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妖靈妖

2010-09-16 19:48:10

電影的犧牲品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特寫Close Up


以下內容有強烈劇透,未看過影片者慎入




一宗離奇的詐騙案件

1989年的秋天,伊朗雜誌《Sorush》刊登了一則不同尋常的罪案:一個窮人因為冒充著名導演莫森·馬克馬爾巴夫Mohsen Makhmalbaf向住在德黑蘭北部的一個名叫阿汗卡Ahankhah的中產家庭行騙而被捕。這個窮人名叫海珊·薩巴奇安Hossein Sabzian,雖然他收了阿漢卡一家給他的一些錢,但似乎他行騙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錢。薩巴奇安與阿漢卡一家分享了對電影的熱愛,並撒謊說他準備讓阿漢卡家的小兒子擔任自己下一部電影的男主角,他甚至查看了每個房間以便取景,並與二兒子進行了綵排。

就在他與阿漢卡一家聚會的時候,阿漢卡家的小女兒拿著報紙來向薩巴奇安表示祝賀,因為馬克馬爾巴夫的作品《有福人的婚事》(The Marriage of the Blessed)在義大利的里米尼電影節(費里尼的故鄉)獲了獎,但薩巴奇安對此毫不知情。這引起了阿漢卡一家的懷疑,通知了警方。《Sorush》的記者海珊·法拉曼德Hassan Farazmand報導了薩巴奇安被捕情況。


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此時正在籌備一部新片,在開拍前三天,他看到了這個報導並被深深吸引,決定放棄原來的製作轉而把這個事件拍成一部電影。阿巴斯對犯罪者的動機最為好奇,他與阿漢卡一家取得了聯繫,並通知了馬克馬爾巴夫本人。與此同時,他得到了和藹可親的法官的幫助,獲得了拍攝庭審的許可,在法庭上,阿巴斯設置了兩台16毫米攝影機,一台拍攝薩巴奇安的特寫,一台拍攝法庭的現場情況。


薩巴奇安在法庭上交代了他是與阿漢卡夫人在公共汽車上認識的,他當時謊稱自己是馬克馬爾巴夫,是出於對這位深刻理解窮人之苦的導演的敬意,他自己其實是馬克馬爾巴夫最大的影迷。由於阿漢卡夫人信以為真,並說起自己的孩子也熱愛電影,因此雙方才有了接下來的接觸。薩巴奇安也沒有料到他們會再見面,於是這個謊言只能繼續下去,並越來越大。

由於薩巴奇安失業和離異,因此他渴望自己能有飽飯吃,所以他不自覺地接受了阿漢卡一家的邀請,與他們常常一起吃飯,他也確實接受過一些錢,但並非離譜(記者法拉曼德從警察局叫計程車到阿漢卡家的車費是350元,而薩巴奇安索取的金錢總額是1950元)。

薩巴奇安在法庭上找來了自己的母親為自己的生活情況比如離異等作證,雖然阿巴斯僅是記錄這一庭審的旁觀者,但他大膽甚至違背了紀錄片原則對薩巴奇安頻頻發問,逼迫他說出真實原因,並直言:你究竟是假扮演員還假扮導演(此前薩巴奇安接受了阿巴斯想要根據他的經歷拍攝電影的想法,並要求阿巴斯拍出「他靈魂的煎熬、經歷過的痛苦」)?



薩巴奇安向法庭懺悔並發誓不會再犯,阿漢卡一家看他身世可憐,也原諒了他,撤銷了起訴。薩巴奇安被釋放後,阿巴斯說服了他、阿漢卡一家、記者法拉曼德,讓他們對欺騙、抓捕段落進行了情景再現式的搬演,每個人演回自己當時的情景,最後,導演馬克馬爾巴夫也扮演了自己,在片尾接薩巴奇安出了監獄,用自己的摩托車載著他、買了一盆鮮花去阿漢卡家道歉,這就是阿巴斯1990年的電影《特寫》。










一部形式獨特的電影

《特寫》是一部虛實結合的傑作,它既不是紀錄片,也不是劇情片,而是挑釁地向這兩者提出了挑戰,令影片處於一種進退兩難的狀態,影片涉及到了身份、階級差異等重要的主題,在當時的伊朗來說,十分大膽。影片於1990年上映之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此前,阿巴斯的電影一般都參加一些二三流的電影節,但《特寫》問世之後(獲蒙特婁電影節影評人獎最佳電影、伊斯坦堡電影節費比西影評人獎),敲開了坎城等一流電影節的大門,為他此後的《櫻桃的滋味》(1997)贏得金棕櫚大獎打下基礎。阿巴斯現在已經成為伊朗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導演,而他的《特寫》也被伊朗的《國際電影》雜誌評為「史上最佳伊朗電影」。


這個榮譽雖然過高了嗎?它至少顯示了《特寫》對於伊朗電影有再定義的功效。1983年,伊朗政府開始支持電影工業,伊朗電影向全世界表露出溫情脈脈的一面,電影往往以小孩為主角,展現人間真善美。這其中也包括阿巴斯自己執導的《何處是我朋友家》(1987)。而《特寫》則混合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對社會的關注(這也是伊朗新電影的一個風格)和法國電影新浪潮的自我表現以及形式特質。在庭審段落里,薩巴奇安的自我辯護最後演變成了對虛構權的辯護,而這正彷彿是電影導演對自己作品的一種辯護,也為這部形式與結構奇異之作做了註解。

影片成功之後,對於影片原創性的問題,也產生了不同說法,馬克馬爾巴夫稱是他把《Sorush》帶到阿巴斯的辦公室,跟他說想把這個事情拍成電影,但阿巴斯看了報導之後說:你不能執導這部電影,因為你是其中的一個角色。於是,馬克馬爾巴夫讓阿巴斯來執導。阿巴斯則稱《Sorush》早就在辦公室裡了,看完報導之後決定拍攝電影。比較相同的說法是,他們一起驅車來到了阿漢卡的家,進行訪問,然後開始這個項目,最終阿巴斯哄騙了所有人在影片裡扮演自己。

影片最後一場戲值得玩味,馬克馬爾巴夫用摩托車載著薩巴奇安去阿漢卡一家時,音軌出現了問題,對白都遺失了。阿巴斯在這場戲之前就通過畫外音說出了馬克馬爾巴夫的錄音機壞了,這看似解釋了音軌遺失的問題,但其實這完全是偽造的,阿巴斯在後期親自剪掉了部份音軌,造成了對白斷斷續續的情況,為的就是模糊記錄與虛構的界限,第一次觀看此片的觀眾,看到這段的時候,必定會上當。除此之外,阿巴斯也不希望兩人的相逢段落看上去比較通俗劇化,而希望用減少對白的方式來減低觀眾的情緒。



《特寫》在一些電影大師中的口碑也很好,馬丁·斯科西斯、昆汀·塔倫蒂諾、荷索、戈達爾等都曾對它讚譽有加,戈達爾甚至稱: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這自然指的是阿巴斯打破了虛構與真實的界線,把傳統敘事電影徹底解構的做法。義大利電影大師南尼·莫雷蒂還曾拍攝過一部短片《首映日》(1996),講述一個義大利電影院老闆在當地放映《特寫》的情況,這部7分鐘的短片曾在坎城電影節上展映過。






從DVD到藍光
    
2002年3月19日,美國Facets Video公司發行此片的一區版DVD,正片為1.33:1格式,花絮為伊朗電影教授Jamsheed Akrami對阿巴斯的9分鐘採訪以及文字介紹。

2007年6月25日,英國Soda Pictures發行了二區版DVD,正片為1.33:1格式,花絮為南尼·莫雷蒂的短片《首映日》、Geoff Andrews對《特寫》的分析(20分42)。


2010年1月5日,法國Editions Montparnasse公司發行二區雙碟特別版,第一碟收錄正片,第二碟為單獨的花絮碟,收錄:《長鏡頭》(45分):這是 1996年Mamhoud Chokrollahi拍攝的感人肺腑的紀錄片,講述的是《特寫》拍攝完成6年後,薩巴奇安的情況。鏡頭下的他日漸蒼老,親口說出了「電影毀了我的一生」、自己是「電影的犧牲品」,令人黯然。同時,在談到冒名頂替的過去時,薩巴奇安依然是口若懸河,稱自己在公共汽車上拿著馬克馬爾巴夫的電影劇本是為了向社會大眾推廣他的電影。他甚至引用了奧遜·威爾斯對學生的話:你們要拍電影,沒錢?那就去偷吧。2006年,薩巴奇安因心臟病去世,年僅52歲。
其他花絮還包括:《首映日》、52分鐘的關於阿巴斯的電視紀錄片。



2010年6月,標準公司發行了《特寫》的藍光版(編號519)。畫面經過了全新的數位轉換,不僅顏色豐富、層次分明,而且畫幅也要比DVD版大。

花絮方面,首先是伊朗電影人、哥倫比亞大學教授Mehrnaz Saeed-Vafa和影評人、《阿巴斯》一書的作者喬納森·羅森伯姆的評論音軌。

其次是阿巴斯1974年拍攝的黑白片《旅客》(73分鐘),影片講述的是小男孩偷了父母的錢遠行去看足球賽的故事。在《特寫》的庭審段落里,薩巴奇安稱自己喜歡阿巴斯的《旅客》,並稱自己就像是影片中的那個小男孩一樣,而《特寫》的片尾段落的配樂也是來自《旅客》。標準公司特意把這個片子拿出來,讓觀眾自行欣賞影片中的細節。雖然這不是阿巴斯的處女作,但阿巴斯自稱這是他真正的處女作。




其他花絮還包括:
《長鏡頭》(45分):與法國二區版花絮一致。
阿巴斯訪談(27分27):獨家花絮。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花絮,阿巴斯在採訪里說了精彩內容,比如開場計程車司機採花之後踢了那個空的氣罐,氣罐一路滾了下去,這其實是阿巴斯在拍攝間隙無聊打發時間而臨時創作的,他覺得當時拍攝的街道和城市的秋天午後很美,於是拍攝了這個畫面,其實沒有任何的含義,但被影評人讀解為這個氣罐象徵了薩巴奇安之類的,令他十分不悅。

與阿巴斯散步(2003):伊朗電影教授Jamsheed Akrami在阿巴斯參加2001年7月愛爾蘭戈爾威電影節期間拍攝的紀錄片。隨碟贈送的小冊子製作精美,上有Godfrey Cheshire撰寫的影評。



全圖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67c1d0100l9bg.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