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功夫皇帝方世玉--The Legend of Fong Sai-Yuk

方世玉/功夫皇帝方世玉/FongSaiYuk

7.1 / 8,065人    100分鐘 | 95分鐘 (USA)

導演: 元奎
編劇: 蔡康永 劉鎮偉
演員: 李連杰 蕭芳芳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輒馨

2010-10-17 00:16:54

短衣長裙苗翠花


當我在10月之初,不知第幾遍在電視上看到這部90年代武俠電影時,早前那些關於洪門神話譜系學的想法立馬都變成了浮雲。。。苗翠花身上穿的那些衣服太有愛了。
按照最早關於方世玉的話本小說《萬年青》——同樣建立在洪門譜系學基礎上——為方世玉設計的戲劇衝突中,與(肇慶)方世玉結構對立的反派雷老虎/李小環/李巴山一系非廣府,這本身就很值得思考。
雖然,最初文本中,衝突的地點設定在杭州,但文本中出現的雙方仍然烙下了廣東地方族群鮮明的印記。不過,改編的電影中,雙方的關係一改小說中的麥芒針尖,幾乎抹去了族群的痕跡,甚至還做了打散雙方陣營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對立的關係,在雙方女性角色的服飾上保留了下來。相對李小環較為傳統的上著斜襟長襖,下著褲裝,衣領衣邊有繡花的漢式服裝(在影片始終保持同一種樣式,也見其女雷婷婷);苗翠花的服飾就截然不同。除去女扮男裝時的裝束,苗翠花一共更換過三次行頭:1.布店賣布,2.居家日常服飾(甚至包括方世玉扮女裝時的裝束),3.方世玉婚禮時著(盛)裝,而這三次去毫無例外地保留了相同的特徵——短衣長裙。更具體說來,就是上身著有領高腰寬袖上衣,下著百褶長裙,腰繫彩色圍腰,同時,手臂位置和圍腰上縫有彩色繡片,腰帶為編織。
苗翠花盛裝時最為顯著,上衣繡片從袖口一直延伸至肩部;而李小環此時則是對襟上衣,刺繡直接出現在錦緞面料上,衣服邊緣有繡花鎖邊。
如果進一步觀察雙方髮飾,可以發現,李小環及其女扎辮,頭髮中分;而苗翠花用髮簪挽髻腦後。(我的觀察尚未擴展到其他以苗翠花為主角的影片服飾。)
雖然兩者的在服飾整體上的差異非常明顯,但這對於雙方背後的族群分別僅僅只能構成一種猜測。不過,當我們把服飾放到劇中主要場景,以及「元文本」的故事架構當中,似乎有些東西就浮現在我們眼前。
可以觀察到苗翠花劇中所有服飾底料都為藍布,僅有深淺差別(賣布時最淡接近天藍,盛裝最深,接近藏青)。其出現的第一個場景便為布店,隨後其夫方德從事絲綢銷售,僅次於高潮部份但交代了故事所有脈絡的打鬥場景都設定在一家染坊(續集也是)。那麼苗翠花一家與染織、布業的密切關係就毫無懸念了。同時,在清末出現的《萬年青》故事中,與方世玉有關的故事情節,也以廣州織機工人的生活作為背景。
那麼這個關於族群的故事,是否又和所謂「資本主義萌芽」扯上了關係呢?雖然狗血,但不可否認。現在我們再來審視苗翠花的主要服飾,歸納起來為只有四個字:短衣長裙。當然衣是大袖,裙是百褶。通過民族志研究可以發現,這是若干世紀以來,觀察者對嶺南居民女性傳統服飾一種長期描述——當然這種描述在相對晚近的時代,被套用在標榜「中文化」人群以外的其他人群身上。
與此同時,隨著山地的開發,「種菁」活動向山地的普及,某些山地人群在區域市場分工中成為了專業藍靛種植者——後來被分為藍靛瑤和某些畲民的山地人群都是這種事業的傳承人。隨著文化涵化的深入,在完成認同轉變的同時,某種職業技能與相關的行業壟斷,卻與人群的某些文化特徵一道頑固地保留了下來。
於是,苗翠花的職業特徵、家庭背景、工作環境以及身上的「短衣長裙」就不難解釋為某種連續而統一的表徵。但是,我在這裡已經無意進一步梳理劇中微妙的族群隱喻了。
19世紀以來,廣州以及嶺南經濟地位的迅速崛起,使得文化變遷的齒輪幾乎趕不上經濟擴張的勢頭,手工業的崛起,物質生產與分工體系形成,加速了族群關係的改變,這一切都將自己的痕跡留在了時代的「文化層」中。洪門產生的東南山地、河流三角洲地區,似乎也因以某種染織業為主的經濟脈絡而勃興。這也似乎可以解釋,靛業場景,為何普遍出現在以洪門神話譜系學為背景的香港武俠電影當中。
相信方世玉與雷婷婷的孩子不再「短衣長裙」,但文化的脈絡卻將以某種更隱秘的形式留下自己的影響。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