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個傻瓜--3 Idiots

三傻大闹宝莱坞/三个傻瓜/作死不离兄弟(港)

8.4 / 434,950人    170分鐘

導演: 拉庫馬·希拉尼
編劇: Vidhu Vinod Chopra 拉庫馬·希拉尼
演員: 阿米爾罕 卡琳娜卡普爾 Sharman Joshi Madhava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付玲

2010-09-22 04:00:20

理想主義者的意淫


前幾天在看一篇關於1992年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競選的文章,其中提到這麼一句話:虛構般美好的事情,只能在虛構的媒介中達成。說的是共和黨提倡的家庭觀念導致選票下滑,以致於敗給民主黨的事情。不免在論述中提到政治概念隱性灌輸的方式,其中最行之有效又不容易引起牴觸心理的媒體,就是電影。緊接著我就想起了這部據說是橫掃印度票房,IMDB評分超過【阿凡達】的【三個白痴】。

無論怎麼說,教育題材的片子一直是屢試不爽的。因為在教育問題上,觀眾最容易被粗陋的反抗和片面的勝利所煽動。不論是前幾年的【錄取通知書】【自由作家】,還是更早一些口碑頗好的【放牛班的春天】與【死亡詩社】。無一例外在抨擊現行教育制度的題材中得勝。

若說抨擊,這當然是萬沒有錯處的事情。但如若抨擊的對像被描述的千篇一律,不外乎領導刻板,教學死板。甚至連反面人物的造型,說話語氣以及舉手投足都一模一樣的話,那麼抨擊本身也會同樣顯得沒有力量。更何況在流水線一樣的劇情設置中,一定會出現那麼一個千年難遇的正面人物,一出手就能讓民不聊生的學校化腐朽與神奇。不打針不吃藥,不流血無疤痕就能夠把平時那些被稱作朽木不可雕或懷才懷成了大肚子也不遇的人救出水火。不免顯得有些過於神奇,而近乎於意淫一般狂熱的杜撰了。

【三個白痴】雖不至於是同類型題材的墊底之作,但也沒有逃出前人不吃力且討好的製作模式。電影長度大約接近三個小時,穿插幾場舞蹈片段。內容可謂是非常豐富。並且在故事的中段對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天翻地覆的反轉,也不至於讓觀眾覺得時間過長而趨於乏味。但可惜偏偏是這個反轉,讓電影更是沾染上了為了好看而好看的嫌疑,並且顯得不太合乎邏輯了。

誠然,作為異類出現的主角的確有些傳奇。不僅相貌英俊,家世不凡,並且極其熱衷和擅長所學習的專業。常常讓老師啞口無言,讓同學佩服。並且讓同居室友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致於行動出格引起了校領導的不滿。屢次處罰,屢次冒犯。家境貧寒的室友被勒令退學,且自殺未遂。救活之後,為了讓他順利過關畢業,主角甚至做起了偷卷子的勾當。給鑰匙的當然是愛上他的校長小女兒。最後事情暴露,硬是碰巧幫校長突然生產大女兒接生,才免去處罰。

到這裡,我已經覺得劇情夠離奇了。已經離奇到為了塑造一個英雄人物而讓一大堆戲劇化的事情圍繞他,方而顯出他的特別。並且他的言談舉止也絲毫不像一個該有的革命性人物。說謊,偷竊,不負責任的讓同學激怒老師而不在意他尚有需要侍奉的父母,借敵對的同學之口嘲弄老師並讓他人承受處罰。我並不覺得他正面,相反我覺得他是打著改革的幌子,做著荒唐的事。甚至還不如一個校領導的刻薄來著坦誠。

劇情偏偏要來一個翻轉,說他原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喜歡讀書,才被富豪看重替自己的兒子考一個學位。如果照他的出身來看,他斷不會為了逞一時之氣差點被學校開除。更何況原因竟不是為了反教條,而是偷卷子。既然如前篇說的那麼不齒於學校的制度,那偷卷子是為何?如果是為了讓同學畢業,那讓同學陪他一起潛入院長家向小女兒表白又是為何?這不是全然沒有頭緒麼。

到了末尾,當然是大團圓結局。闊別十年,隱姓埋名不聯繫舊友。找到以後,彼此雀躍不已。十年不聯繫的女人也可以不計前嫌,好的如從前一般。主角也成了富豪。當然,他不富,觀眾怎麼會覺得勵志。他的女人不等,觀眾怎麼會覺得過癮。我雖然不願意相信,但這片子就是火了。

有時候電影就像菜一樣,雖然好吃的不得了,但不過是多放了點味精和罌粟殼子。消化之後什麼都沒有,空落下得病了。如果喜歡,這樣題材的片子,看看當然沒什麼。可如果當了真,讓你的戀人等你十年,就可以知道現實是什麼樣子的了。

酷六勁評團:付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