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食品帝國--Food, Inc.

食品公司/毒食难肥/食品公司

7.8 / 52,492人    USA:94分鐘 | Argentina:94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午夜星辰

2010-08-08 02:59:50

《食品公司》與科學無關


文章轉自雲無心:
紀錄片《食品公司》在觀眾中引起了巨大反響。它所記錄的「內幕」讓很多人覺得「觸目驚心」,一時間對現代食品工業的憤怒再次被點燃。它實際上不是一部「科學紀錄片」,而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討伐。但因為種種原因,中國的觀眾似乎並不關注「資本主義」,而更在乎藉助這個紀錄片來判斷自己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

那麼,撇開了政治經濟問題,這部紀錄片在技術領域存在什麼樣的問題呢?影片一開始指出,過去50年中食品生產加工方式的變化比以前10000年中發生的還要大,隱含了「變化就是不好的」的潛台詞。這個潛台詞忽略了一點: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幾乎每個領域在過去50年的變化都比過去10000年的要多。事實上,變化不是問題,變化給我們帶來的東西是好是壞才是問題。但片子卻迴避了這一點。很多人一談到食物的問題,必定追求「自然」。問題是,農業生產本身就是一種「非自然」的活動。以我們的各種主糧為例,它們的野生品種沒有一種可以被直接食用,所以過去10000年間,這些物種的變化遠大於它們在過去1000萬年間的情況。古人把新鮮的肉醃製起來,留待以後,這種變化同樣非常巨大。再比如,把動物圈養起來,讓雞鴨失去飛行能力,其變化也並不比把它們關進現代化的雞舍更小。

影片另一個煽情點是工業化養雞方式:大量的雞擠在一起,品種與飼料的改良讓它們的生長期大大縮短,為了防止大規模飼養帶來的流行病,往往還要使用抗生素。為了長肉而改良出來的品種幾乎失去了行動能力。小雞被人隨意扔來扔去,更讓人同情心氾濫。如果影片討論的是「動物福利」,這些說法應該算是很有力的。可在食品的問題上,我們只需要討論這樣的雞肉「有沒有營養」,「有沒有害」,「賣多少錢」……

《食品公司》無心回答這些問題。製作者再一次通過「煽情」來傳達自己的「理念」。觀眾們一旦接受這些煽情,往往會忽略那些本該是基本常識的東西。比如說,在「傳統」的食品生產中,與此類似的「不人道」的方式並不罕見,肉畜往往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閹割,它們飼料的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常被餵以泔水以及霉爛的食物;禽類被強行灌飼,只為了製作著名的鵝肝和烤鴨……

當然,現代食品工業本身並非毫無問題,但是社會需要的是如何解決具體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反對。當《食品公司》僅僅被當成批判資本主義的樣本時,它或許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要靠它來探究餐桌的奧秘,就不太恰當了。


個人:雲無心講的有一些道理,但是文中也有不少「破綻」,評論不是非常客觀,也只是雲無心的個人看法而已。一部片子可以這樣討論,真是不錯的一件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