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華爾街:金錢萬歲--Wall Street: Money Never Sleeps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华尔街金钱万岁(台)/华尔街金融大鳄(港)

6.2 / 107,472人    133分鐘 | 136分鐘 (Cannes Film Festival)

導演: 奧立佛史東
演員: 麥克道格拉斯 西亞李畢福 凱莉墨里根 喬許布洛林 蘇珊莎蘭登 查理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九尾

2010-10-21 06:46:04

關於經濟與價值的一點思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最近看了《華爾街2》這部電影,劇中一些台詞和劇情對於目前的形勢很有指導意義,藉機總結下這些年關於經濟的一點思考。

若干年前,中國威脅論就甚囂塵上,讓很多中國人自己都大惑不解。這時,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綜合國力有了一定的積累,實業有所發展,產品輸出到了世界各地。而中國、中國人對於自己對於世界經濟的影響,還一無所知。

之後,出現了「炒房團」這種傳說,大家開始意識到,在中國,收入是差異很大的,分配制度是不完善的,有的人是超乎想像地富有的。
 
近兩年,炒房的熱度漸漸退去,原因是房價已經高的無法再炒作了。政府要價越來越高了,民間怨聲載道了,房產已經過了低進高出的階段,成為利潤空間很低的不良投資對象了。於是,「炒房團」這些相似的組織/個人,把投資目光轉移到了更加廣泛的領域。然而,不管他們在何種領域,以何種手法進行運作,其結果大都是個人暴利,群體劇損。綜合起來,在國家角度是弊大於利。同時有些外國小團體卻抓住機會賺到了錢。正如之前炒房所造成的後果。中國商人給人的印象總是腦滿腸肥、舉止怪異、揮金如土。一點不若西方人又或是日本人的精明狠厲、錙銖必較。中國人的富有和闊綽常令人驚嘆,在各大賣場創下各種成交記錄,並引以為豪。

有資深入士認為,中國人有錢是好事,但是若放任這些資金橫衝直撞而不加以引導,就會任其盲目的進入市場,擾亂市場穩定和金融秩序。由此,繼國務院2005年發出舊36條之後,辦公廳又在2010年5月發佈了新36條,積極地行使著「管理」的職能。

然而,中國的財富真的有了巨額增長嗎?

美國的次貸危機給我們啟示。這個已開發國家的人們,向銀行貸款買房子並分期付款,同時又把房子抵押給銀行獲得活錢,在去貸款買第二套房子。聽起來很不合理,有空手套白狼的感覺(多個童話故事中的智者有這種能力)。房子價格持續增長時,人們的房子成倍增值,他們賺到了錢,非常滿意,認為此法可行。他們沒想到的是,房市一路下跌,他們的資產成倍縮水。而他們別無其他財產,只能中止貸款。銀行傻眼。

《華爾街2》中提到,「他們(貸款買房者)並不是無辜」。投資總是有風險的,他們所做的確是「空手套白狼」。而銀行、銀行家、金融機構等方面呢,他們也不是無辜。在一開始設計出「次貸」這種模式時,在開發出無數讓人不明所以的金融衍生物時,他們的目的都很單一,那就是賺取更多的金錢。在整個操作運營的過程中,銀行自己也非常明白其中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可能產生的巨大危險。但是他們做的,只是單純的把這種風險轉嫁給個人,並等著「由政府買單」。因此他們在危機爆發時,所受到的抨擊是最猛烈的。次貸危機轉化為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讓所有人對金融業產生懷疑、失去信任。這就是影片中提到的「道德風險」,簡言之,「你把錢委託給他處理,他卻不負責任」。

「這種危險的資金運營模式像癌症一樣,不光在華爾街,還在向全球蔓延。」影片中,中國商人Xu先生,正是這種勢頭的代言人,中國人早已參與到這種一層套一層的商業模式,進行「各種金融產品的組合」投資,並以為賺到了大錢,非常滿意。


錢,也就是貨幣的數額增加了,實際的價值也增加了嗎?
 

按照馬克思經濟學的定義,1)商品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2)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實行等價交換。

在把金融產品倒來倒去的時候,生產這種「產品」的時間沒有變化,確切的說,生產它不需要時間。在現實生活中,蓋房子的時間才是有效的勞動時間,把已建好的的房子買賣一手二手三手的時間,並不計入勞動時間。因此,房子價值在多重貸款和抵押的過程中,並不發生變化。房市上漲,房子對應的貨幣數額上漲,只是貨幣無法反映真實價值的一個過程。而貨幣總是在真實價值的上下浮動。因此,房子會在之後貶值。也因此,當這筆虛錢進入統計市場,中國CPI會超過預定的3%,顯示出通脹的預兆。
 

價值沒有增加,只是使用錢的方式改變了,中國人看起來有了雙倍/多倍的錢。——我們沒有想像中有錢。

傳統的中國人:掙多少,花多少,不欠債。

受西方影響的現代中國人:

掙錢很拼命,
花錢也很拼命。
今日錢今日畢,
明日錢也今日畢。

希望更多人能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享受。像片中男主角的媽媽一樣,回到能夠「幫助人」的崗位上。

實業救國 · 實業救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