

2010-08-05 08:16:57

終究是母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很經典的片子,一直在找DVD、網上資源,但總是找不到,或者下載了種子,卻沒有速度。後來在圖書館看到了小說,借到家只用了一天就讀完了,寫得真是精彩,雖然對讀翻譯作品總有一些不舒服,認為文字經過翻譯,就完全是另一部文章了。但羅斯瑪麗的嬰兒這部書的故事,卻講得很完美。宗教上的隱喻,雖然對我來說並不十分理解,但情節上的懸念叢生、絲絲入扣還是頗能吸引人,而對人的描寫,更能打破文花上的隔閡,讓人感同身受。

    今天在PPS上,偶然搜到了本片,譯名《失嬰記》,港台味兒頗濃。想到早期老電影的那些譯名,都很值得回味,像魂斷藍橋、鴛夢重溫、深閨疑雲、鹿苑長春、青山翠谷、關山飛度這些四字片名,聽起來都意味深長富有詩意,而那些三個字的蝴蝶夢之類更是浪漫至極。現在看來,失嬰記這個片名也很值得玩味,看過影片的觀眾,對其中「失」的理解肯定會相當不同。而「失嬰記」這樣的記字標題也很有中國古代公案傳奇的特色,失嬰又是公案中比較經典的故事橋段,對應著電影中的宗教主題,卻也有些禪味蘊含在三個字中,很有意思。

    電影中的宗教含義,也是片子最大的恐怖出發點。相比於如今史蒂芬金的神秘力量,宗教的真實感不言而喻。恐怕這本書如此受西方人推崇,也是緣於他們對宗教題材的超然興趣和親切。而在故事中如果只談宗教,不但顯得乏味,也會過於嚴肅,於是這裡很聰明的引進了——巫術——這一同樣很吸引人的概念。如果說對上帝的崇拜稱之為信仰,那麼巫術可以說就是對撒旦的崇拜,而它的力量不會比信仰更弱,所以才會有羅斯瑪麗的遭遇,更何況電影中多次出現的「上帝已死」字樣,同樣昭示著故事的結局。

    拋開宗教的母題不談,作為電影史上最嚇人的恐怖片,羅斯瑪麗的嬰兒當之無愧。即使如我一般對宗教不了解,也依然能夠享受到觀看恐怖片的膽顫快感。而對宗教一竅不通,想來也恰恰是看這部片的優勢。如果不熟悉宗教,往往會對宗教符號產生一種莫名的敬畏,無論是慈祥平靜的佛像,還是十字架上痛苦的耶穌,都會給人一種悚然的感受。而之所以說羅斯瑪麗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宗教帶來的恐怖,還是因為它讓看過書,並且了解故事的觀眾一樣會感到恐懼。可以看到,這部電影相當大的尊重了原著,但通過波蘭斯基運用希區柯克式的方式完全再現劇情,反而更加重了故事的恐怖氣氛,這是很多改編作品難以達到的。尤其是電影前部的冷靜敘事風格,讓人不感覺是在看恐怖片,卻由於人物之間的互動,又讓人不知所以的感到了壓抑。

    這裡說到壓抑的觀看感受,羅斯瑪麗的嬰兒確實手法高超。在恐怖片中營造恐懼的方式,無外乎一般好萊塢恐怖片的血肉橫飛,或者高明點的日式心理驚悚。而羅斯瑪麗的嬰兒有著比一般恐怖片更高深的主題,在表現上也同樣摒棄了傳統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那就是抽絲剝繭般的講故事,緊緊抓住懸疑大做文章。從開始的少女之死,到最後的信徒聚會,整部影片都在異常冷靜的講述,即使羅斯瑪麗出逃這樣的火爆場面也在分娩之後迅速冷卻下來。但片子並不悶,就是因為人物的關係在不斷變化,通過人與人的交流,一步步把故事印象最後的高潮,看得觀眾心驚肉跳。

    開端的少女之死,帶來第一次懸念,而恐怖的少女死亡並未進行過度渲染,如果不暈血,觀眾根本不會在這裡感到恐懼。但疑問卻如洪水般在觀者腦中爆發出來,為何死、怎樣死、與她的恩人有關、與她亮眼的項鍊有關?當老夫婦出現時,答案沒有隨之揭開,反而更加撲朔迷離。老兩口的表現總讓人覺得是哪裡不對勁兒,但又說不出是怎麼奇怪,難道是老太太的嗓音太過尖利?作為恩人,他們的表情也有點冷漠,但他們的話語卻又是關切的。這一場戲有太多的疑問,觀眾來不及思考,就又被拉回生活劇的絮絮叨叨。老夫婦成了伍德豪斯夫婦的朋友,過份的關注和過份的熱情,讓人接受不了,但奇怪的是羅斯瑪麗丈夫的無動於衷。在兩家的交往中,老夫婦已經佔了絕對主導,與其說是關心,不如說是控制了伍德豪斯的生活起居,讓羅斯瑪麗家絲毫沒有隱私可言。我們的女主人公越覺得不安,她的演員丈夫就越親近鄰居,似乎羅斯瑪麗才是那個不正常的異類。最後,他竟然因為一碗不對味兒的甜品發起脾氣,對於一個溫和的人來說肯定有隱情。就在這晚,羅斯瑪麗身上發生了奇怪的變化,丈夫的遮遮掩掩令人倍加懷疑。而當他得知自己即將成為父親時,表情複雜,除了喜悅沒有呈現,幾乎什麼都可以從他的臉上找到,驚訝、恐懼、懊悔,這不是一個新父親的應有行為。當羅斯瑪麗因懷孕而越發憔悴時,老夫婦的每次出現,都是人寒毛直豎,他們為羅斯瑪麗送來的關愛顯然更超往常,而此時丈夫竟然連碰羅斯瑪麗的肚子一下都驚嚇過度,更不要提晚上睡覺時距女主角千里之外了,這一切都成功的傳達出了不確定的懷疑與交往的壓抑。以致後來謎底一點點顯露出來,直到邪惡信徒們聚會時大聲喊出的口號,是壓抑過後,真相大白的恐怖極點。

    書中對嬰兒長相進行了一段不長不短的描寫,而電影中嬰兒的雙眼也一閃而過,恐怖效果不亞於一聲炸雷。最偉大的結局在恐怖中展開,電影也向著原著的結局發展,羅斯瑪麗感受到了孩子對自己的意義,即使他是魔鬼,但仍然是她的骨肉,她最終選擇,做一個母親,一切對於她來講都無所謂了,丈夫已死,世俗已死,上帝已死,剩下的只有她的孩子,她會把孩子養大,用天使的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