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聖殿風雲--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圣殿春秋/圣殿春秋

8 / 33,106人    60分鐘 (including commercials)

導演: Sergio Mimica-Gezzan
編劇: Ken Follett John Pielmeier
演員: 伊恩麥克夏恩 馬修麥費狄恩 艾迪瑞德曼 海莉艾特沃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這可咋整

2010-09-23 20:16:44

《聖殿春秋》與中世紀建築革命


《聖殿春秋》的片頭很有意思,手繪風格動畫中有幾個畫面是這樣的:敦實厚重的羅馬式教堂迅速崩塌;一隊修士肩扛十字架走來;一座高聳的哥德式教堂從廢墟中拔地而起。這段畫面實際上交待了本劇中重要的背景——中世紀由羅馬式向哥德式轉變的建築革命。

劇中的王橋修道院便是這場革命發生的地方。雖然王橋這個地名真實存在,卻並非劇中的王橋。原著作者肯·福萊特為了小說敘述的方便,將其放置在溫徹斯特與格洛斯特附近。但即使故事的發生地是虛構的,我們依然可以對照劇集,回顧一下發生在九個世紀之前、並將產生深刻影響的那場革命。

第一集中,被焚燬前的老王橋修道院教堂是典型的羅馬式建築。從外部看牆壁厚重,窗口狹小,正面與側廊處的拱門採用的是簡單的羅馬式半圓形拱;從內部看,只在中殿盡頭的內室牆壁上開有狹長的採光窗口,複式扶壁支撐著主連環拱,扶壁上還有半圓形的爬牆柱作輔助支撐。總之,這座教堂以中世紀的標準而論非常普通。

而在第二集中,我們了解到一個重要的事實:這座教堂的屋頂是木製的。木樑,在中世紀教堂建築中其實並不鮮見,在義大利和神聖羅馬帝國此種做法比較普遍。實際上,使用木製屋頂是解決採光和承重的一種最簡便的方法,木製屋頂重量輕,上部牆壁就可以造得相對薄一些,可以開出更多的採光口。但就像劇中一樣,木製屋頂最大的缺點就是不防火。之所以中世紀的人們費盡心力也要建造石質大教堂,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已經厭煩了心愛的教堂一次次在火災中變為廢墟。

劇中,建築師Tom給王橋修道院副院長Philip三張設計草圖:平面圖,側面圖,以及大約是教堂內室、即教堂最東端牆壁的設計圖。有意思的是,在劇中鏡頭最清楚的是第三張圖,該圖中間的拱門上有很大的圓花窗,但這個設計在之後的劇集中只在模型中出現,卻從未在實際的建築中使用。建成的王橋大教堂,無論是正面、側面、還是背面,都沒有大圓花窗。這可能是劇組的疏忽,當然,也可以解釋為建築師Tom修改了自己最初的設計。

劇中,Philip院長說自己從未聽說過尖形拱門,這確實可能,但如果據此以為那時的英國人不曉得尖拱、建築上也不使用尖拱,那就錯了。劇中此時為1138年,而於1133年建成(1093年始建)的達勒姆大教堂雖然整體上仍是羅馬式,但已經開始局部使用尖拱,更重要的是,達勒姆大教堂還使用了肋架拱頂這一典型的哥德式教堂建築技術。

實際上,無論是尖形拱門或肋架拱頂,這些建築形式都不是哥德式的獨有發明,它們早已被運用在各種建築中,但將這些技術組合起來,有目的的呈現一種建築觀念,卻是哥德式建築的發明創造。

Tom對Philip院長說:「尖拱可以更好地承重」。的確如此,因為尖拱使主要的受力部份引向拱頂的角落,結果就減輕了拱頂對牆面的壓力,使牆面可以開窗透光。羅馬式的筒形拱頂對兩側支撐牆面的壓力是均勻的,不允許在比較高的位置開窗。而由尖拱發展起來的肋架拱頂對兩側支撐牆面的壓力都集中在肋架與牆壁的接觸點上,而在非支撐點的位置上的牆面就可以造的很薄,或者開窗,由此,牆壁的重量就減輕了,就可以把牆壁造的更高一些。

在第五集中,建築師Tom的兒子Alfred非常清楚地向我們示範了肋架拱頂的建造過程。先建造一個木製的活動支架,叫中心支架,然後在支架上鋪上石塊,形成石頭組成的肋架,接著在肋架間建上一層薄殼的拱面(這一步劇中沒有示範),最後再撤掉中心支架。因為受力都集中在肋架上,拱面可以造得很薄,於是便減輕了拱頂的重量。在晚期哥德式建築中,人們甚至把拱面掏空,以彩色玻璃花窗代替。

根據平面圖和側面圖,王橋大教堂的外觀近似於索爾茲伯里大教堂。它們都有大小兩個袖廊,最東端微突,形成一個小禮拜堂,而西側外牆上有一條一條的壁龕帶,裡面裝飾有雕像。這些特徵,也是區分英國哥德式教堂建築,與法國、德國以及義大利哥德式教堂建築的主要特徵。

而王橋大教堂內部的建築結構在劇中展示得更清楚一些。大教堂的中殿為三層,一層是主連環拱,兩側有側廊,側廊牆壁上開有尖形窗子。第二層是拱廊,不設窗口(這是很多哥德式教堂的通用手法),朝中殿開有尖拱。最上一層是天窗。

王橋大教堂的拱頂是四分拱頂,即一個跨間的長方形區域內由兩條對角線交叉的肋架分為四個部份。相對應的還有六分拱頂,即在兩條對角線交叉點上再加一條橫線,將跨間分為六個部份,實際的例子有坎特伯雷大教堂和巴黎聖母院。以此類推,你也可以建成輻射狀的肋架拱頂,這樣就能覆蓋圓形的區域了。

王橋大教堂內部還有一個地方非常具有英國特色。那就是主連環拱的拱肩壁面上是空白的,附著在扶壁柱上的爬牆柱只到拱廊一半位置。不像法國的大教堂,幾乎都有從底部一直延伸至拱頂頂端的爬牆柱。從這可以看出,英國大教堂更強調水平線,而法國大教堂更強調垂直線。

在第六集中,本已建成的王橋大教堂卻坍塌了,造成重大傷亡事故。之後,從法國學藝歸來的Jack將大教堂完成。這一段故事涉及到的是哥德式建築的另一個重要技術:飛扶壁。

只要是拱頂,無論是羅馬式的筒形拱頂或者哥德式的肋架拱頂,總要對支撐拱頂的牆壁或支柱施加向下的壓力和向兩側的外推力。建造拱頂就必須解決這兩個力的問題。下壓力比較好解決,只要有堅實的支撐柱和地基。但外推力就比較麻煩一點兒。牆壁和柱子造得更大、更厚當然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卻會嚴重地影響採光。

羅馬式建築解決外推力的方法,一是增厚牆壁,如羅馬萬神殿;一是在中殿的拱頂外側再修建筒形拱頂或者半筒形拱頂,這樣就把外推力給分散出去,但這樣也依然很難解決採光問題。

對於哥德式建築,當然也可以用在中殿拱頂外增加拱頂的方式解決推力。但哥德教堂採用肋架拱頂,而此種拱頂把壓力轉移到幾個點上,只要加強這幾個點的支撐,整個拱頂結構便是穩固的。建築者們最先想到的就是把支撐拱頂的扶壁柱向教堂外延伸,形成扶垛牆,把一部份拱頂的重量拋出建築物之外。劇集中,Tom把設計圖展示給Philip院長時,也提到了要增加扶垛來加固拱頂。

問題似乎解決了,但隨著教堂越造越高、越造越大,扶垛的缺陷也隨之出現。拱頂有多高,扶垛就要造多高,而且扶垛牆還要造得更長些。太長太高的扶垛欠缺美感,也影響採光。於是,飛扶壁的技術便應運而生。一般公認巴黎聖母院是最先使用飛扶壁的哥德式大教堂,它就像是『枴杖』,在教堂兩側成對支撐著中殿。飛扶壁一端連著扶垛,一端連著中殿側壁上肋架拱頂與牆壁相交的位置,如果把大教堂的外殼掀掉,就會看到飛扶壁緊緊連接著肋架。而飛扶壁的一大好處,就是它不影響採光。

《聖殿春秋》第八集裡,Jack說是風的壓力造成之前的大教堂坍塌的,而沒有提到拱頂外推力。我個人覺得,風壓應該不至於能對石造的大型建築產生那麼大的影響,至少這種影響不會大於拱頂的壓力。當然,是不是這種情況,可能需要專業人士來回答了。

至此,哥德式大教堂的支撐系統像昆蟲的外骨骼一樣被轉移到了建築物外,而內部的支撐則減少了。哥德式建築變成了石頭造的框子,而原先的石頭牆壁,紛紛被換成了彩色玻璃。如此,才能出現已黎聖禮拜堂這樣幾乎完全是由玻璃和細細的石頭線條組成的建築。

劇集中,從Tom、到Alfred、再到Jack,三個人對王橋大教堂的修建和逐步完善基本上也正是哥德式大教堂興起的過程。最初,建築師只是想要建的更高、更明亮,然後採用了石質肋架拱頂,最後為支撐拱頂又發明了飛扶壁。而這逐步完善的過程得到的,是人類建築史上最為輝煌、最為瑰麗的藝術品。

最後說一點與建築不太相關的東西。劇集的背景是中世紀修道院,因此不少地方出現了宗教音樂,修士們唱的大部份都是單聲聖歌,即素歌。但有一幕,就是當Philip院長率領眾修士奪回採石場那一幕,修士們唱的是雙聲部奧爾加農。考慮到最初的多聲部音樂就出現在英國的修道院裡,這樣的設定沒什麼問題。大概修士們也覺得奧爾加農比素歌要更有氣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