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切:39歲的告別信--CHE: Guerrilla

切·格瓦拉传:游击队/切·格瓦拉传(下)/切:39岁的告别信(台)

6.8 / 35,079人    135分鐘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Peter Buchman
演員: 班尼西歐岱托羅 Carlos Bardem 德米安畢齊 喬昆迪艾曼達 Pablo Dura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沈玎

2010-11-16 04:26:43

《切·格瓦拉-游擊隊》:理想主義的陷落


SDMS評分:71分

 
      同時下載了兩部《切·格瓦拉》的電影,但是看完第一部《阿根廷》之後,一直沒有勇氣看第二部。這兩天正好大病一場,身體比較虛弱,躺在床上睡了一整個白天,然後夜晚來臨,擔心自己睡不著覺,就把第二部《游擊隊》打開來看了。

      這麼說起來,很多切·格瓦拉的個人崇拜者估計要罵娘了。但我覺得這套電影真的不是那種讓人欣賞和滿足觀影愉悅的電影。史蒂芬·索德伯格流水帳般的敘事風格,將一個人物的革命歷程,樸實地交代下來。沒有故事懸念,沒有敘事結構,沒有精緻的對白,沒有刺激的光影效果……

      本來也沒打算為《切·格瓦拉》寫點什麼,不過今天在看完《游擊隊》之後,我還是有一點觸動。為什麼《游擊隊》比《阿根廷》動人,我覺得很大一部份原因在於《阿根廷》只是一個武裝革命的故事,而《游擊隊》是一個人的偉大理想的陷落。

      史蒂芬·索德伯格用卡斯楚朗讀切·格瓦拉的信件作為開篇,很快就能把觀眾帶入到一種理想主義的情境之中,而這種理想主義,是在第一部《阿根廷》中所體會不到的。這也不是電影本身的問題,在古巴,切格瓦拉如果說還有一點憤青或好戰分子的影子,那只有在玻利維亞,他才真正展現出他的革命情懷和人類主義理想。

      這種情感上的高度認同,緣於一種非常純粹的劣根性思維。一個人,唯有在富貴加身的時候,抽身離去,才能證明其最真正的心靈上的價值。所以有些時候,很多人跟我說對財富沒有追求,只嚮往田園般的生活,我是不信的;你只有擁有過財富,再將之放棄,那才是有說服力的無慾無求。切·格瓦拉在《游擊隊》中正是證明了這一點,才使得故事的情緒得以在平鋪直敘中,維持飽和。

      如果說,《阿根廷》的高潮在於片尾長時間的戰鬥情節,那麼《游擊隊》的高潮,則高明了許多。因為影片在最初已經樹立了切·格瓦拉的理想主義形象,所以影片中,任何一次對這種理想主義造成衝擊的戲份,都是一次高潮。

      比如當游擊隊成員紀律渙散或思想腐朽的時候、比如當游擊隊的無線電報出現故障的時候,比如丹妮婭身份敗露的時候,還有派往法國尋求幫助的革命者被玻利維亞軍隊捕獲的時候……整部電影的情節,其實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的不幸遭遇」。絕望的游擊隊成員,伴隨著切·格瓦拉哮喘加重的病軀,譜寫了一曲革命失敗的哀歌。

      這是電影題材本身的勝利,而不是史蒂芬·索德伯格導演手法的勝利。縱觀兩部《切·格瓦拉》電影,導演塑造成功的人物只有切格瓦拉一個,其他人如浮雲一般一個一個飄過。也因為此,這兩部電影都沒有那種可以讓人過癮的人物與人物之間的對手戲。也許卡斯楚也是一個可以讓人記住的人物,但那是因為他特殊的背景身份,而《游擊隊》中,除了切格瓦拉以外,我現在還能清楚地想起樣子來的人物只剩丹妮婭了——因為她是唯一的女性角色。

      人物塑造上的漫不經心,加上敘事上的去技巧化,讓我們對《切·格瓦拉》很難形成一個公允的判斷。贊同者可以稱頌它寫實,批判者也可以說它沒有觀賞價值。不過我個人覺得,既然是電影,而不是紀錄片,導演就應該明確自己想要傳達的訊息,並且編纂合適的情節,去強化它,並打動觀眾。

      史蒂芬·索德伯格一直是一個非常讓人驚嘆的導演。我看過他的大部份電影,從《性、謊言、錄音帶》到《永不妥協》,到《毒品網路》,還有那玩票似的羅漢系列。我相信他絕對有能力拍出讓人叫絕的電影,他的履歷表也證明他能勝任任何題材。他在《切·格瓦拉》上的嘗試,也許只不過剛好不太對我的胃口而已。

      儘管如此,《游擊隊》中有幾場戲的處理還是值得讓人反覆玩味,比如身患哮喘的切·格瓦拉在餓壞的馬匹不願走動的時候,瘋狂地刺殺了它;比如玻利維亞的年輕士兵在看守切·格瓦拉時,與他簡單地對話,在「理想」與「現實」的兩種標籤身份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交流上困境,而當切·格瓦拉問能否給自己鬆綁時,年輕的士兵嚇得出門而去,並表示再也不願走到切·格瓦拉身邊。這些細節,也許將證明《切·格瓦拉》在影史上的傑作地位。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