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侯斯頓

2010-08-13 08:31:56

有一部詩集叫「青春」


一直以來,人們把一切循規蹈矩、聖人之言之外的事物看做瘋癲,話句話說,一切不符合世俗邏輯,人之常理的事,都得或多或少的帶著受到抨擊的壓力,尤其是在中國。包括我們現在鼓勵的「創新」,同樣也是冒著這某一層度上的危險而誕生的。而那些真正英勇睿智的鬥士,它必須出至於人們眼中的「瘋癲」人物。

 

 

基丁是這樣的鬥士,他穩健成熟睿智,還擁有並沒有被歲月帶走的激情。他是教詩歌的老師,他熱愛詩歌,更熱愛他的學生。

尼爾問他「想你這樣一個什麼地方都可以的去可以來的人怎麼會忍受待在這裡?」「因為我喜歡做老師」基丁回答到。換句話說,他更願意將他的思想傳授給更多的年輕人,而不是做詩歌的創作。

第一節課,他就用實驗手法闡述了一句永恆的箴言「seize the day」;他瘋癲,他把一節講詩歌概念的課變成了撕書課;他不符合邏輯,他讓每個學生站在講堂的桌子上感受,並鼓勵他們「當你覺得你懂得一件事物時,請提醒自己要不斷的換個角度看世界」;他主張思想的解放,培養自己思考的能力「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為你越遲的開始,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梭羅說: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別陷入這種境地,衝出來!」他表達出詩歌的靈魂

「我們讀詩寫詩,非為它的靈巧,我們讀詩寫詩,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高貴的理想,並且是維生的必需條件。但是詩,美,浪漫,愛,這些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

毫無信仰的人們串流不息,城市充斥著愚昧。而到底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我。我們的答案是:因為你存在,因為生命和個體存在,因為偉大的戲劇在延續,因為你可以奉獻一首詩。」

 

在這裡,我所鼓勵的並不是基丁這些不合乎常舉的行為(如果僅僅推崇他看似這些很酷的行為,他頂多是一名行為藝術家),而是他自由的思想,滋養這樣的思想是對生命的愛和對生活的激情。影片裡面的經典台詞都詮釋了,就不用我在勒點廢話了。


 

飾演尼爾的演員,給這個角色無限的張力。他是壓抑的,一直以來被父親所規劃的道路走,不敢有一點逾越。直到後面他一死來證明他對戲劇的熱愛。當室友托德在雪地上爆發的那一刻,我也跟這痛哭了,惋惜、不公、這樣一名優秀才華橫溢的青年為了打破傳統的束縛而結束自己的生命,我一直以為最後尼爾的父親在看了尼爾的戲劇後會理解他,但是現實很殘酷,沒有得到良好的溝通,以致於走向了死亡。

但又在最後同學們站在課桌上送別基丁時,我哭得更加悲愴,因為我懂,有些東西它已觸碰到了自己內心那個最深最深的地方。似乎又突然理解到了尼爾的死,就是他自己對熱愛生命的全部解釋,因為他自由了。

 

托德,在基丁的啟迪下,由一個沉悶安靜對詩歌無限恐懼的、到一個、能大膽站在課桌上,用最尊敬的目光送別基丁的離開、的男孩,他思想上的解放和轉變,又一次昇華了主題。首先,托德很善良很有愛,但是他又是不安的和矛盾的(在他還是在報告單種簽了字能看出來)。總之,他是另一個年輕優秀的鬥士。

 

多爾頓,整部影片個人最喜歡的角色。他有天生俱來叛逆的和不修邊幅,他大膽,卻又不夠聰明,他的回答總是讓基丁驚嘆不已,他義氣、衝動、甚至有點變態,他希望得到基丁的認可,所以他不斷嘗試著新奇的事物來證明白己是不被束縛的。

 

諾克斯。這個角色表達的主題就是愛,美好、神聖、偉大、發瘋、不顧一切,就這麼簡單。

 

電影的主題很老套,就用電影的開頭概括「傳統,榮譽,紀律,優秀」對陣「嘲弄,恐懼,頹廢,排泄」

 

然而,每個人都有束縛自己的事物,都有自己逃越不了的準則,也許,這就是生的侷限。

基丁,即便他再有思想有意志有激情,卻逃越不了學校的制度;尼爾,即便他再優秀再有天賦,卻逃越不了父親的規劃;托德,逃越不了自己;諾克斯,逃越不了愛情。而在他們之中,多爾頓逃越了,但他卻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

 

戲劇衝突就在此了,雖然主題老套,但表達手法異常讓人嘆為觀止,相比之下,市場上很多所謂的關於青年的教育片早已是氂牛上的汗毛——不值一提。
但是電影的結尾,力度感覺還是少了那麼一點。

 

看完它,讓我想起的第一個人,就是敖老大。老大上課是真的在和學生交流,同時又在傳授自己的思想。我認為,這樣才能稱為真正的老師,也許他不會給你帶來直接的名利、榮譽、權力,但是他可以引導你如何思考,如何面對世界上最大的敵人——自己,如何認識激情、信仰,在你生命中的意義。他們並不是聖人,也只是海海眾生中的普通一員,是思想的傳遞者。這樣的人很多,甚至你自己就是,只是還沒被發現。

 

每一個人都是一首詩!

高歌青春的讚美之詩吧!

無論它醜陋還是美好,光明還是黑暗,萎縮還是儻盪,偉大還是平庸,愚昧還是聰慧,穩健還是衝動。。。。。。。。。。。。。。。。

說出來!

衝出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