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追擊者--The Chaser

追击者/

7.9 / 46,475人    125分鐘

導演: 羅泓軫
演員: 金倫奭 河正宇 徐令姬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elestebook

2010-10-09 00:09:10

率性而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同一天看了兩部韓國電影。還有一部是《率性而活》。當一個胖子的媽媽打電話過來,頂真男說:你兒子因公殉職了。電話那頭有心臟病的老媽轟然倒下。
當時笑得哽咽。
《追擊者》則是冷的讓人顫慄。

兩個地方特別難忘。
一處是片頭。一輛原本只準備停一小晚的淫媒車在某個巷角一停就是數月。一場大雨之後,貼滿樹葉和廣告紙的汽車在雨中顯得特別破舊。
當時我很觸動,我們小區就有這樣一輛車,一輛老式大宇的原裝進口車。
不記得停了多久,裡裡外外都是髒亂不堪,車玻璃上除了貼滿了廣告紙,還有人用筆寫上了賣車電話。
我想每個經過的小區居民都會有所好奇。
有一天上班,我看到警車停在了前面,幾個警察開車檢查了一番。
似乎沒有什麼結果,因為到現在,那輛車還這麼停在那裡。
還有一處是好不容易死裡逃生了一回的徐英姬在小雜貨店被變態殺人犯意外撞見,終究難逃一死。
她顫抖著,就像一個坐等被執行死刑的囚犯。
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只是一個勁的抖,不理解。
我認為是因為生活所迫帶病工作,加上在地獄門口轉了幾十個小時,滴水未進,她已經沒有力氣了。
是害怕嗎?
也許怕,也許也沒那麼怕。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勇敢,對女兒的思念,都是讓她有無比頑強的動力。

很真還是很假?
有人會說,這片子太假了。變態都已經承認殺人事實,怎麼會因為證據不足就給放了?在小雜貨店,怎麼光天化日又陡添兩條惡性?
其實挺真的,應該說是真的有點假。我相信棒子國司法程序比我們更加機械和死板,我也相信棒子國的破案流程和我們一樣落後和無奈。

《老無所依》和《殺人回憶》
本片是作為《殺人回憶》的姊妹篇推薦的。我覺得可比性不多。除了都是講述連環殺人的驚悚寫實片以外,幾乎沒有可比較的內容。《殺人回憶》到最後都沒能找出兇手,幾個小時的電影,就說了一件懸而未決的疑案。《追擊者》一開始就揪出了兇犯,結局也伴隨著兇犯的落網而收場,但其中的過程,非常悲催。如果以《老無所依》為一個過渡,可以發現,《老無所依》擁有和《追擊者》一樣扣人心弦的暴力過程,和《殺人回憶》一樣無限開放式的收尾。在這三部電影裡,我們都能看到以警察為角度的無奈。

一般的刑事案件如何破獲?
殺人案,我的理解,犯罪的關聯性和流動性極度重要。高三的時候,王宇超就提出了,你衝到觀前街無動機的隨便殺一個不認識的人,就很難破獲的理論。
比如失蹤人口,往往就是屍骨無存的事情。比如一個確定性的兇案現場,確定了死者並開始從聯繫人排查之後,就再無線索了,這類的案件就會被掛號。
幾年前聽說,有一件滅門慘案。其實是樓底下賣油條的人入室殺人搶劫,案發不久就回老家了,因為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會回老家,所以警察就慣性的排除掉了他。
離得如此之近的人,都有可能不被抓獲,何況變態?
在當今高速流動性的社會面前,老式的偵破思維往往顯得異常無力。
《追擊者》視角直擊掙紮在社會最底層的性工作者。警官問變態,是9個吧?(很明顯失蹤的妓女名單經過統計就大概這個數),變態搖搖頭:不對,是12個。警察大吃一驚。還有失蹤了不報的,哪來那麼多良心未泯的雞頭鴨頭啊。。。

還是率性而活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