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0 19:02:21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和電視應該怎樣去講述歷史故事呢?我想那是導演的自由。國內歷史片傳統的敘事,主要是忠實於歷史,集中力量反映歷史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務,弘揚愛國主義,進步思想或從反面批判落後的思想和腐朽的階級。這些應該是大家所熟知的,我不想對此有什麼異議。但我所反對的是那些把傳統的歷史劇的形式作為評價電影講述歷史故事水平的唯一標準的觀點和言論,所以我想說說一部與眾不同的歷史電影,它由義大利著名導演貝托魯奇拍攝,並獲得1987年的奧斯卡9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獎),也許你已經知道了,它叫《末代皇帝》。在我看來,《末代皇帝》和傳統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側重點不在於宏偉地敘述歷史事件,歷史任務,而是思考和探討了歷史中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從個人自由的角度去看待和敘述「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在貝托魯奇看來,個人是歷史的人質,即個人的命運是由社會所掌握左右的,個人絕大多數時間裡難以掌握自身的命運,所以是不自由的,這既是人的悲劇性所在,也是社會的悲劇性所在。影片的開篇,慈禧太后病死,還是孩子的溥儀就在不知事的情況下被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他的人生開端就這樣被決定了。導演貝托魯奇在電影敘述中用了這樣一個巧妙的仰拍鏡頭,鏡頭中瘦小的溥儀和一位太監貴在故宮大殿的中央,象徵皇權的寶座高高在上,和瘦小的溥儀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實際上暗示了,個人在面對社會時的渺小及無力。
和許多小孩一樣,溥儀也十分貪玩,貝托魯奇用了一個溥儀在房頂玩耍的事來反映小皇帝少年時的愉快光景。但很快他發現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隨意走動,因為此時中國已經是民國時期了,皇帝已經不是中國的權力中心了。
進入青年後,按照皇族的規矩,溥儀必須大婚。但他卻不能決定自己的老婆,他只能措手不及地面對突如其來的大婚和只見過相片的妻子。這讓他十分生氣。貝托魯奇在此用了一個喜劇般的情節諷刺了不自由皇族的規定——當溥儀在婚房內見到了自己的妻子婉容時,雖然喜歡上了她,但因為彼此並不熟悉,溥儀在新婚之夜選擇了自己一個人獨睡。
當溥儀已經能習慣了做皇帝的生活後,中國的政治形勢卻再次讓他別無選擇,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將末代皇帝趕出故宮。
被趕出故宮後,溥儀攜婉容和文秀逃往天津。此時,在感情上受到冷落又不願過顛沛流離生活的文秀向溥儀提出離婚。貝托魯奇巧妙地演繹了這一史實:文秀向溥儀提出離婚後,飛快地跑出房子衝入大雨中,溥儀拿著傘趕了上來給她遮雨,但文秀將傘扔掉,滿臉的喜悅,癲狂地跑開了。在這一情節反映的同時配以激昂的小提琴合奏(這一段小提琴合奏堪稱經典,但我沒能在網上找到下載地址,不過韓國綜藝節目《情書》第一季幾乎所有期的「接花男人」環節都用這一旋律,想聽者可以自己去聽),以反映文秀走向獨立的決心及擺脫皇室規矩獲得自由的喜悅。
在被日本人護送到天津後,溥儀希望借用日本人的力量幫助他掌控中國,但他的算盤和日本人不同,在日本人的強制下,他前往東北,當了偽滿洲國的皇帝。當然讓他更為羞辱的是他必須娶一位日本妻子並成為日本天皇的兒皇帝。他成了一個名政治家傀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溥儀第三次簽署退位詔書。8月17日,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這是史實,按電影中的敘述是倒敘和插敘相結合的,即影片開頭先講溥儀在戰犯管理所里接受改造,然後不斷插入往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轉入順序。此時的溥儀已經什麼也不是了,歷史沒有再強加給他什麼身份,他回歸了一種簡單得自由,但他對整個社會仍然是渺小的。貝托魯奇再次用了一個巧妙的對比以反映:文化大革命開始,溥儀在街上走,看到撫順戰犯管理所的所長(曾管教過溥儀)被紅衛兵抓著遊街,溥儀上前和說長談話並向紅衛兵們求情:「他是好人….」但紅衛兵並不理會溥儀,架著所長走了。對這段影像,從另一個側面講,可以說是一種暗示,即使是掌握權勢的人也並不是自由的,在位時他被各種規矩所困,而且權力越大越不自由,同時隨時都有被歷史打倒在地的可能。
影片的最後,是個超現實的結尾。溥儀再次來到故宮太和殿,坐在龍椅上,一個小孩子問溥儀:「你是誰?」 溥儀說:「我曾是個皇帝」小孩不信。溥儀從龍椅下拿出一個竹筒子,從裡面放出一隻活潑的蟋蟀,那是影片開頭,被少年溥儀放進竹筒子的。這是不可能的,但導演以此象徵重獲自由的溥儀。,因為自由,溥儀像活潑的蟋蟀一樣獲得了新生。後來呢?也許你會這麼問。蟋蟀一跳便不見了,少年回頭,溥儀也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