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影子写手/影子灭杀令(港)/猎杀幽灵写手(台)

7.2 / 170,846人    128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Robert Harris (Ⅱ)
演員: 伊旺麥奎格 強柏恩瑟 金凱特羅 皮爾斯布洛斯南 Tim Preec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正大光明

2010-08-08 12:34:04

如果想進一步揭開迷團,看完片子後再看這篇文章,一切就都清楚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要解開這個片子的迷團,首先我們來梳理一遍最主要的人物,「影子寫手」、「首相」、「首相夫人」、「首相秘書」、「外交大臣」、「教授」、「前影子寫手」、「憤怒的抗議者」,而搞清楚這些人物的為什麼出現,在什麼地方出現,就能完全揭開一切迷團了。
     
     通過片子的介紹,基本可以認定這樣幾個事實,
     1、「首相」是在美國的操縱下,一個英國的傀儡。而美國操縱他的手段就是「教授」讓「首相夫人」加入了CIA,而「首相」是一個毫無主見的人,「首相夫人」的建議,往往就成為「首相」的決定。而「首相夫人」的建議來源,顯示從「教授」那裡,至於「教授」,當然我們可以認為就是美國的代表了。
     2、「首相」下台後,幫其寫回憶錄的「前影子寫手」,發現了「首相夫人」的秘密,但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和「首相」大吵了一番,隨後到「教授」那裡求證,但在回來途中被殺。
     3、「影子寫手」同樣發現了這個情況,在參加新書發佈會的時候,終於解開了迷團,於是最終也被殺。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首相」為何被殺?從片子中看,這個好像也正常,從美國的調查人員向「影子寫手」展示「憤怒的抗議者」照片,加上「憤怒的抗議者」賣力的表現看,可以聯想到是「憤怒的抗議者」買兇殺人。但這個解釋或許很難令大家滿意,而且「首相」的被殺,似乎和片子並無大關係。因為片子的關鍵表面上看是「影子殺手」解開迷因為最終目的,「首相」似乎沒有必要死。其實不然,從整部片子看,有三個人是必需要死的,「首相」和兩個「影子寫手,而「首相」是其中的重點,他必須死,其實從所謂的「虐囚事件」開始,到海牙法庭的起訴開始,「首相」的命運已經註定,其後到華盛頓參加宴會,是他作出最大的錯誤決定,如果他能夠聽從「首相夫人」的建議,回到倫敦,或許繼續生存的可能更大些。

    從上面論述我們知道:「首相」是一個毫無主見的人,試想這樣一個人,如果被調查、被起訴是一個什麼結果,一切真相被揭露是否很有可能,如果這樣,美國的麻煩是最大的,如果才能夠一了百了的解決問題?死了最保險。那位「憤怒的抗議者」的出現就很正常了,看一下他表現,說是他殺了「首相」或者策劃殺了「首相」,就很能說得通,而美國就能夠完全脫身事外。我可以認定,這位「憤怒的抗議者」一定也是美國CIA有莫大的關係。

    然後是那位「首相」的政敵「外交大臣」,這個人看上去沒有問題。但疑問是,一個英國的退休「外交大臣」,竟然在美國生活,為什麼?兩個「影子寫手」都和他有過聯繫,而且告訴了他發現的問題,結果都死了。首相為什麼為做出不回倫敦,而寧願到華盛頓去參加一個所謂重要的見面會,結果在回來的路上被殺,正是這位「外交大臣」公開在電視上高調說明,願意成為證人。逼得「首相」用他自己的話說,有點慌亂的留在美國尋求保護,導致不可避免的被殺結果。再看一下,三個被謀殺者,其中「前影子寫手」在被害前,給他打過電話。「影子寫手」和他見面後不久,「首相」被殺。這位仁兄,其實才是美國最厲害的一個棋子,大家更不要忽略他的身份,英國「外交大臣」,這個工作是幹什麼的?我的判斷是,在「前影子寫手」找出首相問題的時,能夠找誰?只有找這個「首相」的政敵,因為或許只有敵人才是可靠的,但不幸得是,這位「首相」的政敵,只是CIA要求他扮演這樣一個「政敵」的角色,於是「前影子寫手」之死不可避免。其後,預計「首相」被起訴的事實不可避免,「外交大臣」繼續發揮他的作用,逼迫「首相」不得不停留美國,為其被所謂的「憤怒的抗議者」謀殺創造條件。至於「影子寫手」,他說得好,難道讓兩個影子寫手都被溺死?我想說的更加清楚一點,難道讓三個人都死在美國,這樣以來,美國的目標也太大了,特別是如果片中主角「影子寫手」也死在美國的話,稍微清楚一點的人都可以認為,一定有大的秘密被隱藏,因為這三個人,基本上可以被認為是秘密的知道者,而全部死在美國,美國能脫清關係嗎?所以說,三人之死,和「外交大臣」都有關係,而外交大臣和美國CIA一定也有莫大關係。

    再說「首相夫人」和「教授」。告訴諸位,這兩個身份清楚,看上去絕對屬於幕後兇手的人,實際是或許真的和三人之死沒有什麼關係。「首相夫人」可以說絕對沒有關係。雖然她的身份很明確,美國CIA,任務就是控制「首相」然後替他做出符合美國利益的決定。但片中很顯然,「首相夫人」還是愛著「首相」的,一句俗話,如果女人為你吃醋,代表她愛你。不要忘記一個細節,在「首相」被海牙法庭起訴時,她是主張回到英國,如果真的這樣。「首相」或許能夠暫時被殺的惡運的,而「首相」被殺,注意她在什麼地方,正準備和「首相」擁抱,就是這麼近的距離。而「影子寫手」最後揭露了她的身份,她雖然很驚詫,但你不可想像。當一個人被圍住的時候,還有辦法命令門外的殺手,來最後撞死「影子寫手」,要知道,發佈會並沒有邀請「影子寫手」,她不可能預先在門外埋伏殺手的。然後在從片中她表現出來對於「首相」和「秘書」的曖昧關係的憤怒、無奈、女人的吃醋,把她排除,完全正常。我們可以認為,雖然她是CIA,和「首相」的結合是政治需要,但長久的生活中,愛不可避免的產生,所以她可以在一些政治決策上利用「首相」,但當真正威脅到「首相」的聲譽、地位乃至生命的情況出現時,她無疑還是站在「首相」這邊的。她是一個特工、同時也是一位妻子。

    至於「教授」,留意一個細節。在「影子寫手」和「教授」見面的時候,「教授」的秘書正在打電話,而電話的內容在字幕上顯示了。但你們有誰在片子中聽清楚了這位秘書說了些什麼?如果不看字幕的話。而且,從片中看,顯然「教授」和「影子寫手」兩人也完全沒有聽見。不然即便「教授」沒有反應,「影子寫手」聽到那些話時會沒有任何反應嗎?「前影子寫手」到「教授」家時,「教授」手他不在家,並且讓秘書拿了日程。「教授」或許沒有說謊,那天他或許真的不在,那麼誰在呢?或許是「教授」的秘書。至於說「影子寫手」離開教授家被跟蹤,並非教授所為。片中當「影子寫手」到「教授」家中的時候,有一個細節,有一輛黑色汽車開過,車上有兩個人。而後追趕「影子寫手」的,也是一輛黑色汽車,車上兩個人。難道巧合?片中要這樣設計?所以可以這樣判斷,由於「教授」的身份特殊,所以CIA不會不關注他這裡來往的人。無論是「影子寫手」還是「前影子寫手」,來到此處時,就被人盯上了,而確認他們身份的並向外報告的,不是「教授」而是「教授」的秘書。當然確認他們了解多少內幕的,就是那位「外交大臣」。至於「教授」本人,或許和「首相夫人」一樣,只是負責控制「首相」的決策,卻沒有參與到謀殺之中,從片中可以看到,最後他攔住了「首相夫人」,基本上也沒有時間可以安排殺害「影子寫手」的兇手。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追蹤「影子寫手」的兩個特工,是否真的準備在船上解決「影子寫手」,這個就不好說了。這是一個疑問點,我只能說,當「影子寫手」逃過追捕最後見到「外交大臣」的時候,在美國本土殺他的計劃已經改變了。

    我們要談的最後一位人物,「首相」的「秘書」。她跟隨了「首相」八年,和「首相」的關係曖昧,「首相」似乎離不開她。但問題出來了,對於「首相」幾乎能夠完全掌控的「首相夫人」能夠容忍一個情人一般的「秘書」在自己老公身邊嗎。如果真如她自己所說:「首相」對於她的意見幾乎言聽計從的話,她基本上也有絕對手段,把這個八年的可能情敵趕走。問題是她為什麼不趕?其次,一直言聽既從的「首相」為什麼近來突然不聽話了?我給大家一個答案,「秘書」也是CIA的特工,派到首相身邊的。而「首相夫人」明顯知道這個情況,或許還是她安排的,因為如果她要替「首相」安排一個秘書,「首相」是言聽計從的,「首相夫人」當然不會完全參與到「首相」的一切活動中,但「秘書」可以。但「首相夫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秘書」竟然還有更重要的任務,控制首相,當「首相夫人」不願按照美國的利益去控制或者說傷害「首相」的時候,就由她來完成。而要做到這一點,「曖昧」是必須的。但「首相夫人」必須忍受這種曖昧,因為她沒有辦法趕走、甚至改變這一切,大家都是CIA的同事,大家各有各的任務。大家留意「秘書」曾經提過兩次丈夫,但這個神秘的丈夫卻從來沒有出來過。而「首相夫人」在和「影子寫手」發生關係的第二天早上,與「影子寫手」有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影子寫手」:我當時奇怪為什麼家族樹上沒有你更多的資訊?「首相夫人」:怎麼了我只是他的妻子而已。「影子寫手」:即使這樣,那也應該在家族樹上有詳細的記錄才是。「首相夫人」:為什麼要這樣?大多數女人都沒有詳細的記錄。注意這些話,我們看到兩個資訊,1、「首相夫人」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一個妻子的角色,而CIA特工身份已經是其次。2、大多數女人沒有詳細的記錄,暗示了「秘書」也是一樣的神秘而沒有記錄。當「首相」的存在已經是對於美國的利益有重大威脅的時候,而「首相夫人」已經不能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她發而會保護「首相」。此時,「秘書」必須出來代替「首相夫人」的位置,於是才出現「首相」近來已經不聽「首相夫人」轉而對「秘書」的意見大家重視。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因為「秘書」的建議,「首相」才決定停留美國,導致最終被殺。而當「首相夫人」決定對於「首相」進行提醒、保護的時候,「秘書」已經完全切斷了她和「首相」之間的必要聯繫。至於「前影子寫手」,「秘書」的存在,必然導致他完全不會有秘密,發現了什麼,被殺完全正常。而「影子寫手」的被殺更能夠說明問題,他本不在邀請人的名單之中,正是「秘書」邀請了他,如此一來,安排最中的謀殺,時間、方式完全沒有問題。大家可以留意一個細節,秘書最後見到「影子寫手」的時候,悲傷的哭泣,我們可以認為是對「首相」之死的一點悲哀,也可以認為是和「影子寫手」的最後道別。而在這之前,當「影子寫手」登機的時候,她說道------希望這不是你最後一次,也很有深意,因為這確實是「影子寫手」最後一次,「首相」下飛機之後就死了,「影子寫手」當然也不會有機會再乘一次了,而不久後「影子寫手」也必須死。而當影子寫手把紙條寫給「首相夫人」揭露最後真相的時候,「秘書」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因為已經沒有必要,她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