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玉滿堂--The Chinese Feast

金玉满堂/满汉全席/TheChineseFeast

6.7 / 1,501人    100分鐘 | Hong Kong:107分鐘

導演: 徐克
編劇: 鄭忠泰 徐克
演員: 張國榮 鍾鎮濤 羅家英 袁詠儀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ia

2010-10-19 05:28:36

俠之大者的《滿漢全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也不知道多少80後和我一樣對徐克的《滿漢全席》(又名《金玉滿堂》)唸唸不忘。95年的賀歲片,彼時張國榮還沒有逝世,羅家英還沒有患癌,袁詠儀還沒有嫁人息影,鍾鎮濤還沒有娶妻破產---都是風華正茂。一部講做飯的電影,刀光劍影被煎炒烹炸所取代,居然打通了任督六脈,讓觀眾直呼過癮。

徐克的高明,在於把自己擅長的功夫片的江湖風格,融進了一部關於美食的喜劇片裡,使其既有賀歲片的人情味,又有武打片的觀賞性。片中的趙港生投入滿漢樓學廚,像足楊過小時候拜敵為師,吃盡苦頭;和嘉惠的相遇,好似楊過遇見小龍女,從此命運改變;而最後的滿漢全席的擂台賽,不正是武林高手的華山論劍嗎?西方只道在中國人人都會功夫,殊不知中國人的功夫是在廚房的方寸之地,刀案之間。內功是視聽嗅觸味五覺,外功是刀張火候調味,兵器是尺寸齊全的刀勺砧板鍋具,秘笈是從滿漢全席到小蔥豆腐的烹調手冊。需知民以食為天,一個在廚房裡團團轉掌管一日三餐的普通人,就是自己世界裡的武功高手,是照顧一家老小的掌門人。

印象最深的是兩處細節:一是比賽煮白飯的時候,龍昆寶淘米時發現簸箕中漏了一粒米,遂不動聲色地把米粒取出來彈到鍋裡;一是黃榮做的干炒牛河,一筷子牛河夾起來,碟子裡不能留有油和醬油。少一粒米不行,多一滴油也不成,徐克的電影便是這般爐火純青--插科打諢一樣不少,卻一筆不多。比刀張時廖傑選了雕豆腐,是為了後面用豆腐假扮猴腦做鋪墊;片中有一段是講恢復廖傑聽覺的訓練,果然後文就有他靠聽力調整火候來呼應。

滿漢全席雖然道道菜是極品,卻處處強調平凡的功力:鱘龍魚的魚子醬不敵原汁原味的蜂巢,天九翅燴比不上澆熱油直接生滾,最考廚師功力的不是燕鮑翅,而是蒼蠅館裡都有的干炒牛河和咕咾肉。烹飪的最高境界並非集天下的珍饈燴成一盅,而是就地取材,做出想吃的味道:只要有心,粉絲可以取代魚翅,豆腐足以亂真猴腦,可謂不滯於物,飛花拈葉皆能傷人。而徐克也靠著這一盅豆腐猴腦給三天的滿漢全席作了個清淡的收場,輕輕巧巧地把在感官轟炸中已經審美疲勞的觀眾帶出了色香味形的藩籬,而領略到烹飪的「意」的境界,可謂餘音繞樑。

而烹飪的意義又不限於此。片中的趙港生學廚是為了追隨偶像山口百惠,嘉惠學廚是為了幫爸爸守住心血所繫的酒樓,廖傑再回來做滿漢全席是為了讓妻子回到自己身邊。前兩天和朋友聊起做飯,兩人都深感其中最大的樂趣在於做好了之後,看著別人吃。成長即是明白柴米油鹽的真正含義,一個人終於開始學做飯的時候,不外是為了要離開父母的家,開始照顧自己,開始準備去擁有另一個家,照顧心愛的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