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珍珠港--Pearl Harbor

珍珠港/Tennessee

6.2 / 351,975人    183分鐘 | USA:184分鐘 (director's cut)

製片: 傑瑞貝肯利蒙 導演: 麥可貝
編劇: 道爾華利斯
演員: 班艾佛列克 喬許哈納特 凱特貝琴薩 小古巴古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ill

2010-08-21 05:46:59

偷襲珍珠港的成本收益分析


    這個題目,和電影無關,只是由這部電影的主題所想到的。對於歐洲人而言,二戰的起點在德國的閃擊波蘭;對於蘇聯人而言,起點在巴巴羅薩計劃;對於中國人而言,起點在盧溝橋事變;對於美國人而言,真正把「中立」的遮羞布去掉,是在珍珠港。
    日本人的想法,大概是「只和朋友做生意」,以致於談判之前假像所有人都是敵人,暗地裡做足了兩手準備;美國人的想法,大概是「不和敵人做生意」,在沒有完全談崩之前,生意照做,資本照樣流通。這兩種想法,相安無事直到珍珠港。
    背景分析
    西歐戰場上,德軍已經開始入侵蘇聯,同時保持對英國本土的空中火力壓制;在北非戰場,隆美爾將軍持續推進,雖然後方的支援力度逐步減緩,但是依然可以支撐整個北非的戰局。
    遠東戰場上,日軍對於北方的根據地進行了大掃蕩,並期望通過粵湘桂戰役,打通到緬甸的軍需補給線。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已經放棄了菲律賓,和整個東南亞。在太平洋戰場上,只有關島、中途島、檀香山等等島嶼,而這些全要依靠太平洋艦隊的保護。換句話說,當時美國逐步開始支援西線,原因就是在賭日本不敢在遠東戰場上有太大的動作。所以,珍珠港的失利,不僅僅是一個麻痹或者鬆懈的問題,而是一種戰略上的對賭。
    過程簡述
    過程簡述,看電影基本都了解;況且從小學開始的歷史教育,也涵蓋了這方面的內容。結果,當然是美國對日宣戰,直至1945年的戰爭結束。
    日本的成本收益分析
    對於日本而言,投入的成本其實不高。日本陸軍當時在中國的戰場上,逐步陷入了一種僵持的狀態,進攻勢頭已經趨於減緩;而海軍還需要防護東南亞地區、香港等地。對於一個本身國土面積就很有限,且人口也不算多的國家而言,突襲是最佳的選擇。因為兩三輪的突襲,就可以讓對方的軍事重鎮遭到重創。而在突襲之中,自己不需要投入很多的作戰部隊,空軍和少量的海軍就足夠了。這個不算是以少勝多,因為對方尚未做好準備;在真正的攻擊性部隊上,日軍採用偷襲戰術是佔據絕對優勢的。當時最高的成本,我認為是資訊成本。美國的無線電監聽,日本當然了解,但是也沒什麼辦法;如果要想迷惑美國人,除了大使佯裝和美國的談判之外,軍事上要做更多的準備。計劃除了要蓄謀已久之外,還要便於傳達和目標明確。因為無線電靜默的需要,在日軍的戰艦駛離美國偵察範圍之後,各戰艦的聯絡只能通過旗語和喊話進行,與軍部的聯繫可能要完全中斷。否則,一旦被雷達搜索到,計劃將完全暴露。根據日軍隨後在太平洋戰場的表現來看,零式飛機基本都是奔著自殺的目的去的,也就是說這一部份基本可以歸入沉沒成本。
    收益主要是在戰略上的。收益這個詞,不一定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
    先說增益吧,增益只要是成功的瓦解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消除了背後的一根毒刺。至少在一段時期內,美國不可能有很像樣的遠東水軍威脅到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雖然這次進攻不是針對美國本土進行的,但是考慮到美國的幅員也比較遼闊,本土的空襲威懾力不如珍珠港。這次的偷襲,更像是在求「實地」,先佔據一角再說。
    再說損益,損益也是戰略上的。珍珠港這一戰後,日本的戰線拉得更長,並且需要深刻提防來自美國本土的背後襲擊。對於本身經濟實力就很有限的日本而言,挑選美國這個對手,槓桿係數很大,既有可能步步為營,解決美國,幫助德意在西歐進一步確立優勢;又有可能惹禍上身,自己陷入遠東的泥潭不能自拔。日本缺乏考慮的地方,是對美國實力恢復速度的估計。美國之前並未真正參戰,雖然經歷1929-1933年的大蕭條時代,但是在羅斯福的「新政」效應下,經濟正在逐步走出緊縮的狀態,尤其是軍事工業的大發展,加速了美國經濟的恢復。因此當美國名正言順地對日宣戰後,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和美國陷入了一場苦戰。加之美國艦隊的全球封鎖,日本的對外貿易,基本限於東亞和南亞次大陸。對於本身就是外向型經濟體的日本而言,原材料是最大的短板。短板出現後,日本無論是在陸地還是海洋,均開始呈現戰略守勢。
    美國的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的代價,無論是對於戰略還是實地,都可謂巨大。首先是太平洋艦隊白白損失掉,對於太平洋戰場的制衡效果就下降了很多,美國在遠東地區的威懾力從而降低到夏威夷附近,不足以對日軍產生致命的威脅;其次,宣戰後美國還要支援歐洲戰場的「友邦」,同時要防備日軍對美國本土的打擊,在夾縫中更難熬;再次,是信心的喪失,當所有人都以為美國不必作戰的時候,日本人成功地教育了一下美國的政客們,全美當時的「悲觀主義情緒」蔓延,在血的教訓面前,美國的青年們終於明白了「英雄」還是需要流血和犧牲的,這和腦中的幻想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國內的經濟需要提振,另一方面還要向外輸出革命,美國為賭局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收益方面,從二戰的結局來看,無疑是正面的。美國青年的三軍熱情被全面鼓動,軍隊也可以名正言順的參加盟軍的各項戰役,於是巴頓、艾森豪、麥克阿瑟這樣的將領們,終於有了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艾森豪還成功地競選成功美國總統。在國內的經濟上,羅斯福在國會授權的戰爭狀態下,更為廣泛的行使自己的總統權力,凱恩斯主義終於成功的成為了美國的主流經濟思想,並一直被奉行到70年代的「滯漲」期之前。在軍事工業的刺激下,美國的科技和工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以MIT為首的科技名校,逐步成為了美國教育的代名詞。從全球來看,雖然不參戰的話,美國的第一大經濟體地位會更加穩固,但是參戰所獲得的,遠遠超過了經濟數據的價值,而是話語權的提高。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布雷頓森林體系,美蘇爭霸,以及隨後的北約組織,完全讓歐洲退出了和美國的競爭行列。藉助對日本的佔領,美國至少從目前來看,已經不可能再出現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了。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收益,直到現在都還存在影響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