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倒帶人生--Mr. Nobody

无姓之人/小国民尼谟(港)/倒帶人生(台)

7.7 / 246,700人    141分鐘 | Canada:138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157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賈柯凡多梅爾
編劇: 賈柯凡多梅爾
演員: 傑瑞德雷托 莎拉波利 黛安克魯格 萊斯伊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08-14 04:54:04

《無姓之人》——假如選擇可以想像


看片前我閱讀了看上去就很複雜的劇情簡介,再加上這是一部歐洲人導演的一眾文藝青年主演的電影,而且我看的是長達156分鐘的導演剪輯版,於是我做好了看得昏昏欲睡的準備。結果在一個室外悶熱室內涼爽正適合小憩的午後,這部電影卻讓我越看越興奮,故事的時間線起點上以旁白開場讓觀眾卸掉了「擔心看不懂」的憂慮感,男主角在各種想像里穿梭的故事敘述清晰,銜接巧妙,更讓我們可以輕鬆地欣賞被拍得美輪美奐的包括太空船、火星和未來在內的各種異想世界的畫面,在奇幻的故事主幹上旁生出的愛情故事同樣枝繁葉茂,影片的覆蓋範圍之廣卻又照顧到各方面細節的完美表現足以讓人佩服導演的創作力,而片中一些表面上看糾結不清的情節卻在最後逐漸自圓其說甚至發人深思,所以儘管本作一定程度上借鑑了《蝴蝶效應》、《羅拉快跑》等片,但從核心到包裝的全面豪華卻讓其脫離了藝術小品的桎梏而成為一部大氣之作。

 

有人認為這部片子是科幻片,明顯是因為沒有看懂。如果你釐清了整個劇情的話,就會發現本片和《珍愛源泉》一樣,都和科幻不沾邊。實際上這類電影因為劇情的巧妙,往往能吸引影迷去複述整個劇情,而本片更激發影迷繪製一張情節分支走向圖的慾望。所有故事的原點是在火車站,尼莫的第一次選擇必須得在爸爸和媽媽之間做出。如果選擇了跟著媽媽一起到美國,這條線的發展相對簡單,他會在海灘上碰到安娜時面臨又一個選擇而又產生兩種結果,一種是說了白痴般的話,和安娜什麼也沒有發生,除了後來在車站如路人般偶遇一次。而這次重逢卻讓尼莫被安娜深深吸引。所以這第一種結局被尼莫推翻了,重新回到初遇的海灘上,這次尼莫坦誠自己不會游泳,從而贏得了安娜的好感而最終發展成刻骨銘心的相戀。但即使是這種選擇,最後的結局也是兩人無緣在一起,因為安娜寫給尼莫的電話號碼戲劇性地被雨水沖掉了(難道導演看過《向左走向右走》?)。這一段的重頭戲尼莫和安娜的愛情非常濃墨重彩,略帶不倫的愛戀選擇兩個英國青年演員來演體現了選角導演的天才,即使朱諾·鄧波兒那個性十足的臉龐和氣質與黛安·克魯格實在相差太大,也因其表現優異而可忽略不計。(順便提一下,我對國內翻譯人士的不事考據十分不滿,Juno Temple和著名童星Shirley Temple的姓一模一樣,而後者公認的譯名是秀蘭·鄧波兒,那前者為什麼要譯成朱諾·坦普爾?)

而如果尼莫在火車站選擇了和爸爸一起生活,延展下去的故事就複雜多了。首先他會開始寫小說,而這明顯是導演玩的一個花活,因為尼莫在小說里寫的故事又會被演出來和本來就在演著的想像混在一起,人為製造劇情的混沌。這個版本的尼莫在向埃莉斯求愛這個節點上因為不同的選擇又產生了三個分支,瞬間失去表白勇氣的尼莫出車禍成了意識尚在的准植物人。勇敢表白的尼莫也出現了兩種情況,被埃莉斯接受的尼莫和她結了婚,成了一名普通的行政職員,但杯具的是埃莉斯其實一直深愛著前男友而罹患憂鬱症,這一段戲裡加拿大才女薩拉·波利的抑鬱演技讓人看到了她的另一面,勇於嘗試這類會被觀眾討厭的角色再次體現了波利對電影藝術的執著追求,儘管這個角色因為始終不變的精神狀態而比較容易演,但卡司里她的存在無疑提高了電影的品味。最後一個大的分支是尼莫向埃莉斯求愛失敗而同簡結了婚,並成為了一個富有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但他卻不並愛簡,於是有出現了兩個小分叉,一是嘗試自殺,二是擲硬幣決定是否自殺,結果陰差陽錯地被別人槍殺。

就這樣所有的選擇最終都導致了可怕的結果,尼莫的想像出現了混亂,或者說是他開始自己去重新編排自己的想像,於是電影裡一些講不通的劇情就出現了,比如尼莫和埃莉斯結婚後出現了遇到爆炸的情況,埃莉斯被炸死而尼莫被毀容,之後他仍然在主持電視節目,但實際上他做主持人應該是在和簡結婚的那種情況里才出現的;再比如尼莫走出辦公室然後出車禍被淹死這段,明明之前是演得是他和安娜通完電話後出的事,後來又變成了因為避讓一個騎自行的人而避免了車禍,取而代之出車禍的卻變成了安娜的老公。這些亂七八糟的情節其實很好理解,就好像尼莫在腦袋裡把這些一段段的情節如拼圖般搬來搬去,努力想拼湊出一幅完美的畫面。對此實際上導演做出了解釋,尼莫在故事中得到的陌生電話和建築物上突然出現的提示就是由此產生,這樣尼莫的想像又好像是一件被修修補補的工藝品,這實在是一件很巧妙的事情。

 

在這個時候電影已經足夠易懂了,但導演還是擔心觀眾看不明白,於是在未來世界這齣戲裡,已經100多歲的尼莫親口告訴採訪他的記者,所有的一切都只存在於那個小男孩的想像里。所以不管電影裡對太空和未來世界的描繪多麼宏大,這也不可能是一部科幻片了,而因為安娜的存在,我更願意視其為一部愛情片。毫無疑問,安娜是男主角心中的重中之重,出現在各個地方,影響著尼莫的每次選擇。而愛情戲份的成功離不開兩個主角間的良好化學反應。這個片子的選角真是相當有意思,靠花瓶角色(《特洛伊》中的海倫)為世人所知的黛安·克魯格,在一眾歐洲導演(在我眼裡昆汀·塔倫蒂諾不是美國導演)的協助下,靜悄悄地回歸自己鍾愛的文藝片領域,在穩固自己德國第一美女地位的同時不斷磨礪自己的演技,到現在甚至已經形成了自己內斂和善於散發綜合氣質的表演風格。此片中克魯格扮演的每個不同的安娜都融合了現代和古典的美,情緒非常拿捏有度,每個鏡頭看上去都很舒服。而傑瑞德·萊托在本片裡的帥氣和演技簡直比他之前的電影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當初看《戰爭之王》和《芳心謀殺案》時我已經有特別留意過他,他的英俊曾經讓斯嘉麗·詹森和琳賽·洛漢為其爭風吃醋,氣質和演技也備受讚譽,但他大多數時間遊蕩在藝術和小成本電影裡,而且還組樂隊出唱片,這樣的文藝青年也許你會比較少在商業大片裡看到他們的身影,但每逢出現必也會有影迷追捧。

假如選擇可以重來,這樣的主題在太多電影裡出現過,但本片以一種飽滿的熱情將故事和映像最大限度地絢麗化,給觀眾留下的思考空間是巨大的,而且也給了我們一種可以在回憶和夢想里穿梭時空的啟示,在不同的時間節點,我們都可能有過後悔過往的選擇,但我們仍然擁有再次選擇的機會。電影有意模糊了真實和想像,除了未來世界和太空,其他出現的情節都有可能是真實的,有可能是確實尼莫的人生已經發展到了那裡,當然也有可能仍然還是在火車站台上,一切都還沒有開始。最後還必須表揚的是發揮出色的佈景、美工和服裝設計部門,時間跨度100多年的諸多場景美麗而精緻,營造出的未來世界觀更是磅礴大氣,才讓本片在主題強大的同時也成為視覺上的盛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