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獵殺幽靈寫手--The Ghost Writer

影子写手/影子灭杀令(港)/猎杀幽灵写手(台)

7.2 / 171,197人    128分鐘

導演: 羅曼波蘭斯基
編劇: Robert Harris (Ⅱ)
演員: 伊旺麥奎格 強柏恩瑟 金凱特羅 皮爾斯布洛斯南 Tim Preec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加書亞

2010-08-16 19:13:45

《影子寫手》:渴望與辯解


        當伊萬·麥克格雷克飾演的影子寫手來到蘭登書屋面試,被問及他能為英國首相的傳記增添什麼時,他答道:「什麼也沒有。」他的言下之意是要忠於首相的「真實」生活,忠於人物的「心」。作為公眾人物的政治家之所以需要影子寫手來寫作傳記,除了自己時間寶貴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需要這類「影子」來為自己製造公眾形象,以便安全地將自己的「真實」生活與大眾隔離起來。但是,這個「影子」卻要求「真實」!這一多少有點可笑的要求便構成了電影頗具反諷性的敘事驅動力。
        真實和真實的影子,真相與對真相的遮蔽,這是歷史的保留劇目,也是羅曼·波蘭斯基電影中反覆出現的主題。與《不道德的審判》中對歷史真相毫不妥協地「招魂」和《唐人街》中被黑色殘酷地掩埋的真實相比,《影子寫手》中的事實真相依舊波橘雲詭,但在力量上已減弱到充當電影嚴肅意義的一張外皮的程度。在這部混合了希區柯克式懸疑驚悚和庫布里克政治諷刺的《影子寫手》中,波蘭斯基似乎有意對自己以往的風格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以便更多地吸收新的元素,同時不忘用隱喻含沙射影地表現自己處境的尷尬和表達對某個國家的輕蔑。
        概述一下情節似乎是有必要的。電影開始時,前任影子寫手邁克·麥卡拉屍體被海水沖到沙灘上,警方認定是一起「意外」。麥克格雷克得到差事後便來到首相亞當·朗(皮爾斯·布魯斯南飾)避難的小島開始工作,同時私底下著手調查前任的死因。首相此時由於批准拷打伊拉克戰俘和引渡戰俘到美國的事正遭到媒體的圍攻和公眾的聲討,同時政治對手也以公開訴訟的方式對他發難,眼下似乎除了進一步到美國避難之外別無他途。在調查中,麥克格雷克發現邁克的死事出有因,進一步追查邁克留下的線索後發現首相的妻子露絲·朗與美國中情局有某種聯繫……
        比較一下電影中英國首相的處境和波蘭斯基拍這部電影時自己的處境是件有意思的事。在電影尚未製作完成時,波蘭斯基便遭到瑞士警方逮捕(理由還是30年前那樁風流怨孽),他一邊為被引渡到美國服刑擔驚受怕,一邊在軟禁的家中完成了電影的後期剪輯製作。這更加增添了電影的諷刺味道。在那部著名的關於波蘭斯基的紀錄片《被通緝的和被渴望的》中,波蘭斯基被表現為在兩個世界中受到兩種不同待遇的人:在美國,他是被通緝的;在法國,他是被渴望的。這多麼像是電影中亞當·朗的處境的逆轉:自己國家的人聲討他,而在美國則大受歡迎。當然,朗並不是波蘭斯基本人的化身,對兩人的任何比較也應到此為止。但是,通過朗這位遭驅逐的首相,波蘭斯基確實在表達對美國的輕視和不滿:在那裡,有著那麼多虐待戰俘和刑訊事件,它庇護了一位為這類事件而流亡的首相,卻為了一樁可疑的誘姦案通緝了自己30餘年。
        波蘭斯基今年已經77歲高齡,人到這個年齡確實應該對自己的一生作出某種回顧和總結了,該辯解的辯解,該承認的承認。人年輕的時候常會關注歷史、真相、正義、價值這些抽象的東西,老來卻往往更關注自身。於是,《影子寫手》中包含著大量自我指涉、自我辯解便合乎常理了。
        如果僅從政治驚悚片這一類型看,《影子寫手》以其細節的精細和敘事的圓熟老練至少能得四星(五星滿分)。但這也是一部波蘭斯基電影,對他的影迷來說,與《唐人街》、《鋼琴師》、《房客》這些最好的作品相比,本片在嚴肅意義的層面薄弱了些許,在個人風格方面也顯得不那麼明顯,這使《影子寫手》多少顯得有點平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