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英雄教育--Before the Fall

希特勒的男孩/英雄教育/纳粹军校

7.4 / 12,722人    117分鐘 | Czech Republic:110分鐘 (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110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

導演: 丹尼斯甘塞爾
編劇: 丹尼斯甘塞爾
演員: 馬可斯尼麥特 湯姆希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夢難覺

2010-08-11 19:14:31

歷史迷霧下的典型與非典型


     「今天,這兩個世界遭遇了。在他們那邊,我們看到了一個被上層階級所統治的國家,他們總是把孩子送到伊頓公學這種學校中去。在我們一邊,可以看到阿道夫-希特勒學校和國家政治教育學院(NAPOLA)。兩個世界,一邊是人民之子的世界,而另一邊只考慮闊綽貴族的孩子。我相信這兩個世界中有一個會被打破。」
                                         —— 阿道夫-希特勒
    
    1940年12月,希特勒在一篇演講中描述了他眼中的納粹德國新菁英學校,這些學校允許本不能上大學的工人和農民的孩子接受「高級」教育。他還說道:「讓我們想像這樣一個國家:未來,每一個職位都由我們最有能力的人民之子來擔任,不管他們出身如何。」受這篇演講的激勵和讚許,在隨後的1941年,國家政治教育學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NAPOLA》講的是發生在NAPOLA中的故事,影片的思想可以說是反法西斯主義的,但是嚴格說來,它更傾向於反戰、反極權的人道主義精神。應該講本片營造出了比較準確的納粹德國氛圍,但是環境塑造地越成功,反而襯出人物的單薄。單純從戲劇情節上看,Friedrich和Albrecht的戲做的很足,人物精神變化的各個階段也表現得比較到位,Siegfried、教官等配角也很出彩,總之,如果把這些搬到一個比較普通的外部環境中,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人物描寫。但是!那個時代太特殊、太強大,黑暗得奪人心魄。從現存的資料看,雖然不能否認會有Friedrich和Albrecht這類人的存在,但是他們根本沒有時代的典型性,這也直接動搖了故事的基礎;當然也可以反駁說,那個時代的資料本身就是偏頗、極端的,我們的目光太多的集中到了納粹青年身上,畢竟即使在納粹愈發殘暴的1942年起,依然有「白玫瑰」和紹爾兄妹的身影。
    我依然更願意接受前一個想法,那就要從希特勒青年團說了。
    1933年是納粹青年運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納粹德國青年精神爆發的元年。在這年年初,起源於20年代中期的希特勒青年團成員人數在10萬左右,而到了當年6月,即半年不到其成員激增至360萬人。隨著成員人數的暴增,納粹思想開始被普遍接受。要尋找這一現象的歷史原因足夠衍生出一篇論文。大致而言,青年人本身在納粹的意識形態里佔有重要地位,在壓抑的後魏瑪社會氛圍中,民族社會主義高度儀式化的組織,種族主義的神秘吸引力和大眾媒體的催眠作用贏得了青年的心。隨著代間關係的顛倒,青年人對長輩的逆反心理得到了支持和讚揚,處於支配地位的青年用一種冷淡的傲慢來表達他們的優越性,更極端的人為了表達自己對組織的忠誠,告發父母的情況時常發生,元首取代了生父的地位。與此同時,每天數小時的運動、體操以及軍事訓練就是希特勒青年的生活重心,不可避免的結果是個人內心生活的減少,集體思想成功地取代了個體思想,青年害怕自己成為異類。
    1936年12月,「希特勒青年團法律」通過,此後的1937年,納粹青年運動上升到一個更高的階段,NAPOLA就在這期間登場亮相。以NAPOLA為代表的希特勒青年組織和軍事組織之間關係緊密,不可分割,這是其最大特點。持續不斷的民族主義熱潮似乎已經席捲了所有德國青年。1939年和1940年振奮人心的勝利已使納粹思想為大部份德國人所接受。影片中校長的開學致辭是當時納粹領導層思想的鮮明反映:建立一個千年不敗的德意志帝國迫在眉睫,不僅是在歐洲,而且要覆蓋整個世界——他說到了約翰內斯堡——都需要德國青年的領導工作,這將是一個德國青年的帝國。隨著戰火延伸,特別是東線戰場的開闢,NAPOLA幾乎成為了黨衛軍的附屬組織,他們不僅沖任學校領導,並且替換擔任起所有課程的教師,加入黨衛軍是NAPOLA學生的首選,或者是唯一的選擇。(這點我懷疑影片中的八年級學生加入國防軍是個不大不小的疏漏,因為我們可以發現其中一人是「初級禁令長官」,作為學生中的菁英,他們應該參加「武裝黨衛軍」。)曾有學員回憶:「每個人心中的至高理想是『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上前線?下一個任務在哪?下一次接受前線考驗的機會在哪?』。」實際上他們早就決定聽從政權的命令犧牲自己,他們為戰死而生。
    到了1942年時,NAPOLA幾乎是一間國際學校,西北歐被佔領區的部份青年積極支持納粹的目的和行動:或是忠於法西斯主義,或是相信新歐洲帝國的理想,他們從丹麥、荷蘭、比利時、羅馬尼亞、匈牙利、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湧入,一旦通過種族審查——我們在影片開始部份能夠看到——就能加入NAPOLA接受全面教化。
    通過現有資料,我們只能說沒有,至少在NAPOLA代表的這個陣營中,沒有Friedrich和Albrecht!我們可以想像NAPOLA中的人道主義者和理性良心覺醒者應該是這樣子,但是資料里確實沒有!(這有點像另一部德國電影《竊聽風雲》,老實的德國資料館長在採訪中說『良心發現的東德密探一個都沒有』。)
    支持這個說法的另一個有力的證據來自於一個猶太人,一個混進希特勒學校的猶太人。電影《歐洲歐洲》講的就是他——Solly Perel的故事。(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294557/)。作為「賤民」,他也深深地著迷於納粹的行動、組織和思想,並且努力成為一個雅利安人,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精神上。相比於本片,《歐洲歐洲》更真實,更複雜,也更令人不安。猶太人尚且如此,何況真實的Friedrich和Albrecht呢?


    歷史總是設下迷霧,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盡力在霧中循著蛛絲馬跡尋找道路。我不敢說自己的看法就正確,但是正確似乎從來就是人類自我安慰的幻覺。給它四星,是因為我們畢竟希望人道主義真的存在,而非縹緲的歷史真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