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浴血任務--The Expendables

敢死队/浴血任务(台)/轰天猛将(港)

6.4 / 365,687人    103分鐘 | 113分鐘 (extended director's cut)

導演: 席維斯史特龍
編劇: 席維斯史特龍
演員: 席維斯史特龍 傑森史塔森 李連杰 杜夫朗格林 艾力克羅勃茲 史帝夫奧斯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間隼

2010-08-31 17:51:52

敢死隊:喚醒男人心中的男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所謂「肌肉猛男」,跟「純情少女」一樣,大抵屬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口味。在大媽和同齡女生沉溺在某阿姨的愛情小說里淚眼婆娑的時候,我們這些豆芽菜小男生正在偷偷對著老媽的穿衣鏡,奮力鼓起新發育起來的每一塊肌肉,不時扭頭瞟一眼床頭貼著的那個頭系紅帶、手端火箭筒、滿身披掛子彈帶的身影,計算著自己與史泰龍之間的差距。

那是個電腦還沒有馴服肉體的時代,沒人想過一身腱子肉可以拿來給駭客帝國做乾電池用。從日本的動畫片、香港的功夫片到好萊塢的警匪片,太平洋兩岸都依然籠罩在李小龍引發的肌肉男崇拜狂潮之下。好人受難——設法變壯、變強——像擂西瓜一樣砸爆壞人的腦袋,這就是動作片的全部。瘦弱如尼奧,矮小如伯恩,哪怕穿上再酷的風衣墨鏡也只能換來一句「娘娘腔」。至幹什麼好人心中也有黑暗,壞人心中也有天良,動作片不需要這些,要的就是一個字:爽!

駕著《敢死隊》這輛戰車歸來的一幫老英雄們,給我們帶來的恰恰就是這個久違了的「爽」字!

什麼是「爽」?是傑森•斯坦森腳踏神鷹手挺機關炮,從空中俯衝下來幹掉整個碼頭的士兵,留下滿滿一螢幕的熊熊烈焰。是特瑞•克魯斯手持AA12自動霰彈槍端掉崗樓和碉堡,嚎叫著「哥們!你告訴我,這種巨響誰能挺得住?」是史泰龍以68歲高齡,依然奮勇上演飛身水上扒飛機的壯舉。是李連杰乾淨俐落地一腳後跟踩斷對手的脖子!

整部《敢死隊》,復興的就是這種沒有被電子戰、資訊戰、假假的電腦特效和半吊子港式武打入侵之前的八十年代好萊塢剛猛動作風格。這種回歸,《虎膽龍威4》嘗試過,不過多少被現代資訊戰縛住了手腳;川尻善昭的《高地人之復仇者》完美再現過,不過是以動畫的形式;《天龍特工隊》試圖靠攏過,可惜終究讓過份精巧的設計摒除了真實感。只有《敢死隊》,回歸得如此貨真價實而又轟轟烈烈。

可是不要把這種回歸誤會成不思進取,其實在「肌肉加槍械」的基調上,《敢死隊》還是充分與時俱進了的。其一是加入了華麗的美式摔角動作,尤其是終極格鬥冠軍賽冠軍蘭迪•庫卓和世界摔跤聯盟冠軍史蒂夫•奧斯汀對打的一場,精巧的動作彌補了八十年代動作場面你一拳我一腳的單調。就連被我誤以為再也打不動了的史泰龍,也在史蒂夫•奧斯汀身上表演了一記漂亮的擒抱,同時(在幕後)成功地摔折了自己的頸椎。其二是功夫皇帝李連杰的加入,讓好萊塢硬漢們記起人身上除了拳頭和肌肉之外,還有關節和雙腳。儘管說實話,「奪命剪刀腳」死活剪不動壯漢龍格爾那一幕實在讓人有些汗顏,不過我把這歸功於導演史泰龍的偏見。其三是加入了適當的電腦特效,讓螢幕上的場面看起來更為壯觀和真實。

最重要的是,導演並沒有讓這些元素壓過「肌肉加槍械」的動作主旨,而是作為點綴來錦上添花。這使得好萊塢八十年代剛猛動作風格得以保持的同時,螢幕感染力也成倍加強,可謂成功進化到2.0版。

八十年代動作片的活力不僅體現在動作場面上,也體現在劇情的編排上。故事可以簡單,但是細節一定要有趣,一定要突出英雄的牛人形象。例如當年《獨闖龍潭》里施瓦辛格拎著犯人在懸崖邊審訊那場戲,就是這二者結合的典型範例。

《敢死隊》裡的這種趣味可謂俯拾即是。開場對付劫匪一幕,史泰龍和斯坦森根本沒把勝負當成問題,只顧著多「瓜分」幾個敵人來料理,讓人想起《飛龍猛將》里成龍、洪金寶和元彪三兄弟的搞笑對話。千鈞一髮之際突然鈴聲響起,斯坦森鎮定自若回答「是簡訊」,幽默感簡直冷到家。不只如此,斯坦森在美女詢問名字時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叫布達,他叫佩斯」,巧妙地運用諧音,把「佛陀」留給自己,把「害蟲」丟給了搭檔,儼然涼麵笑匠一位,喜感天成。

李連杰在片中說突破也好,說自毀形象也好,破天荒拿自己的個頭開起了玩笑,還處處不忘伸手要錢。這大概是他東渡美國之後最有喜劇效果的表演了,讓人欣然想起這位娃娃臉宗師早年的那些喜劇形象。本來嘛,木口木面的東方殺手形象也就不適合他,在美國打拼這麼多年,也該考慮換一下形象了。

當然,笑點最密集的還要數教堂里「三巨頭」會面一段。由於檔期關係無法跨刀主演的布魯斯•威利和阿諾•施瓦辛格兩位動作巨星與史泰龍一起上演了這幕劃時代的會見場面。既然無緣真刀真槍交手,三位把台上台下的那點小心思全都放進了冷嘲熱諷當中。史泰龍挖苦施州長是「壕溝裡的老鼠」,自嘲「我身上掉下的那點肉都長他身上去了」,擠兌人家「想當總統!」曾主演過喜劇片的施州長又豈能示弱?以叼著雪茄的大佬派頭譏笑他「傻瓜才接這種任務」,不過沒關係,某些人「就喜歡鑽叢林」。放下刀槍耍嘴皮,二位一樣有來有往,好不熱鬧。

跟這兩位莽漢一比,常扮「城裡人」的布魯斯•威利就顯得有教養多了,只是笑嘻嘻地在一旁觀戰。待「終結者」出門,才面不改笑地盯著「藍博」的眼睛,一字一句地撂下「誰敢拿了錢不辦事,小心我把他剁碎了丟街上餵狗!」的狠話。三位巨頭都賺足了面子,圓滿收場。

我只是好奇,我們中國影迷在這邊盼了那麼多年,讓李連杰、成龍、甄子丹幾位分個高下,難道美國影迷就真的沒有看看這幾位好萊塢頂尖打星在螢幕上生死相搏的執念嗎?

傳說中,《敢死隊》的陣容還不止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吸血鬼獵人刀鋒」韋斯利•斯奈普、「時空戰警」尚格雲頓、「轟天潛龍」施蒂芬•席格都曾有意參加,只是後來由於各種因素未能實現。不過沒有關係,看如今的票房,《敢死隊》很有可能再拍續集,留點念想給下一集,也不失為好事。

其實追溯起來,這樣一樁盛事已經籌劃了許多年。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概十多年前,就有「史泰龍VS成龍」的《絕地雙龍》計劃走漏風聲,引起當年這「雙龍」影迷的一陣騷動。史泰龍幾次密會成龍商討細節的傳聞更給這個東西合璧的計劃增添了幾分真實性。只可惜,到最後還是不了了之。誰知兜兜轉轉,十幾年後,這個天馬行空的計劃終於還是變成了現實,只不過「雙龍」變成了「群龍」,東方代表換成了李連杰。至於成龍大哥,多半是忙著代表別的什麼去了,當年的骨幹,只有史泰龍留下來獨撐大局。

此事看來偶然,實屬必然。放眼動作影壇,真正既能在攝影機前出生入死表演各種高難度動作,又能出色掌控劇本、導演等幕後環節的明星,實在屈指可數。動作明星多半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即使貴為州長的施瓦辛格,在幕後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業績。獨有史泰龍不然。此君早年即展現出電影才華,代表作《洛奇》和《第一滴血》都是自編、自導、自演而且一炮而紅,票房口碑雙豐收的傑作。也只有這種全才,才有底氣廣招天下豪傑,成就這樁盛舉。

因為是史泰龍主創,所以他不但擔任了主角,整個劇本的主線也與《第一滴血》後面幾集如出一轍,都是傭兵打擊地方豪強,解救當地人民的故事。當然,這類片子裡的「傭兵」從來都是現代豪俠的代名詞,最後促使他們行動的,歸根結底還是解救不相幹的老百姓于水火的豪情。這樣的故事似乎簡單,其實包裝好了,是最符合商業電影「造夢」功能的。動作電影老手史泰龍對類型片要素的把握,是這部八十年代風格動作片能保持原汁原味的關鍵所在。

只是在中國影迷的私心看來,「藍博」在片中的掌控力稍顯過火。君不見,他被不遜於《第一滴血III》裡面的黑大個差點吊死之後,怨念深重地死纏爛打,非要用同一根繩子去收拾史蒂夫•奧斯汀。這份執著實在讓人忍不住掉過頭去數落我們的李連杰:「你看你怎麼就那麼不懂得給自己搶戲呢?你數數自己在片子裡被史泰龍救了幾次?三次,三次哎!他最後連女主角都沒有吻一下,你知不知道腐女們現在在部落格上議論什麼?」

《海南日報》2010年8月30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