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陳真:精武風雲--The Legend of the Fist: The Return of Che

精武风云·陈真/精武风云/夜行侠陈真

6.2 / 10,613人    106分鐘

導演: 劉偉強
演員: 甄子丹 舒淇 黃秋生 黃渤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淡然淡雅

2010-10-05 05:36:21

英雄主義~~~



    近年來,英雄主義的電影題材大受華語電影的歡迎,從黃飛鴻、霍元甲、葉問,再到近日流行的陳真,皆是英雄主義的題材。相似的背景,外族入侵,我們的英雄挺身而出,救國救民,和洋人、日本人大打出手,贏得滿堂喝彩。
    我記得很清楚,在精武英雄·陳真裡面,黃秋生有一句話很無奈,他對甄子丹說,我們兩個人,救不了這個世界。這是英雄主義的悲劇和悲哀,讓人無奈的可悲。
    其實,在中國的歷史上,英雄主義一直都流行著,或者是說,英雄主義其實是歷史的主流。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下,就是講究著英雄式的個人主義。所謂的天子、皇帝,其實實際不就是講個人和英雄主義嗎?或者更直白一點,成吉思汗是一個英雄,他的蒙古鐵騎甚至踏上了歐洲的領土,這是兩千多年的中國曆史上唯一僅有的一次,這是英雄偉大的壯舉。但是英雄主義並不是社會所追求的,像是今天一樣,我們一再倡導的是集體主義、團結精神,而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為什麼?因為英雄主義雖然說是突出的,是鼓舞人心和士氣的,但是卻是不能傳承和發展的,隨著英雄的逝去,這種主義和精神也就散去了。成吉思汗死後,蒙古軍也沒有能千秋萬世,即使蒙古最後是入住中原,元朝建立,但是也不過是短短的幾十年就轟然倒塌。那時候,誰還記得當年的鐵騎?
    那麼,我們的時代,到底需不需要英雄?
    當然,英雄無論何時都是需要存在的,但是看待英雄的態度卻不該是片面和盲目的推崇和追逐。英雄所起的一個帶頭模範的作用,而不是孤身奮戰。
   英雄主義,不是皇帝,不是英雄一個人高高在上的作為群眾的主宰;英雄主義也不是陳真,不該是他一個人在孤軍奮戰,而民眾卻置身事外。
    英雄主義應該是一種團結的號召,我想這也是陳真如此拼命的原因。他當然知道,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不可能驅逐所有的日本人,他不可能靠自己去打贏這場中日的戰爭。他只是想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以集體去對抗集體,這樣才能,才有可能贏。
    但是英雄是不是就是意味著犧牲?想譚嗣同所說的,要用自己的鮮血去喚醒無知的群眾?無可否認,這樣的英雄的偉大的,是壯烈的。時代或許需要這樣的英雄,但是我們卻不願意看到有這樣的英雄,這種毀滅式,過於殘忍。因為我們都嚮往希望,我們都期待奇蹟,都信仰: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其實無論是葉問也好,陳真也好,都有著驚人的相似,從背景、人物以及所表達的主題,相似度接近90%,可是我們卻依然追捧。是因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有著一樣的記憶,我們都曾痛恨著那段屈辱的歷史。我們都渴望和呼喚英雄的出現,我們希望有人能站出來,替我們扭轉那段歷史,狠狠的痛扁那群日本人。所以,不是我們看不厭,不過是我們放不下,放不下那段歷史,忘不了那段亂世。
    商業電影就是這樣,善於抓住觀眾的心思,迎合觀眾的喜好和需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