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陳

2010-09-21 02:57:50

音樂、鄉情和愛情——三方面感受《香料共和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香料共和國》,片如其名,充滿著淡淡的芬芳。

記得看完後,李老對大家說:這是一部很適合在大型電影節開幕式播放的電影。我深以為然!「太好看了!」正當我無法更細緻表達對影片的讚賞時,李老一句話精闢 地概括了電影的總體特點:情節具有厚重歷史感又節奏舒緩流暢,音樂具有濃厚伊斯坦堡民族特色又能給世界觀眾共鳴的聽覺享受,愛情親情鄉情共同釀造了暖人 心房的故事,能給觀眾無限美的感受、豐富的思考空間。

循著香料淡淡的芬芳,我試著去感受美妙的音樂,以及蘊含在香料與音樂背後的鄉情和愛情……
 
音樂點亮觀眾耳朵

如果把音樂從《香料共和國》中拿掉,就像把一座絢麗花園的花都變成無色,雖然作為靈魂的花還在,已經沒有辦法欣賞其美好了。在我看來,音樂雖然不是片子的靈魂,卻起到了點睛的作用,把片子的內容渲染的淋漓盡致。

把風潮唱片的音樂專輯下載到電腦後,我好一陣子天天都聽兩三遍,欲罷不能。小珊美在香料閣里跳舞時,俏皮靈動的音樂讓人抿嘴微笑,而小凡尼斯清澈眼神裡對小珊美愛意的萌動也隨樂聲蔓延開來。

當廣角鏡頭掃瞄伊斯坦堡當地全景時,伊斯蘭叫拜文的唱誦與神 秘肅穆的音樂結合在一起,讓觀眾對影片真主文化的背景有更深的印象,把濃濃的當地宗教風情展露無疑。而當小凡尼斯一家被驅趕要離開土耳其到希臘的時候,憂 傷激越的音樂在小凡尼斯跟外公和小珊美告別時響起,隨著火車的遠去而漸漸磅礴,流淌著不捨與無奈的矛盾交疊,讓人不勝唏噓……民族特色濃厚的音樂,故事發 酵成盪氣迴腸的酒。溫馨又不失大氣的音樂使電影情節給人厚重的歷史感。音樂,讓電影變得耐人尋味,啟發觀眾的思考。

《香料共和國》在配樂上的成功得到了國際的認可,在2003年一舉拿下希臘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配樂」的獎盃。給影片配樂的伊凡希 雅•瑞柏絲卡從小學習古典音樂,所以她的作品往往充滿著鮮明的民族色彩。有這樣出色的配樂師,能取得非凡的效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生命不能沒有香料,就像不能沒有太陽;生活和食物一樣,都要加油添醋才完美。」這是電影中經典的對白。這用在音樂上也很精闢:正是伊凡希雅的音樂完美地烘托出這部電影所涵藏的深邃情感。

我想,多年以後回想觀看影片的感受,印象最深的肯定是黃昏中希臘城在空幽的音樂中靜默,小凡尼斯為小美珊撐的小紅傘在土耳其風格的樂聲中飄走……
 
香料承載故鄉情懷

外公在土耳其教會了凡尼斯香料的哲學,當凡尼斯離開故鄉,香料便成了代表故鄉意象,承載著凡尼斯一家三代割捨不斷的鄉愁。

片中有幾個和有趣的情節:外公的幾個老朋友趕來為其接風時,有人問路,他們同時向右看了看,再像左看了看,便指著家的方向告訴行人應該朝那個方向走。當鏡頭拉回到1959年的伊斯坦堡,當有人在香料店前向凡尼斯外公問路時,他先往右看,再往左看,也是指給路人自己家的方向。參加完外公的葬禮後,凡尼斯在香料店前也碰到問路人,而他也像外公和他那些朋友一樣,左右轉後指了家的方向……

被幾代人重複的相同動作,暗示了他們對家的歸屬感。人,最離不開的是自己的故鄉。人,最放不下的是濃濃的鄉愁。當凡尼斯重複了外公那個動作的時候,他肯定明白了,自己一直逃避的故鄉,原來是自己最牽掛的。

凡尼斯的舅舅是船長,經常漂泊在外。他時不時收到凡尼斯外公寄來的肩膀疼痛的X光照片。為什麼父親時不時寄這樣的照片來給自己?他開始只以為是父親老毛病又犯了,希望他詢問相關醫學資訊。可是當他回到家鄉跟父親和凡尼斯一起去澡堂洗澡的時候,才明白父親的用意:每當國內衝突局勢緊張的時候,父親便寄那張照片在之前戰爭中受傷的肩膀的X光片,原來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己的家鄉,無論走多遠,也要回到家鄉來。

外公用心良苦!一張X光片,寄託了其對國家對故鄉深深的情懷。

最後,已成為天文學家的凡尼斯回到破舊的香料閣里,童年時香料閣的景像早已消逝。他一點點找出遺漏在牆角、桌底的香料,鹽、佪香、辣椒粉……在桌面上擺成宇宙的形狀,最後他用力一吹,電影在超現實的香料宇宙中結束。而凡尼斯也在這個宇宙中,實現了自己內心對家的回歸。
 
芬芳香料 苦澀愛情

「珊美,別回頭!在月台上我們心意相通,這一刻我們將永遠不忘。」說完這句話,凡尼斯看著心愛的珊美跟她的丈夫和女兒越走越遠。當可愛的小女孩回頭微笑,凡尼斯難抑內心的痛苦。

在香料的芬芳中,凡尼斯與珊美的愛情幾經跌宕,卻最終以離別告終。苦澀,在我看來甚至有點悽美。

他們的花火在對香料的探討中產生。小凡尼斯和小珊美打賭,做肉丸要多加一樣香料才好吃,便把偷聽到外公對客人說的要想讓人情投意合,就要加肉桂作為佐料的理 論告訴了小珊美。而作為回報,小珊美跳舞給凡尼斯看。俏皮靈動的音樂中,小男孩恣意地欣賞著小女孩隨意的舞姿。雖然顯得幼稚,卻很可愛。更重要的是,兩人的愛意因為香料而萌動了。

在車站一別後,兩人的聯繫便被歷史的問題隔斷了,一直到幾十年後凡尼斯重返故里,在外公的葬禮上又碰上已經為人婦並且有了孩子的珊美。國家的歷史命運影響了 身份尷尬的凡你斯一家,同樣,也包括他的愛情。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兩個小孩的情投意合又算什麼?這樣看來,是歷史釀造了凡尼斯愛情的苦澀。

重逢後凡尼斯極力去補救這段曾經擱淺的感情,為此他留在了當地大學當老師。在珊美女兒的生日party上,他呼應了童年那場相遇:為珊美做菜,做了肉丸,也加了肉桂。因為他記得外公對顧客說過,要想讓別人說「我願意」,就要用肉桂。

只是他擔心的事情最終發生了:珊美的丈夫出現了,這樣的香料似乎註定凡尼斯的失敗。

最後凡尼斯選擇了放棄。命運的捉弄讓人摸不透,雖然有愛,但是兩人在已經走得太遠,生活的實際讓人無奈。既然沒法得到,那就兩個人都好好繼續走各自的路吧!

在火車站上凡尼斯讓珊美不要回頭,是對愛的大度,也是一種釋懷。我佩服凡尼斯,因為他知道刻意佔有永久遠比不上真心的片刻。

苦澀也是一種味道,雖不好嘗,也一樣豐富了影片的味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