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飛鳥涼

2010-11-16 20:05:56

失敗者的飛翔


對於生活,我們最寧願去接受的是《亂世佳人》裡郝思嘉的態度:tomorrow is another day。在穩固向前的時間線上,明天永遠具備「清洗」的力量,與陽光一樣,每一次太陽的升起、日光的沐浴都是一場新生。它永遠超前,跑在失敗、苦悶的現狀前面,你不知道它在前面即將給你帶來什麼,但你總是願意去相信,未知的,總是充滿任何可能。
眼前的失敗現狀是:她是年過三十的女人,離了婚,工作紛雜無序,獨自帶著孩子生活,與校園時代的已婚男友保持著情人的關係。從前的狀況是:她是學校啦啦隊最迷人的隊長,男朋友是學校橄欖球隊的明星四分衛,她接受著眾人的艷羨。這種新舊對比讓她更對眼前的生活感覺尷尬而無措。
她的妹妹性情古怪,無業遊民,年紀不小仍與老父親住在一起。她的父親永遠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將不多的積蓄浪擲在毫無回報的事物上。她的兒子,典型的問題兒童,會做出許多稀奇古怪的行為導致學校的拒絕再接收。
她——我們的女主人公羅絲面對的問題是:工作謀生、賺錢養家、儲備足夠的錢送兒子進入更好的學校就讀,照顧妹妹和父親的生活以及繼續著這無望又尷尬的情人關係。
電影《陽光清洗》最一開始展示給我們的資訊就是這樣一幅失敗者的生存狀態。雖然陽光總在普照,但此時的他們仍是在陰影里徘徊,並不知曉能沐浴到陽光的路徑在哪裡。
據說,本片的編劇摩根·霍莉2005年無意中在收音機里聽到一個新興產業——代釐清掃犯罪現場的生意,這個契機便幾乎可以說促生了《陽光清洗》這個故事雛形的誕生。摩根·霍莉的設想諸如:「如果我在家中自殺了,會是什麼樣的人來清理我的房間……」這種以奇特的方式,幾乎是強制性地進入陌生人的生活,就像《入殮師》中的小林大悟一樣,作為一名入殮師,是懷著溫柔、仁愛的心情以為逝者送行的方式進入陌生人的生活,在每一段死亡的故事裡獲得溫暖的慰藉、溫良的懂得,死亡讓生者更加珍惜生者。
《陽光清洗》中的失敗者們的救贖也正是從「代釐清掃犯罪現場生意」開始的。女主人公羅絲從她的警察舊情人處得到了這份據說是「相當有賺頭」的工作。她拉起她的妹妹一起開始了這條奇特的「創業之路」。
她們面對的死亡現場紛繁各異,有規整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有落魄潦倒的貧困小民,充滿血跡的浴室、蒼蠅橫飛的床墊,每一個死亡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她們顧不得死亡的種種怪異面孔,生活逼著她們常常與死亡親近、熟識、探究背後的秘密。死亡漸漸對於她們不再是可怖的,而是有著新生力量的。當心目中擁有了死亡,彷彿比什麼都多了。
死亡讓他們成長,讓他們獲得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機會,讓他們獲得勇氣去面對生活給予的種種不快。所以在面對他人對於「清掃犯罪現場」工作的鄙夷時,她們可以毫不羞怯,並坦然地陳述出這份工作的技術含量。其實對於她們來說,此時這份工作並不再是冷冰冰而機械骯髒的清洗,它幾乎可以是獲得陽光沐浴的路徑。
可以說,《陽光清洗》是典型的美國勵志片路數:失敗者走過黑暗,獲得救贖。從電影的片名便可猜想到完滿的結局——這失敗的一家人讓這份奇特的事業走上軌道並真心地經營著它,也更加懂得珍惜彼此間的親情。
但自從08年面世以來,《陽光清洗》便一直被扣著「《陽光小美女》第二」的帽子,出自同一家製片公司、同是失敗者獲得救贖的故事,《陽光清洗》幾乎「百口莫辯」。除去這「代釐清掃犯罪現場生意」的設置之外,本片在勵志片的大洋里並無給人太多驚喜,而這別緻的設置,在年初《入殮師》的搶先之下,也變得平庸無奇。即使有艾米·亞當斯和艾蜜莉·布朗特這一對完美組合的加入,她們出彩的表演也無法讓《陽光清洗》的老套勵志模式成為當時奧斯卡的一匹黑馬。
好在人民需要勵志片,像牛奶麥片一樣,永遠不嫌多。在沒有精神的時候,它們就是營養。每個人都要遭遇生活給予的鬼臉,勵志片教給你的不是現實利益、不是解決方式,只是一種態度,即懷特所說——面對複雜,保持歡喜。
生活的導演總在探索著給人們帶來各種各樣的衝突,複雜的故事、紛繁的人物、猛烈的撞擊、灰濛濛的現狀,因為總有陽光會為陰霾帶來清洗,所以在面對生活給予的鬼臉時,從容歡喜的表情和生活態度,那就是失敗者的華麗飛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