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獵愛的人--Carnal Knowledge

猎爱的人/爱毕欲生/肉欲知识

6.9 / 14,891人    98分鐘

導演: 麥可尼可斯
編劇: Jules Feiffer
演員: 傑克尼柯遜 Ann-Margret Art Garfunkel 甘蒂絲柏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奇特(Grinch)

2010-09-05 07:25:19

獵愛一生一場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肉慾知識》(獵愛的人)是《畢業生》導演麥克.尼科爾斯對60年代美國性革命的反思,但它的拍攝手法和映像風格卻像是一部英格瑪.伯格曼式的歐洲電影,這可能多半是因為攝影的關係 - 《洛克兄弟》、《豹》、《薩奧里孔》、《想當年》、《向日葵》義大利攝影師基斯比爾.萊東諾(Giuseppe Rotunno)掌鏡。導演擅於含蓄地在電影中傳達性與愛的主題,《畢業生》是對青少年性心理的捕捉,《誰害怕維吉尼亞.沃爾夫?》則是對婚姻生活煩惱的密集型對話,《偷心》是在探討青年男女間不成熟的愛與性。這部《肉慾知識》則是探討美國中產階級的中年男子的性倦怠,他們對待女性的態度,結婚對他們固然完全成為一個包袱,但是四處獵艷卻也不見得快慰。

    在這部充滿對白而情調慵懶的電影中,我們先看到兩位男主角,桑迪(阿特.加芬克爾)和喬納森(傑克.尼科爾森),在四十年代的大學生活中興緻勃勃地追逐異性,編導把兩人的性格做成了兩個極端:喬納森是自信和冷靜,桑迪是膽小和幼稚。但他們都在做同一件事 - 獵愛。加芬克爾找到了坎迪斯.伯根,尼科爾森則卻搶先和她發生了關係,最後還是加芬克爾與之結婚。十年之後,我們看到漸入中年的尼科爾森住在曼哈頓公寓裡,他與那名妖嬈的模特安-瑪格麗特的同居關係已經貌合神離,整天對她挑三揀四,冷嘲熱諷,而加芬克爾的婚姻也陷入低潮,開始在外面不規矩。在最後一個單元中,尼科爾森又變成了單身漢,大半生的縱慾生活使他異常冷淡,只有依靠風塵女子以儀式一般的伺候來祈求生理上的快感。從大學瘋狂到中年危機,他們始終在獵,獵人老矣,獵物漸遠。

    表面上看桑迪和喬納森代表的似乎是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前者看重精神,後者沉迷肉慾,但故事發展到他們步入中年以後,才確定導演根本無疑做這種區分 - 這兩個男人都是喜歡沾花惹草的癮君子,不相伯仲。麥克.尼科爾斯的電影一向愛在美國中產階級對性與生活的問題上做文章,《誰害怕維吉尼亞.沃爾夫?》裡喬治.西格爾面對教授夫人的挑逗,《畢業生》裡達斯汀.霍夫曼面對羅賓森太太的挑逗,都是青年男性對中年婦女的態勢,到了《肉慾知識》中,局面逆轉,中年男人成為主動,到處沾花惹草,其結果卻是殘酷而喪氣的,他們獵艷半生,到頭來只是一場空。

    麥克.尼科爾斯在這部影片裡雖沒有完全抹殺戀愛是羅曼蒂克的理想,卻殘酷指出持久的愛情實際上有如水中捉月,遙不可及。片中三名女性分別出現在前、中、後三個階段,戲份不多,而兩名男主角卻始終貫穿全片,這種安排明顯透露出編導處理60年代男女地位及觀念上的差異 - 女性更關心的愛;男性更關心的是性,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在享樂主義中生存,把女人當作玩物,可以用金錢換取時候卻棄如傅履,如此導致他們對長久的共同生活發生厭倦,乃至心理枯竭,肉體疲乏,這正是美國中產階級部份男人的真實心理寫照,失去性之後的無可奈何與無精打采。

    電影中探討的話題很容易讓我想起不久前寫的《苦月亮》的影評,《肉慾知識》重男性心理,而《苦月亮》探討的是男女雙方的性心理,但其中心思想是一樣的,即:愛大於性,相輔相成。《獵愛的人》呈現出的也是一個陰鬱的世界,男女雙方都無法從肉體的歡愛里得到能夠持續的快樂,沒有真愛的性愛將終究流為可供買賣的商品。對喬納森來說,女人就像是可以上癮的毒pin,他可以主宰她們,她們也可以主宰他。一旦失去她們,他狂妄與自戀性格就會變成缺少母愛的孩子,他會感到窒息和迷茫。影片最後,已經陽痿的喬納森,依舊需要女人的愛撫,但他也依然無法得到滿足,鏡頭推近他痛苦閉上雙眼的表情,然後輕巧融為一片白衣女郎在冰上翩然起舞,對比的意義傳達出複雜的感慨 - 青春已經一去不復返,它被埋於冰底,而冰面上那潔白無瑕的美人依舊在輕歌曼舞。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