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沈玎

2010-09-27 18:13:22

《彎刀》:最美味是第一口


SDMA評分:74 分
 

      前幾天朋友過生日請吃伶達港火鍋,每次吃火鍋都有這麼一個感受:新鮮鍋底剛端上台來,涮的第一道羊肉味道最是鮮美。蘸點面前的花生醬或沙茶醬,口味重的再搗點蒜泥,鋪上麻辣醬,對舌尖味蕾是一種挑釁般的衝擊。

      我知道很多人喜歡吃火鍋,尤其很多火辣的女人。但還是不得不說,吃火鍋是一頓走下坡路的盛宴。怎麼說呢?隨著時間的推進,鍋裡羊油也煮出了沫來,碗裡的花生醬、麻辣醬也早就蘸得如造紙廠污水般渾濁不堪,而且羊肉已經吃盡,剩下的蘿蔔、蕃薯、年糕等等,相對而言確實有點無趣。

      看《彎刀》的感覺,就像是吃火鍋一般。這部電影有今年最振奮人心的開場:一位墨西哥大叔,驅車衝進匪窩,不管身邊拍檔已經被轟得面目全非,一把彎刀在手,剁手、砍頭,血腥指數讓人汗顏。而在飆完血後,一位風騷的全裸女子馬上在血雨腥風之中對男主展開勾引。這種典型的「一槍頂著腦袋,一嘴含著命根」的雙重精神刺激,表明導演羅德里格斯深得刑房電影之精髓。

      老面孔史蒂芬·席格的出場也讓我這種混跡錄像廳的影迷感慨不已,當年看他在潛龍系列裡雜耍般地賣弄空手道,無奈時光催人。現在雖然史蒂芬年事已高,身體也略有發福,但他手起刀落,男主妻子人頭落地之時,電影情節與主人公的命運悲劇性如排山倒海般撲面而來。《彎刀》用五分鐘的時間讓那些所謂「娓娓道來」的電影顯得黯淡無光。

      對於一部cult電影來說,《彎刀》故事也算是比較有誠意的。一個一心復仇的前墨西哥幹探,一場試圖以暴力驅逐墨西哥人而贏得州長民選的陰謀。幾路錯綜複雜的對峙勢力,對於一部B級片來說,已經算得上是結構飽滿。而故事背後所反映的墨美邊境問題,更是一個說得過去的小昇華。

      這確實是一部很給勁的電影,導演在影片中始終在保持著對於現代影史已有的殺戮方式上的創新。在這位滿臉橫肉的特喬同志手中,任何家常器具都會成為血腥兇器,而且視覺效果出奇的驚人。那種充滿誇張質感的搏鬥,嘲諷了一直以來,電影對於殺戮場面的藝術掩飾。

      但是《彎刀》所沒有避免的是,它最終成為了又一部從開場開始走下坡路的電影。有時候,觀眾的挑剔對於電影創作者來說近似於是一種無情。尤其是在這樣一部以殺戮奇觀為最大賣相的電影,那「審美疲勞」就是導演最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觀眾可以接受你大開殺戒半個小時,或許有人能撐足一個小時,但如果沒有牽動人心的情節與懸念,那殺到某個程度,麻木與走神就不可避免了。

      在《彎刀》中,懸念可以說是沒有的,而故事本身的魅力,也在那一場欺騙性的刺殺之後,就變得寡然無味了。餘下的時間,是導演對於觀眾的承受力和觀眾的期待之間的雙向博弈。比如你可以在一開始就給我來一場剁手砍頭,那在此之後,你用什麼來吸引我?導演馬上祭出了新的創意:用人的腸子來當墜樓時的繩子。我不得不驚呼,太酷了,那再之後呢?可惜直到電影結束,我才發現,原來最high的橋段,就是前戲了。

      這種前半場紛至沓來,後半場庸庸碌碌的情緒感受,是這類B級電影的通病。導演一心沉溺在如何製造快感之中,而忽略了對於情緒節奏的把握。而至於快感本身,導演又無法做到從頭到尾,越來越牛逼的境界。一些創意,在開場不久就忙不迭地展示完了,到後來,除了多擺幾個演員,搞一場血腥雜燴之外,導演至此已是黔驢技窮。

      羅德里格斯的很多電影都有這個毛病,我們可以回頭去看看,比如像《殺出個黎明》,像《恐懼星球》,都屬於容易審美疲勞,導致觀眾過早興奮,而提前倦怠的電影。所以昆汀·塔倫蒂諾當年要大罵《恐懼星球》是爛片,降低了刑房系列的品味。昆汀罵的是有道理的,對比昆汀的那一部《死亡證據》,雖然很多觀眾會覺得實在有些沉悶,但正是這沉悶之後的短暫的爆發,高壓的刺激,才為電影帶來了如此讓人難忘的效果。從這點上來說,昆汀·塔倫蒂諾的確要比羅德里格斯高明了許多。

      我們也可以拿《追殺比爾》來說事,同是復仇電影,但《追殺比爾》卻能夠做到在戲劇節奏上,有效地調節觀眾的觀影情緒,讓所有的驚嘆都適可而止地爆發,並心滿意足地結束。所以《彎刀》稱不上是什麼B級電影精品,它在很多層面上,都顯得手法稚嫩。

      一直很喜歡羅德里格斯的《罪惡之城》,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是一部短篇集。對於這位導演來說,也許半小時以內的片長,能夠讓他發揮更大的威力。他是一位充滿爆發力的導演,但他的長片耐力卻相形見絀。

      此外,眾多電影明星對於《彎刀》的慷慨助陣,也的確為這部電影增色不少。至於男主角丹尼·特喬,我也很高興他能擁有這樣一部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電影,他在電影中唯一的表情就是憤怒,我想,讓一張臉在整部電影裡保持這個樣子,也是一件相當辛苦的事情。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