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逃殺2:決戰天堂--Battle Royale II

大逃杀2:镇魂歌/BattleRoyale2:Revenge

4.7 / 17,933人    Japan:134分鐘 | Japan:155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深作欣二
演員: 藤原龍也 前田亞季 前田愛 忍成修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eforce

2010-08-18 00:56:37

這是一部為逝者而作的電影


本文寫於2004-2-26

BR II : This time it's war.

深作欣二的突然辭世使得《大逃殺2》的完成歷盡波折,不過我還是如期看到了這部傳說中的影片。但是我看了一下各大網站的評論,好像都對這部影片無比失望,深作欣二的兒子深作健太也被罵了個體無完膚。

果真是狗尾續貂之作嗎?

首先看劇本。《大逃殺2:鎮魂歌》與前作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前者將原作的殺人遊戲升級成了戰爭。

很多人對此不理解,因為這顛覆了原先的創意,而戰爭題材的電影已是屢見不鮮。我覺得深作組這樣做的原因是:生存競爭的終極形態就是戰爭,這是無可置疑的事實。

第一部裡面進行的荒島殺人遊戲其實是生存競爭的初級形態,如果續作沿用這種模式,觀眾就會有重複感。如果想表達進一步的主題,就必須激化矛盾,使作戰升級,這就必然發展到生存競爭的終極形態——戰爭。

《大逃殺》系列的世界觀本就是一個瀕臨崩潰的社會,出現戰爭也是必然的結果。同時,劇本也緊扣了目前「恐怖主義」的熱門主題,更能引起人們的反思。

再看內涵。很多人對《大逃殺2》的內涵不以為然,認為其庸俗化。我覺得這可能是因為很多人沒有看懂。

日本民族的很多思維方式都很獨特,因此在對日本電影的解讀上不能跟美國大片之類同等對待。我認為要充分理解《大逃殺2》的深意,必須建立在對《大逃殺1》的充分解讀上。

讓我們回顧一下:《大逃殺》整個系列都是超現實的東西,背景是崩壞的社會體系下青少年與成年人的對立與鬥爭。《大逃殺1》把一群高中生放到一個荒島讓他們自相殘殺,而且3天之內必須出現勝者,否則集體被殺。這是影射了現實中原本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由於成長而突然過渡到成人的世界所經歷的殘酷。生活是美好的,然而社會是無情的。為了生存,殘酷的競爭甚至使曾經的好友揮刀相向。而主角原本懦弱的心靈,也在這場競爭中逐漸變得堅強。可以說,《大逃殺1》所隱喻的就是青少年在剛剛踏入殘酷的社會競爭時所體現的愛與背叛,和深深的無奈。

但是,如果用相同的眼光來看《大逃殺2》就大錯特錯了:如果說前作體現了愛與背叛,那麼本作體現的就是它的副標題:「鎮魂歌」。這是一部為逝者而作的電影。

我們看到在三年以後,昔日的七原秋也已經變得非常成熟,但是BR仍在繼續,並且演變成了戰爭。正如竹內力飾演的Riki所說:「人生只有兩組,即勝組和敗組。」生存的競爭仍然是人們無法避免的。所以七原秋也在繼續作戰的同時也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們究竟為什麼而戰?在新的戰爭中,愛與背叛已經變得蒼白,人們在一次又一次的衝鋒中已經無暇顧及多餘的事情。唯一看到的,只是不斷在我們面前倒下的人們。他們中有的曾經是我們的朋友,有的是敵人。我們要向前進,就必須跨過他們的屍體,背負他們的生命。

看看現實,從考大學到找工作,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勝組-敗組的挑選。而在我們取得成功的同時,是否也應該緬懷一下那些從我們身邊逝去的人們呢?所謂「鎮魂歌」,就是一場對成功的反思,對逝者的紀念。

因此,無論你有沒有看過《大逃殺》系列,我都建議你再看一遍,因為它真的可以帶來很深刻的思考。

謹以此文,紀念永遠的深作欣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