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歸鄉 [俄]--The Return [2003]

回归/爸不得爱你/真相(台)

7.9 / 47,781人    105分鐘  | Turkey:99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安德烈薩金塞夫
演員: 弗拉迪米爾加林 伊凡 杜布朗拉沃夫 康斯坦汀 拉朗尼柯 娜塔莉亞 維杜維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理他

2010-10-16 16:24:58

你的支持才能成就我的強大


    」Papa」,幾乎在所有的語言裡,我們都這樣稱呼自己的父親。每個孩童都仰視父親如同膜拜上帝,而事實上,上帝的塑造也來自於父親的形象。母親的愛可以毫無條件而放肆不羈,父親的愛卻遙不可及,因為他們的拋離如此合乎情理而無可厚非。伊凡與安德烈就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無可厚非里,直至某天,在門廊抽菸的母親對他們說:「別鬧了,你們的父親在裡面睡覺。」

    第一次與父親見面的伊凡,好奇地跑到房間門口注視父親恬靜的睡姿,又迫不及待地奔上閣樓翻出一張老照片,安德烈興奮地說:「沒錯,就是他了。爸爸。」

    對於他們的爸爸,觀眾知道的並不比伊凡或安德烈多。我們不清楚他當初為什麼離去,在離開的時間裡到過哪裡做過什麼,又為什麼會回來。對於較年長的安德烈來說,這一切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生命里從此有了一個父親。他畢恭畢敬地與父親說話,在每一句話的後面都加上「爸爸」,對於他來說這個稱呼好比麵包上的果醬,聖誕樹頂最耀眼的裝飾物。而年幼的伊凡,臉上無時無刻流露出來的都是反抗與怨恨,「你去了哪裡?」「你為什麼回來?」「你根本不需要我們。」「我們為什麼要去那裡?」「安德烈,萬一這個人不是我們爸爸呢?萬一他在晚上把我們殺了呢?」安德烈氣急敗壞地反駁:「媽媽說了他就是我們爸爸!」

    不管父親想要出遊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父子三人踏上了他們的旅途。安德烈與伊凡會坐在車后座好奇地觀察自己父親的一舉一動,而父親也意識到需要給兒子們時間來接受自己的主張。出於不明原因,起初只是一個晚上的踏青被無限延長。父親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來與兒子們相處,他大概覺得自己的兒子就該像自己般無所畏懼,冷靜,能幹,又或者是12年的分別根本讓他對父親這個角色措手無策,父子三人不斷碰撞,不斷又學會著去磨合。伊凡的反抗卻越來越明顯,他大聲反駁父親的提議,不願吃完自己的食物,怨恨的分明是父親絕情的離去,而終於回來了後又不能像母親般用萬般溫柔來補償。他用每一個可能的機會發怒,直到看到安德烈被打,他像一頭暴怒的幼獅,舉著小刀喊道:「我會把你殺了!」恐高的伊凡第一次以無比快的速度爬上燈塔台,心急的父親緊跟其後卻被鎖在了下面。伊凡不斷地大叫:「我發誓,我會跳下去,我會跳的!」一向冷靜的父親從來沒有如此著急,他不斷地回應:「凡亞,我的兒子,不是這樣的。」這是第一次父親對兒子說出了「我的兒子」,並愛子心切地叫著伊凡的暱稱,而伊凡卻聽不見。相呼應的,到了影片後段,無能為力的伊凡看著他們的小船第一次發自內心地大叫:「爸爸!爸爸!爸爸!」而父親卻也聽不見。

    影片到最後,螢幕上閃現的是安德烈一路上拍的照片。裡面卻一張也沒有父親的身影。對於安德烈與伊凡來說,這次與父親的相聚就像是一場夢,又或者影片暗示的根本就是這樣?影片沒有交待他們後來的生活就嘎然而止。一個多小時下來的,所有觀眾的歡笑,淚水,希望,就這樣落空。

    對於本人來說,我好久沒看過如此觸動人心的影片。不同於好萊塢式的煽情與做作,整個影片看下來渾然天成,演員的表演率真而引人入勝,剪接中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事實上,導演極少給影片中出現的道具以特寫,整條故事線都被演員自然流淌的表情引出來,而場景又是攝人心肺的美。從影片一開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被每個人物牽著我緩緩前行;媽媽,爸爸,安德烈又或者是伊凡,所有感情與掙扎都太過真摯。這部電影,我給5 stars + +.

P.S. 我們都需要一個強大的父親來幫助自己塑造足夠與世界抗衡的自我。我一直以為,一個人對社會的態度決定於他與父親的關係。離題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