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圣女贞德的故事/卢贝松之圣女贞德

6.4 / 69,935人    158分鐘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演員: 蜜拉喬娃維琪 達斯汀霍夫曼 費唐娜薇 約翰馬可維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週遊

2010-09-15 23:36:00

以上帝的名義平冤昭雪


那還是在古代的法國。英法爭端,法國勢弱,大片領土被英軍佔領。貞德,一個十九歲的法國奧爾良鄉村少女,某日她突然對村民說自己受到神靈感召。她,就是上帝的使女,將會帶領法國戰勝眼前的黑暗。
她去法國國王那裡請命,以上天的名義。法王竟然應允,委以重任。那一刻起,這個未經世事的鄉村少女,以一顆虔誠之心,在一大群粗野的男人中間,揮喊著自己的誓言!
貞德,她以多麼堅決的信念,踏上艱難征途。奇蹟出現了!法軍勢若破竹,英軍節節敗退。國王就是國王,民眾就是民眾,水火難容。當戰爭進入粘著狀態,政治就會顯露無恥的表情。法王想要簽訂停戰協議,因為他想當一個真正的法國國王,真的已經很久很久了。他不是貞德,不會像她那樣和一個真正的男人一樣赴湯蹈火衝鋒陷陣。他只是披掛著華麗雍容的皇袍,梳著那麼紳士的髮式,邁著方步,想著登基的榮耀。
這一天,終於還是來到。他似乎忘卻,這是貞德,十九歲的鄉村少女貞德,用她年輕的生命和法國子弟兵們的鮮血一起換來的。法國登基大典。貞德,靜立在旁,她一心為自己的法國皇帝的今天而驕傲。
和平永遠是甜蜜的戀愛,時間一長自然會出現裂痕。貞德說要繼續進攻,直到收復全部失地。法王懶洋洋地躺在浴缸里,很懈怠地聽著關於收復的計劃。他終於沒有同意,偏安於法國一隅,他已經心滿意足。執著的貞德,她繼續自己的進攻計劃。可惜,關鍵時刻援軍未至。守城的法軍怎樣也不肯開門營救貞德,藉口是危及城裡百姓安全。貞德被英軍生俘。
英國拒絕了大主教帶來的法王的巨額贖金,他們不明白這個滿是田園氣息稚嫩未褪的女孩,是怎樣帶領千軍萬馬擊潰英軍的銅牆鐵壁。英國人一定要處死貞德,他們的心頭大患,他們的可怕死敵。貞德,是英國上層的惡夢。
名義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思考的事情之一了,特別對於卑鄙無恥的傢伙們,更是易如反掌。很快,貞德被定下滔天大罪,那就是冒犯神靈,褻瀆上帝。她是妖女,不僅英國人這樣看,令人驚訝並且憤怒的是,那些曾經被貞德解救於水火之中的法國老百姓也這麼頑固的認為。
至死,貞德始終沒有妥協。當她戴著手銬腳鏈,身著藍色長袍出現在英國貴族們面前,那些養尊處優的婦人們齊齊驚呼上帝!最終,貞德被處決火刑。梵蒂岡封貞德為聖女,時間是五百年後。影片最後一條字幕如是說。
整部影片氣勢磅礴,卻又注重人物個性刻畫。頭髮剪短的貞德,穿戴著銀灰色的厚重鎧甲,複雜焦慮的表情,步履堅定地穿行在軍隊裡。讓人聯想起古代中國女英雄花木蘭。所不同的是,那些法國士兵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的將領是一個女孩子。羅伯特•麥基在《故事》里說,貞德的個性有好幾個版本。在這部片子裡,她應該是莎士比亞筆下的貞德,瘋狂的貞德。縱然一死,也要英勇向前。
貞德遇見神靈的故事,法國曆史早已廣為流傳。真實與否,這個並不是影片所要探究的話題。貞德終究是一個普通人,可她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普通人。她身先士卒胸前中箭,被抬回軍營,會痛到流淚,嘶啞著哭。那時,她是少女貞德。當然,她的傷勢確實嚴重。
貞德所受那箭傷,是因為她無法忍受法軍後撤。她要強攻,她天性里就是有那麼一股撼天動地的英雄氣概。她衝上高高的雲梯,結果在城牆上被英軍迎面一箭。那些粗野的法國子弟兵們,看著昏迷囈語的貞德,像個孩子似的著急。在這些粗獷豪邁的士兵將領心裡,貞德,她或許真的還只是一個沒有發育成熟的女孩。她完全不應該來到這裡,十九歲的花季年華,貞德,她應該身著長長的棉布白裙,歡快地奔跑在田間草地。她應該情竇初開,為第一次約定心跳臉紅。可是,貞德她完全不是這樣,她柔軟的身體嬌嫩的面容多麼不協調地匹配著一種驚人的鋼鐵意志啊!這種意志,讓她有足以巨大的力量忘記自身安危危,為了每一寸自己國家的土地,和侵略者誓死戰鬥!影片刻畫那些士兵們,讓我想起古代中國的水泊梁山好漢,一樣地豪爽。
影片的基調風格始終有一種重金屬味道。戰場上野蠻殘酷的嘶殺,死者臨終前的慘叫。一種自然主義風格。貞德是民族英雄,最後卻以妖孽被活活燒死。直到五百年後才得以平反昭雪,如果這是上帝的旨意,為什麼來得那樣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