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Harry potter & The Deathly Hallows: P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上)

7.7 / 601,947人    146分鐘

導演: 大衛葉慈
編劇: 史蒂夫克勒伍 J.K.羅琳
演員: 艾瑪華森 雷夫范恩斯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海倫娜波漢卡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ingkongofkhan

2010-11-18 00:53:45

魔法迷惘青年公路之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也許隨著《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的上映,麻瓜們的情緒會變得越來越感傷。當這麼一群鐵打不動的哈迷從看著小說結束再到改編電影的終結,一部幾乎伴隨一代人成長起來的系列巨作也終於要向大家說拜拜了。不光粉絲們戀戀不捨,華納公司更是扼腕痛惜。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被分成上下兩部份別上映,其實並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從電影版第一部開始,麻瓜們就從沒停止對電影表達不滿。刪減情節過多,人物戲不給力,篇幅過短,進展過快,關係交代簡化,幾乎成了每一部電影的致命傷。作為大結局收尾的《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自然成了一個對麻瓜對哈迷的交代機會,事實上華納自己很清楚,作為自家絕對吸金石的哈利系列,如何在完結之前再狠狠的賺上一筆已經是必需要做的。大結局分為兩部電影就是這種小心思的體現(上集本計劃轉制3D,但因為效果不理想而放棄;下集將繼續3D化),一方面可以慢慢的把最後一部和盤托出,給大家一個完滿的亮相;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票房,後期發行以及周邊等渠道撈盡好處。對於這些略顯功利的想法,哈迷應該是能接受的,能讓他在大螢幕上多留一刻,大家都樂意。導演大衛•葉茨是執導該系列的第三位導演,從《鳳凰社》到《混血王子》,也許大家已經能看出哈利•波特的變化:更加成人向,更加陰鬱,更加情緒化,更加黑暗,同時也更為寫實。這並不是出於其自身的喜好,當隨著原著作品中幾位主人公一天天的成長,開始走入紛繁複雜的成人社會,與更為糾結危險的魔法世界恩怨中時,電影的基調自然得與原著文本的基調相應和。大衛•葉茨很好的展現出這一變化,所以《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對於一般的觀影者而言就顯得有一些尷尬。
影片一開始就將魔法世界的巨變與即將到來的終極之戰托陳而出,一派肅殺緊張之氣瀰漫人魔兩屆,同時也貢獻了片中最為搶眼的大戰場面。不過這突如其來的高潮,同扣人心環的節奏推進並沒有持續下去。為了凸顯主角哈利,羅恩,赫敏三人的嬗變與關係,導演選擇了用近乎白描的方式來渲染,推介情節的發展。昔日的三人組如今成為整個魔法世界最後的救星,為了追尋道具與得悉對付伏地魔的方法而開始了殘酷的尋寶逃亡之旅。鴨梨,不解,恐懼,猜疑,迷惘,在三人之間持續瀰漫,隨之而來的便是誤解爭吵,甚至是分崩離析。影片的整個中後段亂,如果把故事系列的大背景剝離出來,你可以相信這是一部關於青少年成長,面對險惡社會的公路電影,在很多時候甚至就是三個人的小群戲,儘管在其之下鋪陳著諸多小線索。在頗為糾結人心的慢速進展中,有的是各種情緒的爆發,心理的刻畫,動人的情懷,不過那些震撼的激戰場景就所剩無幾,所以看不看IMAX版也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與之前的《混血王子》一樣,《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的主要任務還是在細心的埋設線索,鋪墊情緒,為最終的決戰做準備。只是留給哈迷們的時間正在漸漸流逝,不知道當下集電影最後一個畫面謝幕時,又有多少人會在螢幕前留下激動不捨的淚水呢。



[天涯首映場]《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魔法迷惘青年公路之旅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308639.shtml

評論