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8 13:44:29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The Hours是一部過於壓抑的電影,不喜歡看著從頭到尾人們都緊鎖眉頭。但在它最難得的地方就是能抓住芸芸眾生里最敏感和脆弱的幾個,經歷同樣的事情,她們的感知是比普通人放大好幾倍的感知,小說作者和導演都突破了敘事者的困境,用劉小楓的話說是 「 不僅在生活的隱喻層面感受生活,並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語言表達出感覺的思想表達出來 」 。
這點在布朗夫人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從小就獨來獨往興趣特別的她不能被平庸的家庭生活困住,放棄自殺後,毅然又平靜地拋棄了丈夫和兩個孩子隻身前往加拿大尋找生活。其實這部片子最中我意的便是這種關於生活和生命的倫理。伍爾芙在火車站的憤怒地說「I f it is choice between Richmond and death...I choose death.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她的觀念早就超越了女權主義,而顯示了一個人對內心聲音的尊重和追求生活的勇氣。
Clarissa的故事則是關於兩個人生命的關聯。她深愛的 Richard是她生命的全部希望,而身患絕症且與世隔絕的 Richard 早就厭惡了活著,她成為他的某種拖累,讓他繼續承受世間的痛苦。每一方都是自私的,怎樣的成全都會有一方痛苦。不管這矛盾關於生命還是關於愛情,最後的結局是更愛的那一方成為讓步者,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迫。已經年老的她眼睜睜地看著絕望的詩人從窗台上墜落,永遠回不去的 18 歲海灘之夏和艱澀的小說里不論幾生幾世的定格都成泡影,她的生活是未曾放棄的追逐,卻是空空如也,一無所有。
最後, 3個女主角。 Meryl Streep老成的演技就不用說了。妮可基德曼有個皺眉頭的瞬間簡直和伍爾芙一模一樣,可其他時刻的神韻總覺得差那麼一點,可能因為我不喜歡她的長相 ……茱莉亞nne Moore 就把布朗夫人那種疲憊又堅定的眼神詮釋得很完美了,尤其是她對兒子似是而非的笑,母子兩個血脈相承的敏感使得他們都活在不安全感中,而那一次眼神相遇,難得的信任交付與靈魂相通。
What does it mean to regret when you have no choice? It's what you can bear.
And there it is... It was death.
I chose life.
在影片接近結尾的地方,Richard 死後他的母親布朗太太找到 Clarissa 對她說的。
那句 It's what you can bear 對我觸動太深了。精神有它因人而異的容量和承受力,一些人眼裡多彩的世界和幸福感卻可能是另一個人眼裡的絕境,我曾想過是否應該為了與世界妥協而降低標準,事實上卻是,根本沒有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