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小諾

2010-10-01 01:56:34

無彎刀、不三俗


先簡單說一下《彎刀》的來源,在昆丁•塔倫蒂諾這個被追捧為邪典教父的傢伙從良之前,他的狐朋狗友羅伯特•羅格里格茲找到他說:哥們兒,咱們來弄個磨坊電影吧。
昆丁一聽就來了興趣,這倆爺本來就是臭味相投的,加之上一部《罪惡之城》雖然合作得愉快,但沒能盡興,沒能過癮。
於是兩人商量各拍一部電影,(兩部片子分別為《死亡證據》和《恐怖星球》,聽名字就不是什麼好鳥)然後合在一起,作為一部整體的磨坊電影,當然兩人暗暗較勁,看誰更糙,更能接近那個年代那個感覺的電影。
《彎刀》是作為一部假預告片,出現在這部驢唇不對馬嘴翻譯成《刑房》(其實應該就是磨坊電影)的電影裡的。
這個假預告片短短一分多鐘,卻驚艷到極致!大致劇情是醜到不忍看的殺手男主角,被人陷害,找人報仇,男主角左擁右抱,享盡艷福美滿;大刀亂倫,砍殺熱血飛濺。血腥、暴力、露點,總之是要多三俗有多三俗。
《刑房》上映後,反響平平,倒是這部不存在的偽預告片讓人留連忘返。於是,羅格里格茲找到投資,決定,將此預告片擴展開來,正式拍成一部電影,於是有了這部如今電影界不可多得的低俗、庸俗、惡俗的B級片《彎刀》。

這裡解釋一下上一段里我為什麼要說昆丁從良了,因為在我看來昆丁上一部電影《無恥混蛋》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向主流媒體示好,主動獻身招安,謳歌歐洲革命紅色主旋律的片子。
當然這無可厚非,就像這麼多人擠破頭也要考公務員一樣,你看看丹尼爾•鮑伊爾在宣傳《貧民窟百萬富翁》時那文質彬彬的樣兒,你拍《猜火車》時那股叛逆哪兒去了?再看大衛•芬奇,幾乎要將《返老還童》裡的布拉德•皮特塑造成一個大眾情人了,那個《火線追緝令》裡用槍斜斜的指著凱文•斯派西,暴躁而絕望的扣下扳機的皮特呢?連蓋•里奇也在藉著福爾摩斯躋身主流導演圈。
大家都渴望獲得學院的肯定,昆丁也不例外,你不信就等著瞧,等他找到合適的劇本,立馬也會拍一部《高雅小說》。

因此《彎刀》才顯得如此的彌足珍貴,特別是在如今的電影圈裡,電影主流得讓人相當非主流。
某次聚會上,談及Cult片,還有人問我看過《狗鎮》嗎?我回答我看得差不多快忘記了,都多少年了?Cult不是Classic,如果一部電影被奉為Cult經典或者Cult聖經,那麼這本身就失去Cult的意義,正因為不服,正因為邪勁,正因為你越正經我越頑世,正因為我想顛覆你所說的經典,這個世界才誕生了Cult,不是嗎。
所以說《彎刀》至少讓人看見了還有導演在娛樂,還有人掀開你的遮羞布,段子葷不葷,看自己內心,佛者見佛,道者見道,出了我的口,進了你的耳,都是可接受的,沒有人一直低俗,又誰能一塵不染這麼高雅?

《彎刀》讓我看到了Cult的影子,至少它神態上還原了磨坊電影的百分之七八十,形態上略顯不足,但也知足吧,至少還讓你看到了林賽•羅韓的乳房。
磨坊電影是美國電影史上一個獨特的產物,當我們還在小喇叭開始廣播了、孫敬修老爺爺講故事時,美國的電影已經相當繁榮昌盛了,影業公司和影院的競爭非常大,為了搶票房,一些充斥低俗內容的電影紛紛出現,靠血腥,暴力,色情,恐怖這些純感官刺激來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當然這只是發展的一個過程。
其實也如同當今的國產片一樣,像什麼《三笑才子佳人》、《越光寶盒》《龍鳳店》。在我們的導演嘗試著探索拍攝國產西部片、國產公路片、國產罪案片的時候,我們的國產磨坊片早已經走在了探索的最前沿。
並且,作為三俗的磨坊電影來說,我想,他們已經很成功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