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amouse

2010-11-05 08:33:30

荒誕的歌舞片,現實的告別題材


遠超預期的好片子,雖然也談不上傑作,但因為這種驚喜,還是不由分說打上五星。

幾年前看導演的《耳朵大有福》,就感覺到一種國內電影難有的獨特情緒,當時也看出導演在雜耍上的大膽和很強的控制力。一頓飯後,范偉表演下主導的情緒也急轉直下。感覺很陌生,說不上好壞。

今天這部《鋼的琴》,從一開始刻意營造的構圖,和構圖下協商離異的兩人,就吃了一驚。分明是進入了羅伊.安德森的荒誕天地,大煙囪下,即將告別的兩人,以及即將告別的煙囪自己。

和羅伊.安德森一味追求審美孤獨感不同,因為煙囪因為離異,電影有著明確的主題:對工業時代的難捨,對眼前幸福的抓牢。

有人在豆瓣上說,片子有著庫斯圖里卡氣質,這的確是顯在的。既然主角在荒誕的時代,置身業餘的樂隊,那就自然成了鞍山老廠區的一支馬戲團。葬禮、婚禮,三套車、喜洋洋,樂隊的出場是瘋癲的;追逐、挑架、爆破、出爐,被各種音樂鋪就的情節也是鬧騰的。而導演顯然找到了馬戲和酒神精神到達中國的良好軟著陸點,節奏過癮,情緒飽滿。

和《耳朵大有福》一樣,電影依舊有著急轉直下的情緒拐點,只是這次一直藏到了影片最後二十分鐘。或許是決意停造鋼琴後,或許是煙囪爆破後。這番急轉讓我有點不能適應,而配樂並沒伴隨其陷入安靜甚至沉默,反而依然無比熱鬧,這最後的一些段落,也因這種不對應情節脈絡的持續熱度,而變得印象模糊。

總之,在俄國搖滾和卡門舞曲中,一架鋼的琴被起重機掉到女兒跟前,最簡單的練習曲緩緩而出。這是一番不甚真實卻實在動人的告別。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