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 Rehoboth

2010-10-01 04:41:46

《彎刀》:俠與正義


中國有武俠文化,國外也有對應的,像這部《彎刀》就是如此。情節上,中外的武俠片有一致的地方,就是身手了得的傢伙,替大家出一口惡氣,為了正義,揮舞著大刀砍倒一切壞人。就不肖說好多這樣的類型片,激發人的腎上腺素激素分泌加速,其實GC主義GM也是打著類似的旗號。

不過,世界上的人喜歡的原則,是把事情都格式化,簡單化起來,才可以消除掉太多是非對錯的糾纏。比如過去D導演的《地道戰》之類的電影,成為我們童年的美好記憶,正邪對立,非常清楚,簡單了才能娛樂得起來,因為輕鬆嘛。切格瓦拉則就是現實裡的「俠」了,帥氣和浪漫,所以就成為了很多人的精神偶像。

我是相信正義這個事務,可是過去我們民族留下的記憶里,正義往往是謊言,就使得我常常也不得不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看待。因為人性太多的缺陷和軟弱,所以所謂的正義本身,往往也是殘缺的——這首先其實是因為我自己不相信我自己。

正因為我如此不相信自己,所以,我所認為的「正義」,它,不是一個人去對著別人做什麼去維持正義,而是一個人做對了關於自己的事情,這才是「正義」。

這個道理是這樣的:如果惡人不逼迫弱勢的墨西哥移民,那麼墨西哥警察彎刀就不需要在美國大地上流亡+殺人。可是導演所看見的「現實」不是這樣的,所以《彎刀》的電影裡,神父和修女都要起來槍斃惡人。可是,事情的秩序仍然還是這樣的,只有當惡人悔改的時候,他們的受害者才能好過一些。人可以信奉武力,也可以信奉上帝——那麼到底要信奉誰呢?電影裡當然是鮮血淋漓,殺人殺得痛快,但即使是一個人再無可救藥之時,卻沒有存在著饒恕他的嗎?

惡人或者俠客,在俠的世界裡被二分的人,其實一樣都殺人——其實,就是希特勒也以為他殺人是出自於正義。但,俠的悔改之處,惡人的悔改之處,卻是一樣的。

印度的甘地選擇用沉默來替代武力的對抗,異教的薩拉丁用釋放來對待耶路撒冷城裡的基督徒,成為美談。有些基督徒稱呼甘地奉行了基督的精神,但是除了耶穌以外,卻沒有一個導師可以為了愛別人而為人替死在十字架。讓別人死,或者為別人死,一字之差,卻千差萬別。可是,我們往往卻都是那個巴不得別人去死的人。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郭靖的俠義;「為了全世界被壓迫的人」,這是GCZY和切格瓦拉的狹義;「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愛子賜給他們,叫他們不致滅亡,反得永生」,這是上帝的公義。他甚至連他的仇敵也愛了。

真正的公義,是耶穌基督使人悔改的公義,而不是使人致死的公義。我們向人獻上的,不是一把彎刀;我們也只有一種公義,就是帶人認識耶穌基督。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8-20)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