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迷影網

2010-09-27 10:59:53

義大利名導給出幸福良方


「如果這次的金棕櫚沒有頒給《我們的生活》,那就把我的腦袋擰下來!」這是一個中文記者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的宣言。很顯然,這部在法國坎城當地時間 5月19日早上首映的義大利導演丹尼埃爾•盧凱蒂入圍「主要競賽單元」的新片《我們的生活》贏得了至少一部份觀眾的心。在《我們的生活》中,丹尼埃爾•盧凱蒂再一次展示了他冷靜的敘事中暗含的溫情和關懷,並且嘗試用一個家庭的生活給出一些社會問題的解決之道,很顯然這部電影是他迄今為止最好的作品。

義大利導演丹尼埃爾•盧凱蒂曾經是義大利著名導演南尼•莫雷蒂的助理導演。跟在南尼身邊的學習經驗為他今後的電影烙上了現實主義的痕跡,而他的電影也跟隨著恩師的足跡成了坎城電影節的常客。《明天發生》(1988年) 先是衝擊「一種注目單元」,緊接著《提公事包的人》(1991年)第一次入圍了「主要競賽單元」,不過這兩次的作品儘管備受好評卻最終於獎項無緣。游離在坎城十六年後,2007年他帶著《我的兄弟是獨生子》重新進入「一種注目單元」小試了下身手,而今年顯然是有備而來的《我們的生活》則明顯瞄準了金棕櫚。

在《我們的生活》中,建築工人克勞迪歐喪妻後化悲傷為動力,全心投入自己承包的一個建築工地項目,與此同時他需要扶養自己的三個孩子以及需要面對一個羅馬尼亞同事的遺孤。這個羅馬尼亞人死於一次事故,儘管克勞迪歐發現了這個事情,卻沒有報告警察,並依此威脅老闆讓自己承包了工地。現在當這個孩子來找自己的父親時,克勞迪歐如何面對自己的良心?

導演丹尼埃爾•盧凱蒂以「我們的生活」為題,很顯然是想讓電影具有一種普遍性。根據導演一貫的做法可以理解,電影中的克勞迪歐很顯然是義大利現在工人階級的一個代表。導演也正是想藉此來進行「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在講述主人公克勞迪歐的故事時,導演在鏡頭前呈現出一種極其冷靜的態度。從克勞迪歐幸福的家庭生活到喪妻後的悲傷,從他全心投入忘我地工作到面對外來移民勞動力的態度,導演塑造的克勞迪歐言行舉止完全是觀眾身邊生活著的人,形象真實而且豐滿。當然這個角色的成功這還有賴於克勞迪歐的扮演者埃里奧•傑曼諾毫無瑕疵的表演,他將會是金棕櫚「最佳男主角」又一個強有力的挑戰者。

在《我們的生活》中最為難得的是導演在提出自己觀點時的「隱性處理」,也就是說導演是想表述一些政治觀點,但是他不是直接的帶有傾向性的,而是溫和的中立的,用電影中「寬恕和理解」的答案讓觀眾自己去找回用這個答案可以解決的社會問題。歐洲社會中日益嚴重的非法勞工現象和這個國家本土的工人階級日益嚴重的矛盾如何求得解決,電影中用克勞迪歐和他遇難同事的遺孤之間的關係給出了一個清晰的答案。

導演丹尼埃爾•盧凱蒂在《我們的生活》中尤為值得稱道的還有編劇功力,在電影中,儘管這是一個家庭的普通故事,導演將生離死別、失敗困難和成功、親情家庭甚至友情信任等等一個人一生中該發生的事情組成各個細節表現的點,通過男主角一個人的一段經歷展現出來,而且幾無漏洞破綻,可見丹尼埃爾•盧凱蒂已經呈現出一種大師之氣。導演用電影不同場景流暢的銜接和完美的剪輯讓98分鐘長的電影保持了足夠激情的情節張力,不管是表現克勞迪歐擁有時的幸福和失去時的悲傷的對比,還是他的承包項目進行過程中的高潮迭起,以及他和羅馬尼亞人遺孤之間的關係。

另外導演在電影中將義大利人傳統的家族關係作為「烏托邦」式的生活進行了渲染,用幾次家庭聚餐的和睦歡樂場景以及榮辱與共互相支持的表現場景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同樣作為歐洲國家,義大利傳統的家族觀念和其他歐盟國家中家庭關係中存在的冷落不太一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義大利人的這種傳統和猶太人甚至東方人傳統家庭觀念比較接近。電影中兄弟間伸出援手時的短短幾句對話就完全表明了導演的態度。

《我們的生活》是義大利導演丹尼埃爾•盧凱蒂又一部成功的現實主義作品,他用溫情和理解寬恕的主題架構起了一個家庭的幸福根源所在,對西方世界日益冷漠的家庭和人際關係來說,這部電影不啻於一劑良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