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螢火蟲之墓--Grave of the Fireflies [Animation]

萤火虫之墓/再见萤火虫(港)/萤火挽歌

8.5 / 324,318人    89分鐘

導演: 高畑勳
編劇: 高畑勳
演員: 辰巳努 白石綾乃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ruce1990

2010-08-25 23:32:39

窗外風雨雷電,內心平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很有幸,能在這樣一個風雨雷電交加的時刻看這部電影,讓我也能些許感受到片中殘酷的戰爭環境。
太平洋戰爭,是我一直很關注的戰場,因為它牽涉到了日本——一個軍國主義帝國;比起當時的納粹德國,我們中國人與日本人的冤讎說不清也道不明,從小我就很討厭日本人,教科書上、紅色電影、大人嘴裡的故事,日本好似一個畜生一樣的國家,不可否認,日本人當時並非處於「人」的意識狀態,地理條件的侷限造就了他們狹隘的進取心,軍國主義思想趁勢統治了人民,其實誰都一樣,處於一個消息閉塞的區域,你總不能分辨是非,還不如從了官方,討口溫飽。
附歷史資料:第二十航空大隊http://news.sohu.com/20041202/n223291964.shtml
回到影片,全片從一對小人物兄妹切入,沒有一句口號,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而是從平民的生活告訴我們戰爭,留給我們自己去思考。父親是一艘巡洋艦的艦長,哥哥不免有點好戰的樣子(從結尾:」大日本帝國居然戰敗了「可見),而恰恰是一個好戰的哥哥也有著超凡脫俗的親情,為了妹妹,去偷去搶也無所顧忌,所以在這樣的時候我不想用道德用法律去評判,生存都不行了,還談何?換做你也許連照顧妹妹都做不到。
恩。個人覺得影片的主題在home上,那估算一下這對兄妹大概有3處稱得上home的地方。其一是開頭自己居住的家;其二是母親去世後居住的阿姨家;其三就是在山洞裡自己建造的家。第一個家當然是一個標準意義的家,親人團聚,遮風擋雨,滿足了情感和生理的雙重需求;第二個家類似繼母,阿姨對兄妹的態度很差,只能說滿足了兄妹生理上shelter的需求,不過我發現在兄妹離開時阿姨嚴重透露出一絲傷感,也許她心裡善良的一面正譴責自己呢;第三個家,是哥哥一手打拼的,條件很簡陋,對哥哥而言情感寄託在妹妹與父親(其實早已陣亡)上,shelter的作用這個山洞能起到50%,畢竟荒郊野外的,沒有安全感。對於妹妹而言,其實這應該算是一個完整的家,情感可以寄託于兄長,而哥哥的身體也能提供一個不錯的shelter,當然還是精神上的支持比較多。
到此再談有關情節也沒有什麼意義了,1988宮崎駿大師的作品,距今22年,為什麼觀看之後依然沒有過時的感覺?想想終於生活在和平年代了,應該幸福,不是嗎?不禁一笑,都說唐代時盛世,人人豐衣足食,就吹噓當時的人幸福,試問這是誰看到的?若說有什麼完美的時代,這是不可能的,就說簡單的生命權吧,我們這個時代不還是有很多人被慢性疾病折磨嗎,生或不生在這個時代被放大了,亦如一樣東西,得到或得不到成為了關鍵。回到影片,兄妹兩靜靜的坐在板凳上,畫面從硝煙迷茫的40年代慢慢浮現到日本的80年代,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而兄妹兩人依然保持那狀態。
藉此片,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對戰爭的認識,曾經聽到殺日本鬼子莫名的喜悅,現在更多的是對平民在戰爭中受到的傷害感到無奈。民族間的仇恨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的,武俠劇一直勸說高人們不要報仇,讓仇恨在某代了解,不過也許報仇這種行為就能滿足人的存在感,再披上某些大衣道德化,在具有相同身份共識的人群中——英雄,而另一方——唾罵對象。2012,大概科學發達的要傷害到人類了,上帝也開始擔心自己的寵兒了,所以不得不放出警告,千萬不要放棄自己,做一個人就要有soul。
很開心,心又寬容了一點,果然如YX所說好的影片能改變一個人的想法。
作為一個平民,我期待幸福的生活,簡單一點的說:珍惜。其實看的時候有好多想法呢,很多都像消失的螢火蟲一樣熄滅了,嗯,至少讓我回想起了《心理》月刊某期關於「家」的專欄,最後祝各位都有個幸福的家庭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